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芳
〔摘要〕教育作為與人打交道的事業(yè),要面臨的不僅僅是認識自己,更要讀懂孩子。教育學生和認識自己,這二者并不獨立,而是相依相存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育人即育己,讀懂孩子也是讀懂自己。
〔關鍵詞〕多元;教育;自我同一性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28-0070-03
一、多元理解,個體生成:“牽著蝸牛散步”
“以學生為本”,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就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來說,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靈動而獨特的生命。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熟練把握孩子作為群體的共性,更要關注孩子在自己生命成長過程中所流露出來的個性,不要讓孩子的個性淹沒在“班集體”的洪流中。讀懂孩子,接受學生現(xiàn)有起點,“讓孩子在原有自我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應該是一切教育和教學發(fā)生和延展的起點。
(一)“追星”的孩子
這是我從教以來遇到的第一類具有典型性格特點的孩子。附中15屆5班剛開學便出現(xiàn)了大量的追星族,確切地說,這些孩子競相追逐的對象是韓流明星。他們不僅僅在班里大肆討論明星話題,而且為此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韓語。那時候我剛剛畢業(yè),和他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正好我對韓國樂團也十分熟悉,便和孩子有了更多的話題。當一個孩子知道我喜歡其中某一個團體的成員后,竟買來了他的所有專輯送給我。細細想來,這也是他們對語文產(chǎn)生學習動力的開始。
1.處于自我同一性構建階段的中學生,將明星作為“理想自我”的代表,產(chǎn)生偶像崇拜。
隨著社會全民娛樂化的傾向,青春期的孩子不可避免受到影響,因此追星也是學生生活中的正?,F(xiàn)象。追星的孩子應該得到理解和引導,而且“明星作為一種榜樣力量,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如今還慶幸當時的自己憑著“同理心”,走近了這群追星的孩子們。我發(fā)動學生為自己的“偶像”寫成長故事。在創(chuàng)作成長故事的過程中,他們更加了解偶像成長的各個方面,也更加貼近偶像的優(yōu)質性格,追星真正變成了自我探索和學習?,F(xiàn)在想想這也是我在教學上“師生共寫隨筆”的開始。
2.同伴壓力有消極影響和積極影響。
關心孩子跟朋友的相處,注意引導朋友對孩子的影響。對待這群追星的孩子,我們不能忽略了追星的孩子對于同伴的影響,其實有些孩子并不是一開始就喜歡哪個明星,而是耳濡目染或者為了和同學有共同話題而“被迫追星”,這也是班級風氣的影響因素。對于十二三歲的孩子而言,他們渴望集體認同感,并不真正懂得拒絕,需要老師和家長有策略的干預。彼時的無為可能就會導致今天的難題。可那時的我并未真正“讀懂”孩子,或者說只讀懂了“追星的孩子”,卻忽略了他的同伴影響力。
(二)“矯情”的孩子
作為班主任,我們時常會遇到這樣的一種孩子:碰到犯錯,老師還未多言,他首先辯解了一大堆。比如說,有一天他遲到了,班主任剛要開口,他首先找了一大堆理由讓遲到變得合情合理。這一類孩子可能會被被稱為“矯情”的孩子,但正是這類孩子在我們的教育生涯中十分常見,況且,曾幾何時,我也是“矯情”的孩子。
“小二班”是我職業(yè)生涯中第一次以班主任身份帶的班,也是我傾注了最多的心血和精力的班級?!靶《唷钡暮⒆訜崆榛顫?,能言善道,但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熱愛辯解。這個特點本來也無可厚非,學生有自我表達的需要。但是隨著話語權的加強,許多學生開始“為辯解而辯解”。直到有一次,學生們?yōu)榱税嗉壊槐豢鄯趾椭抵苌鹆藳_突,并因為狡辯的態(tài)度激怒了教育處的老師,我才意識到此時的干預有必要。我慢慢地去觀察分析這群所謂的“矯情”的孩子,也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經(jīng)的影子?!澳惴稿e之后,是不是也需要辯解的機會?如何誠懇地表達歉意又合理地解釋自己的理由?”我問自己。
逆反心理是中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和思維水平提高的結果,進入青春期后,隨著生理的迅速發(fā)展,中學生的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與此同時,隨著思維水平的提高,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較快,思維具有了批判性,當然這種批判性可能不是成熟的,更多表現(xiàn)為一種批判精神,不愿人云亦云,所以在父母和老師的眼中,他們就變得叛逆了。
我不愿意把這類孩子歸結為“矯情”的孩子,更愿意認為他們更有自我意識,思維更加開放和活躍。但是,就具體的教育實踐而言,這類孩子的辯解習慣又著實讓人頭疼,有時甚至會讓人火冒三丈。于是,我在班級展開了一場討論:行為本身有沒有錯?有錯的話是不是應該直面和承認錯誤?犯錯有理由是不是就可以掩蓋錯誤?可以理直氣壯?承認錯誤和辯解理由是不是都需要?
