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芳
新課程改革視域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而解讀文本則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所以,小學語文教育者要引導學生在課前解讀文本,課中與教師一起深入剖析文意,形成師生間的語言互動,并督促學生課后及時鞏固復習,讓語文文本解讀作為學生提高語文成績的基石。但是,該如何有效地解讀文本,讓語文課堂有良好的教學質量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經驗,淺談自己的思考,為其他語文教師拋磚引玉。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品讀文本是極其重要的。因為文本雖然是由字、詞、句、段構成的,但是文本里面卻傳達了作者的情感體驗以及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解讀文本之時,首先要注重文本的品讀,并深入思考,從而剖析文意。如若我們僅僅只是在文本的表層進行解讀,在上課之時也僅僅只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則學生也只能跟隨教師的思路,并沒有深入思考,研讀文本,試問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還有太大的意義嗎?所以,為了有效地解讀文本,讓學生深入對文本的學習,其前提便是要引導學生將文本讀懂,讀通,讀透,并深入文本,剖析文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比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釣魚的啟示》一文,如果我們只看文本的表面意思,覺得文中父親的做法不對,他不應該把那么大的一條鱸魚放生。因此,教師可以在此提問學生:如果你們是文中的小作者,遇到這樣的情形,你們又會怎么做呢?毫無疑問,學生的回答必定有兩種。(1)請求父親不要放生;(2)聽父親的話,同意放生。然而,當我們仔細研讀,深入文本才恍然大悟,原來文中的父親是為了告訴兒子一個道理: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但是我們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記自己的初心,可見仔細研讀文本的重要性之大,認真思考問題的感悟之多,深入剖析文意的收獲之豐。所以,語文教師只有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走進文本,才能讓學生真正明白文章所蘊含的深層意思。
閱讀是文本解讀的基礎,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文中重點字詞句段的深入講解,并仔細揣摩文本語言中所蘊含的意思,并進行深入剖析,從而感受到語文的博大精深以及它的無限魅力,并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仔細品讀文本,從而提高學生對文字的鑒賞能力,也懂得如何分析文章,進而提高語文成績。
譬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課語文《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一文中,這是宇航員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發(fā)出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我們都知道,可愛的意思是討人喜歡,惹人喜愛。然而,本文中的“可愛”一詞,其意思是說:地球母親無私、慷慨地把她的一切都奉獻給了我們,給我們人類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可愛一詞的深意,并懂得我們要學會保護地球,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從而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對地球的情感,從而真正懂得地球的無私奉獻,進而愛護地球。
在對文本進行解讀之時,首先是要根據(jù)文本的字面意思進行解讀,其次則要求學生深入文本,體悟文本內涵;最后則需要學生走出文本,不要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學習,還要拓展到課外閱讀中去。另外,新課程改革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也以閱讀教學為主。例如,在學習《竊讀記》一文之時,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閱讀冰心的《憶讀書》,通過對課外閱讀中文章的品讀,讓學生體會作者熱愛學習,鐘愛讀書的情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可以提高其閱讀速度,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從而深入剖析文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成績。因此,于學生而言,課后閱讀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小學語文,重在閱讀,只有提高了語文閱讀能力,才能提高其對文本的解讀能力,進一步提高語文成績,使得小學語文文本解讀有一個新的突破和進展。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要在每次上課之前就品讀文本,深入剖析文意,體悟文本中所蘊含的深意,讓語文文本的解讀更高效,才能把一堂語文課上得精彩,并吸引學生的眼球,讓課堂有聲有色,讓語文課堂變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