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玉蘭 曹 雨
納西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麗江市和迪慶州的金沙江一帶,其余分布在四川鹽源、鹽邊、木里等縣,也有少數(shù)分布在西藏芒康縣。
在這個人口并不是很多的少數(shù)民族間,流傳著一些獨具特色的詩歌,它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納西族人民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由于早期缺乏文本記載,納西族的一些古老歌謠在口頭流傳過程中已經(jīng)消失,而且現(xiàn)代生活加劇了納西族的漢化進程,現(xiàn)在的很多納西族小孩已經(jīng)不講納西話,更別說傳唱納西族的歌謠,目前能見到的書面材料都是一些研究納西族文化的學(xué)者深入麗江古城區(qū)、玉龍縣,迪慶州的香格里拉縣、維西縣等村寨進行田野調(diào)查搜集整理的。
童謠指的是長期流傳于兒童間的一種用韻語創(chuàng)作、無音樂相伴的口頭短歌。當(dāng)孩子還在嬰幼兒時期,一般由大人說孩子聽,長大一點后孩子們就在玩伴之間互相傳唱。納西族童謠的類型主要有:游戲歌、手指歌、數(shù)數(shù)歌、問答歌、字頭歌、搖籃曲、敘事歌、牧歌、歲時歌、顛倒歌、謎語歌和一些現(xiàn)代新創(chuàng)的童謠。納西族童謠是納西族人民生活的一個縮影,每一首童謠里都有一個故事、一種生活。文章通過音韻、句式、修辭手法等方面概述納西族童謠的修辭藝術(shù)。
押韻就是有規(guī)則地交替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音節(jié),利用相同或相近的聲音的有規(guī)則地回環(huán)往復(fù),增加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使語言和諧統(tǒng)一。押韻使得童謠利于傳唱、便于記憶。納西族童謠不僅有像漢語童謠那樣的押韻方式,這種押韻方式在納西族童謠中并不多見,最明顯的是使用大量的襯詞(襯詞是在民歌的歌詞中,除直接表現(xiàn)歌曲思想內(nèi)容的正詞外,為完整表現(xiàn)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語氣詞、形聲詞、諧音詞或稱謂構(gòu)成的襯托性詞語。)來使詩歌押韻,這些詞是沒有意義的,它只是一個單獨的音,是童謠中對唱的和詞,起到加強語氣的作用。例如:
ɑ33 ?i33 he33 me55 tshu21,ko21 ko55 d?33 ly33 i?55
姑 月亮 雞蛋 一 個 給
ɑ33 ?i33 he33 me55 tshu21,ko21 ko55 d?33 ly33 i?55
姑 月亮 雞蛋 一 個 給(月亮姑,請給一個雞蛋)
nɑ31 ko21 tha21 i?55 dɑ21
你 家 給 得 否(會給你加吧)
?ɑ13 ko21 le33 i?55 dɑ21
我 家 又 給 否(還是給我家)
?ɑ13 ko21 tha21 i?55 dɑ21
我 家 給 得 否(會給我家吧)
na13 ko21 le33 i?55 dɑ21
你 家 又 給 否(還是給你家)
nɑ13 ko21 m?33 i?55 se21
你 家 不 給 了(不給你家了)
?ɑ13 ko21 i?55 se21 me55
我 家 給 了 呀(給到我家了)
nɑ13 ko21 m?33 i?55 i?33
你 家 不 給 了(不給你家了)
ηɑ13 ko21 i?55 se21 me55
我 家 給 了 呀(給到我家了)
這首童謠句式比較整齊,首字和尾字都押韻,首字押“ɑ”韻,尾字押“ɑ”和“e”韻,這種形式的押韻主要出現(xiàn)在句式比較整齊簡潔的童謠中,這些童謠中重復(fù)的句子比較多,不同的句子也只是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字,整首童謠看似比較長,但是真正需要理解的意思并不多,這樣比較符合小孩子的認知心理,加上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
在語言文學(xué)中擬聲修辭是一種富于表現(xiàn)力的修辭手段,特別是在詩歌中,使用極為普遍。同樣在納西族童謠中,為了通過聲音來加強小孩的理解力,也使用了很多擬聲詞,擬聲詞在納西族童謠中表現(xiàn)得很豐富,它同時也是納西族方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擬聲詞模擬的是自然萬物的聲音,它逼真、形象、繪聲繪色等特點對小孩子認識事物有很大的幫助,也符合小孩的泛靈心理。