經(jīng)過了這樣一場對話,于是孩子再犯錯,情形發(fā)生了改變:對不起,老師,我遲到了。因為我的鬧鐘沒有響鈴。
而不是之前的:我的鬧鈴沒有響鈴,我媽媽早上班去了也忘叫我了,正好路上公交堵車……
反思過后,我認為,在這個轉變中,教師的問法也應該更藝術,變“質問”為“詢問”,這也是尊重孩子的表現(xiàn)?!白鹬睾⒆樱瑢⒑⒆右暈槠降鹊膫€體進行溝通和交流”,班級出現(xiàn)問題,班主任要做的事是引領,引領學生自主討論,而不是決斷。
其實多數(shù)孩子都是明事理的,都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難就難在勇敢地面對和承認?!澳泻⒌搅顺踔校枰嘧⒁馑麄兊囊着榫w”“面對青春期情緒多變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硬碰硬”,家長如此,老師也一樣。學生是天然的模仿者,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有時,我們也能從學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教育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想要教會孩子勇敢地承認錯誤,首先得自己學會認錯。孩子有表達的權利,又有自由的需要,真正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需要我們讀懂自己,讀懂孩子。時過境遷,時空的轉換往往讓我們理解不了現(xiàn)代的孩子。讀懂孩子,也是讀懂曾經(jīng)的自己。
(三)“聽話”的孩子
2014年秋季開學,當我?guī)е鴿M腔的熱情來到學校時,迎接我的不是陪我走過兩年的“小二班”,而是一份陌生的名單。帶著不適應,我開始了重“讀”這群孩子的艱難過程。經(jīng)過幾天的接觸,我發(fā)現(xiàn)這批學生是一群“聽話”的孩子。他們犯了錯誤之后會馬上跟老師認錯,然后馬上承諾不會再錯,一切看起來都順順利利。但是馬上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根本不在意這個承諾,還會輕易地重蹈覆轍。他們不像原來班級的學生那樣的犯錯“理直氣壯”,但認識到錯誤后心服口服且基于情感的重承諾,重信義。也就是說,這是一群“假聽話”“表面聽話”的孩子,也是我們當今教育“權力”下常見的一種孩子。
對于“陰奉陽違”的孩子,要讓孩子感受到真誠。這種孩子可能曾經(jīng)嘗試跟家長或者老師說自己的想法,但是得不到理解和認可,于是孩子采用這種方式,既堅持了自己的想法,又避免了家長的說教批評。真正地走近這群孩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況且孩子是一個生命個體,“聽話”絕不是優(yōu)秀孩子的必備特征,他們需要接納。
中學階段是自我同一性發(fā)展的關鍵期,孩子開始探索自我,審視自我,尋找“我是誰”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嘗試各種可能,做他們以前不會做的事,這個時候他們需要父母的接納,接納他們的一切,包括好的和不好的方面,允許他們犯錯,允許他們表現(xiàn)“出格”。
每個孩子都是個不同的個體,因此讀懂孩子是慢工出細活。只有嘗試去讀懂孩子,教育工作才有可為之處。為“追星”的孩子提供寫作抒發(fā)的平臺,為“矯情”的孩子提供理性辯解的理由,為“聽話”的孩子提供釋放自我的際遇,為“貪吃”的孩子舉辦“文明就餐,圣誕有禮”冷餐會……讀懂孩子,才能更好地以孩子為本,為教育服務。也許以后我會遇到更多更特殊的孩子,讀懂的過程更艱難,但教育本身就是牽著蝸牛散步的過程。
二、呵護陪伴,靜待花開:“愛和尊重鋪設花香路”
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中學生自主意識增強,需要父母的信任、傾聽和接納,這些是父母轉變教養(yǎng)角色、成為陪伴者所需具備的特征。對于中學生而言,教師的角色也應該更側重陪伴為前提的教育。孩子進入初中之前已經(jīng)是半成品,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為人處世的方式,很多時候,與其去改變他們,不如順勢而為,陪伴他們成長,即使他們暫時出現(xiàn)了行為上的偏差,只要大節(jié)無傷,小節(jié)不如順其自然,慢慢等待。
(一)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在活動的意義中讀懂孩子
