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婷
(江蘇大學附屬醫(yī)院 呼吸一科,江蘇 212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中的常見疾病之一,而老年人則是該病的主要發(fā)病人群,在我國進入到老齡化社會化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人數(shù)也越來越多[1-2]。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3],在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時,不但需要對患者的氣道炎癥進行控制,對臨床癥狀進行控制和緩解,讓發(fā)病次數(shù)減少[4]。同時還應對患者的肺功能進行改善,進而來對患者預后進行改善,讓其生活質量顯著提高。本研究主要觀察分析了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本研究對象,均滿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關診斷標準,病情穩(wěn)定;并排除精神疾病患者、骨關節(jié)病患者等。全部50例患者中,40例男性,10例女性;患者年齡為55~85歲,平均年齡為(70.3±2.7)歲;病程為3~22歲,平均病程為(9.1±2.6)年;25例患者伴高血壓,10例患者伴腦血管疾病,5例患者伴糖尿??;15例患者營養(yǎng)正常,4例患者為嚴重營養(yǎng)不良,10例患者為中度營養(yǎng)不良,21例患者為輕度營養(yǎng)不良。
1.2 方法 50例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如祛痰藥、支氣管擴張藥物等;同時為患者提供以下綜合康復護理措施(1)營養(yǎng)指導:合理分配三大供熱營養(yǎng)素的比例,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占比分別為15%、30%-35%、50%;對患者的飲食習慣進行了解,保證合理搭配飲食,告知患者應多進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飲食應堅持少吃多餐的原則,禁食油膩、過咸以及生冷的食物。(2)運動指導:結合患者的肺功能代償情況和特點,指導患者開展合理的有氧運動,如太極拳、步行等,每天1次,每次運動的時間應保持為10-30分鐘。主要進行舒緩的運動,不能進行劇烈運動,保證安全。指導患者開展上肢肌肉群練習,活動前后應進行伸展、彎腰等放松運動;每天進行1次6min步行試驗。(3)呼吸功能鍛煉:①有效呼吸:對患者進行指導,讓其掌握膈肌呼吸、腹式呼吸、縮唇呼吸的正確方法,每天進行2~3次訓練。②有效咳嗽:協(xié)助患者選擇立位或者坐位,上身軀應保持輕微前傾,進行緩慢的深呼吸,首先應進行3~5秒屏氣,然后張口連咳3聲,告知患者在咳嗽時應用手對上腹部進行按壓,或者內縮腹壁,腹肌收縮,進而來協(xié)助咳嗽。③氧療:患者每天應進行16小時以上的吸氧,氧流量應設置為每分鐘1~2L,主要為夜間睡眠狀態(tài)下進行持續(xù)吸氧。除此之外還應指導患者每天進行2次呼吸體操。(4)社會支持:對患者家屬進行鼓勵,讓其為患者提供情感方面的幫助,向患者的同事、親朋好友介紹患者的治療情況和病情,讓其能鼓勵和安慰患者,讓患者感受到他人的幫助和關心,讓其自信心顯著提高。(5)心理疏導:對患者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狀態(tài)進行了解,通過自身所學知識為患者提供一對一的交流溝通,交流溝通時應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讓患者的合理需求得以有效滿足,對其不良情緒進行改善;定期組織開展集體講課,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相關的疾病知識,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病原因、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機制、治療方法等;為患者播放舒緩和輕快的音樂,每天15~20分鐘。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患者護理前后的肺功能進行測定分析,具體指標包括呼氣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氣中段平均流速(MMEF)、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選擇SPSS軟件來統(tǒng)計分析相關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進行卡方檢驗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和護理前相比,護理后患者的各項肺功能指標均顯著改善(P<0.05)。見表1
表1 肺功能指標觀察
調查發(fā)現(xiàn),社會支持、營養(yǎng)狀況、運動能力、肺功能以及年齡等均會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5-6]。本研究中,為患者提供呼吸功能鍛煉,能對其呼吸模式進行重建,讓肺泡換氣量和膈肌活動度顯著提高,讓呼吸能量消耗顯著減少,進而來對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和肺功能進行改善。通過運動指導能讓患者的氧耗量減少,讓患者的四肢肌肉力量增加,對呼吸短促和作功效能進行改善,進而來對其耐力和活動量進行改善;加強患者的營養(yǎng)指導,能對其體重進行嚴格控制,讓其自身免疫力顯著提高,讓急性發(fā)作程度和頻率顯著減少,讓臨床療效顯著提高。呼吸功能鍛煉和營養(yǎng)支持兩者能有效補充,讓患者的運動能力和體重有效增加,進而讓運動鍛煉效果顯著提高。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通過放松療法讓患者的精神和肌肉緊張有效消除,對其疲勞進行緩解,讓患者的身心保持平靜,讓其自信心顯著提高。加強患者的社會支持,鼓勵、支持患者,讓其自信心顯著提高,讓醫(yī)護人員、患者及其家屬能更好配合,進而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
分析本研究發(fā)現(xiàn),和護理前相比,護理后患者的各項肺功能指標均顯著改善(P<0.05)。研究結果表明,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綜合康復護理措施,能對其肺功能進行顯著改善,讓其生活質量提高,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