納西族童謠中的擬聲詞主要出現(xiàn)在游戲歌中,有的出現(xiàn)在開頭,有的出現(xiàn)在結(jié)尾,也有的每一句話后面都有一個擬聲詞。有一字格、兩字格、三字格、四字格甚至更長的,例如:
(1)t?i33 di33 li33 kuɑ55 dɑ33 lɑ33嘰嘀哩呱噠啦(刷碗的聲音)
(2)o33 lo33 o33 lo33喔咯喔咯(推石磨的聲音)
(3)po21 po21 po21 po21啵啵啵啵(豬吃食的聲音)
(4)pha21 pha21啪啪(吞面的聲音)
(5)t??13 ?i?啁扭(小狗的聲音)
(6) ?u?21 ?u?21唰唰(撒尿的聲音)
(7)tsi55 tsi55 tsia21 tsia21 嘰嘰嘎嘎(小云雀的叫聲)
(8)phi21 li21 pha21 la21噼里啪啦
(9)ɑ55 dzi55 dzi55阿嘰嘰(竹子長高的聲音)
(10)ku33 ku33 ku33咕咕咕(鴿子的叫聲)
(11)po13 lo13 lo13 lo13 tsha21 ??┛┛┰ㄖ竺罪埖穆曇簦?/p>
(12)si55 li55 so33 lo33 lo33 嘻哩唆啰啰(豎新房的聲音)
(13)za21咋(吃粑粑的聲音)
(14)po33 po33 tsh?55 嘣嘣嚓
每一種類型舉了一個例子,可見納西族童謠中的擬聲詞結(jié)構(gòu)類型很豐富,主要有:A、AAB、ABCDD、ABBBC、AAA、ABB、ABCD、AABB、AA、AB、AAAA、ABAB、ABCDEF這些構(gòu)詞形式,這些擬聲詞和納西族人民的生活緊密相關(guān),體現(xiàn)出人們生活周邊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所接觸的事物,將擬聲詞融入進童謠中可以讓小孩子在快樂地游戲中了解來自大自然的各種聲音。
童謠常常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來敘事,增強藝術(shù)表現(xiàn)力。修辭格的巧妙運用可以產(chǎn)生多方面的藝術(shù)效果,比如: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加強語義的表達,使表達具有節(jié)奏美和音樂美,同時還可以增強語言表達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從而增強文學(xué)作品的審美感染力和可讀性。
反復(fù)就是為了突出強調(diào)某種思想感情,有意重復(fù)某個詞語或句子的修辭方式。
ɑ55 le33 dze33 zo33 s?55—tɑ33 d?33
阿 勒 麥 穗 拾—嗒 嘚
dze33 zo33 uɑ33 p?21 m?33—tɑ33 d?33
麥 穗 五 根 得— 嗒 嘚
uɑ33 p?21 uɑ ɡv33 mi55—tɑ33 d?33
五 根 五 拒 熟— 嗒 嘚
le33 kh?55 kv33 m?33 dz?21—tɑ33 d?33
又 裝 處 沒 有 — 嗒 嘚
……
這首童謠用了反復(fù)的辭格,通過一個沒有意義的音節(jié)“哆”和“嗒嘚”形成連續(xù)反復(fù),通過反復(fù)達到一唱一和加強語氣的修辭效果。
比喻俗稱打比方,就是利用事物之間的相似點,用乙事物來描繪甲事物,使深奧、抽象的事物變得通俗易懂、生動形象,易于讀者的理解和接受。駱小所教授在其著作《現(xiàn)代修辭學(xué)》中定義比喻為:根據(jù)聯(lián)想,抓住本質(zhì)不同事物間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描寫所要表現(xiàn)的另一事物的修辭方式叫比喻,也稱譬喻。
“ɑ55 t?h?33 zi55,u?33 zi55 me33,ly55 ɡv33 sui33,sui33 dz?21 mu55,dz?21 mu55
阿 倩 美, 窩 壬 媽 ,中 間 官, 做 官 久,老 樹
ko55,k?55 la21 me33,la21 b?33 th?33,la21 d?y33 dz?21,la21 b?33 t??,la21 m?55 thv33,
間, 鷹 拇 指, 手 掌 心, 手 鐲 戴, 手 甘蔗,手 拐杖,
fv55kho33 phi21,fv55 la21 ko55,phi21 kho33 tv21,b?33 mi33 t??33, le55 me33 t??33,
鼠 肩膀,鼠 胳肢窩,肩 頭, 油燈,母獐 脖,
z?33 m?33 dv21,ɑ55 sɑ33 h?33,i21 pu33 phe55,do33 ni55 m?21,ni55 mi?21 ly33,
草 下巴, 牙齒, 絲綢 片, 爬 鼻子,兩 眼睛,
do33lo55 kv33,do33 z?33 ??21,tho33 s?21 ??55,la55 pa33 t?h?33.”
