文/圖:朱萬章(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
虛谷《木石赤蛇圖軸》,紙本設(shè)色,132.3厘米x65.7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虛谷《赤蛇圖軸》,紙本設(shè)色,35.8厘米x23.2厘米,廣東省博物館藏
“蛇”因其形態(tài)不美且在民間傳說中多以負(fù)面形象出現(xiàn),因而在生肖繪畫中,是較為少見的。但在“海上畫派”畫家虛谷(1823—1896)筆下,則成為樂此不疲的常見題材。最耐人尋味的是,虛谷不僅畫蛇,而且專畫赤蛇,這在中國畫史上,確實是較為罕見的。
赤蛇在傳說中,為祥瑞之物?!秹袅中狻份d,孔子“夢豐沛,市有赤颷起,見赤蛇化為黃金,上有文曰卯金刀。后漢高起豐沛”。在《東觀漢記·安帝紀(jì)》中也記載了孝安皇帝少年時的故事:“自在邸第,數(shù)有神光、赤蛇嘉應(yīng),照曜于室內(nèi)。又有赤蛇盤紆殿屋床笫之間,孝王常異之”,后遂成王。至于其他關(guān)于偶遇赤蛇而得各種祥瑞的故事,在典籍中也不鮮見,說明“赤蛇”在中國文化的語境中一直是吉祥與兆瑞的象征,就如同麒麟一般。此外,虛谷畫赤蛇所用的朱砂,亦有辟邪之說。赤蛇圖既有祥瑞之意,又能辟邪,自然也就為普羅大眾所摯愛了。
虛谷畫過以赤蛇為主題的作品不計其數(shù),因其在清末以鬻畫為生,且追捧者眾,因而贗其畫而牟利者不乏其人,其中便有不少是專仿其赤蛇之作?,F(xiàn)存的畫作中,至少有三件作品被確認(rèn)為虛谷的赤蛇真跡,分別為《赤蛇圖軸》(廣東省博物館藏)、《枯枝赤蛇圖》(南京博物院藏)和《木石赤蛇圖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三畫均為大寫意,以淡墨與朱砂繪就。透過其畫,大致可見其赤蛇圖的韻筆所在。
《赤蛇圖軸》所繪赤蛇盤曲在樹干之上,蛇頭向左側(cè)前傾,吐著信子,尾部向右下側(cè)搖曳。所繪蛇以朱砂加淡墨,樹干及雜草純?yōu)榈?。此圖為大寫意,水墨淋漓盡致。作者署窮款曰:“虛谷戲筆”,鈐朱文方印“虛谷”。詩塘有“海上畫派”的另一畫家楊伯潤(1837—1911)題跋云:“嘗觀元人畫一幀,林巒樸茂,氣勢綿恒,點染勾擦,由淺而深,由疏而密,望之淋漓滿郁,嵐光云氣濛然,欲沾人襟袂也,楊伯潤?!彪m然是談其所觀的元畫,但以此來詮釋此畫,亦可見虛谷的筆墨精妙之處。在此圖中,“點染”“淋漓”“濛然”等都得到呈現(xiàn),是虛谷花鳥畫中罕見的逸筆草草之作。
《枯枝赤蛇圖》為虛谷所繪花鳥冊頁之一。圖中所繪赤蛇盤繞在草叢中,昂頭,吐著信子。畫面用淡墨暈染,蛇頭處有留白,似有云霧繚繞之感。作者自題:“仿解弢館,紫陽山民”,鈐朱文方印“虛谷”?!敖鈴|館”指“揚州畫派”的代表畫家、新羅山人華喦(1682—1756),但從畫風(fēng)看,新羅筆意幾乎無跡可尋,反而是虛谷自身的筆墨風(fēng)格較為明顯。
《木石赤蛇圖軸》所繪為兩條赤蛇,均盤旋在枯木之上。一蛇頭向右側(cè)下傾,直抵屹立的怪石;一蛇之前身掩蓋在枝葉中,而后身懸于空中。石旁雜草叢生,枯木枝丫縱橫。與前兩圖相比,畫中赤蛇純用朱砂所繪,再以焦墨點染。石旁之雜草亦有用枯筆焦墨所繪者,給人老辣遒勁之感。作者自題曰:“光緒丙申虛谷時年七十有四”,鈐朱文方印“虛谷書畫”和“歲月同光”。“光緒丙申”即光緒二十二年(1896),就在這一年,虛谷歸道山,因而此畫乃其最晚年之作,據(jù)此可知虛谷對赤蛇這一題材,可謂老而彌篤。
近人龔方緯在其《清民兩代金石書畫史》中稱虛谷“畫山水花卉、蔬果禽魚,落筆冷雋,別辟町畦”,但唯獨在其赤蛇畫作中,在“冷雋”之外,更有一種直白的意象。畫中,赤蛇的“紅”與水墨的“黑”形成鮮明的視覺反差,一目了然,筆簡意繞。但無論從造型、筆法還是氣韻,以及“赤蛇”這種較為罕見的題材,在虛谷的此類畫中,確乎可稱得上“別辟町畦”的。他創(chuàng)造性地將赤蛇、水墨的暈染與雜草、枯枝的老筆紛披融合在一起,使畫面顯現(xiàn)出剛?cè)嵯酀?、虛實相生的藝術(shù)效果。
這樣的畫法在虛谷其他的花鳥蔬果題材畫中并不多見。因而從這個意義上講,赤蛇圖系列不僅系虛谷在題材上的獨辟蹊徑,在畫法與意境上,可以說都是獨具一格的。這是與其我行我素、怪癖奇崛的性格密切相關(guān)的。他在生活中所表現(xiàn)的特立獨行,在其赤蛇圖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虛谷生活在商業(yè)意識較為濃厚的上海、蘇州一帶,楊逸的《海上墨林》謂其“求畫者云集”,其畫多半受藝術(shù)贊助人左右,故其反復(fù)再三所繪此圖,即不能排除是為迎合受眾的需求,這是由當(dāng)時所處的文化背景所決定。關(guān)于這一點,在其他題材的繪畫中也有表現(xiàn),如他反復(fù)畫金魚、畫松鼠、畫清供等,都是其時社會審美需求的反映。
虛谷的赤蛇既得到熱捧,因而便出現(xiàn)宵小之徒專門偽造這類題材的現(xiàn)象。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赤鏈蛇圖軸》就被認(rèn)為是典型的贗鼎。該圖所繪一條粗壯的赤鏈蛇卷曲環(huán)繞在樹上,但所繪蛇身及用筆均與上述三圖風(fēng)格迥異,用墨也有晦澀之感。上落虛谷款識曰:“覺非盦虛谷戲作”,鈐朱文橢圓印“三十七峰草堂”,其書法用筆倒是與虛谷本人有神似之處,但其畫風(fēng)卻是有霄壤之別的。至于在公庫藏品之外,以赤蛇而充虛谷真跡、魯魚不分者,就更是不勝枚舉了,這是需要鑒藏其畫者特別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