攀 越 處, 攀 草 長, 松毛 扒, 栗 葉 采。
這首童謠用了暗喻的修辭手法,將兩個具有相似點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比喻,出現(xiàn)了本體和喻體,沒有出現(xiàn)喻詞,將小寶寶的腦袋比喻成蔓菁果果,眼睛比喻成瑪瑙,鼻子比喻成羊膽,耳朵比喻成蓮花瓣,小小嘴巴比喻成西瓜籽,胖胖小手比喻成玉米棒,小肚子比喻成南瓜,小腳丫比喻成蘿卜。這是成人陪小孩或孩子之間玩的一個游戲,讓小孩覺得新奇、有趣,使小孩能易于理解,便于記憶、印象深刻,并培養(yǎng)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
擬人是比擬的一種,就是通過想象把生物或無生物當(dāng)作人,賦予它們以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聲情笑貌的修辭方式。
ɑ55 bu33 na21le55 k?21,?ɑ13 t?y21 d?33 ly33 k?13,
小 黑烏鴉, 我家 上 一個 給 (小小烏鴉,扔給我一個)
?ɑ13 n?33 le33 mi55 se55,nɑ13 t?y21 le33 k?13 b?21.
我家 來 又 熟 么, 你家 又 給 要。(我家的熟了,我又扔還給你)
這首童謠可能是父母長輩在逗孩子時隨口哼來的歌謠,把烏鴉當(dāng)作有思想感情、懂得交換東西的人,鮮明地刻畫了烏鴉的形象,以輕松溫暖的口吻,教育孩子要有愛心,要學(xué)會相互分享,寓教于樂,符合兒童的心理。
此外,納西族童謠的修辭手法還有夸張、起興、設(shè)問等,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納西族童謠是豐富多彩的,它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納西族人民生活的地方的風(fēng)土人情,滲透著很強的地域文化色彩,也折射出特定歷史時期納西族人民的社會生活,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信息。納西族童謠是納西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創(chuàng)造的文化成果和智慧結(jié)晶,它在修辭手法和文化藝術(shù)特色上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其反復(fù)、擬人、比喻等藝術(shù)手法,是我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的藝術(shù)手法,但納西族童謠結(jié)合了當(dāng)?shù)氐默F(xiàn)實生活,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分析這些藝術(shù)特征和創(chuàng)作手法,對于解讀納西族童謠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創(chuàng)作與現(xiàn)代生活相符的當(dāng)代童謠。
【注釋】
[1]王希杰:《漢語修辭學(xué)》[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年版,第181頁。
[2]駱小所:《現(xiàn)代修辭學(xué)》[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頁。
[3]駱小所:《現(xiàn)代修辭學(xué)》[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頁。
[1]王希杰.漢語修辭學(xué)[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
[2]陳朝珠.北海童謠的修辭藝術(shù)特征[J]. 廣西廣播電視大學(xué)學(xué)報,2011(4):60-62
[3]和虹.納西族童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
[4]陳望道.修辭學(xué)發(fā)凡[M].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8.
[5]胡吉成.修辭與言語藝術(shù)[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xué)出版社,2005
[4]駱小所.現(xiàn)代修辭學(xué)[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