人大附中劉彭芝校長曾說:“教育的真諦是愛和尊重”,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要努力去從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出發(fā),理解他們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們的幼稚和天真,要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放手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在磨煉中成長。
1.興趣與學業(yè)的平衡
有些看似無用的興趣,可能是孩子未來人生中樂趣和快樂的源泉。鑒于班里學生具有良好的音樂基礎,2013~2014年我們以班級為單位先后參加了北京市學生合唱比賽和海淀區(qū)口風琴展演賽,并獲獎。在這個過程中,我重新發(fā)現(xiàn)了許多孩子身上的發(fā)光點,也看到了音樂在他們身上的神奇效力,更為他們利用5分鐘排練間隙討論數(shù)學題的執(zhí)著感動。因為排練任務艱巨,所以就需要學生平衡學業(yè)時間,更加講求效率,那一段時間我們?nèi)〉昧穗p豐收。
興趣往往是學生真正喜歡和熱愛的,是孩子枯燥的學習生活的調劑,能讓孩子在以后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享受生活的樂趣,內(nèi)心充實,精神富足。只要是學生喜歡且有益的,我愿意為他們提供平臺,在這個過程中,陪在學生旁邊,陪他們在青蔥的歲月里成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2.責任與擔當?shù)酿B(yǎng)成教育
中學階段孩子自身產(chǎn)生負責任的要求,是責任培養(yǎng)的關鍵期,一旦錯過,很難彌補。班級的發(fā)展需要每一位孩子的共同努力。班主任在班里絕不是隱形的角色,而應該是一個大角色的引領。初接班時,班主任在不斷了解本班學生的基礎上,都要制定班級三年發(fā)展的整體計劃。因為我們班是2班,所以我們共同把班級定名為“小二班”,結合班級的發(fā)展,我們把小二班進一步發(fā)展為“陽光、奉獻、服務、堅持”的“小二”特色,并且通過班會和班級活動落實班級管理理念。
通過家校合作,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和公益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責任感。在班級活動中,要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班級的每次活動都力求有一些創(chuàng)意,這對學生是一種有效的引領,也能讓學生更深刻地享受活動的意義。在學校運動會入場式中,我們契合“禮儀”主題,選擇漢服表演,學生自己制作竹簡,自學禮儀,自編《華夏學子禮儀傳》。無論是學校還是班級的活動,我們都追求不流于形式,制造教育契機,讓學生在活動中享受創(chuàng)新的樂趣,獲得成長的意義。為此,我們的每一次大型活動準備時,都會向全班征集活動策劃書,讓學生真正行使自主權,真正懂得承擔責任。
由校園步入校園,從孩子走近孩子,是一段艱難卻敞亮的日子。孩子,你是怎樣的孩子?這也許會成為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長久的追問。許多經(jīng)驗告訴我們:做老師做得好,不在于你站得有多高,而在于你站有多低。因為你面對的是孩子,你站高了,視線和孩子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就看不明白孩子所能看見的一切,就不理解孩子的世界,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發(fā)出錯誤的指令。只有讀懂孩子才能去接納孩子和尊重孩子,才能做出具備科學的教育藝術和能力。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永遠需要學習讀懂孩子,讀懂自己,悅納流年,守望花開!
參考文獻
[1]邊玉芳.讀懂孩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陸家繼.讀懂孩子,讓班主任工作更有人情味[J].教育藝術. 2016(1):45-45.
[3]曹圣龍.讀懂師生關系是教師基本功[J].上海教育,2013(21):67-88.
(作者單位: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一分校,北京,100143)
編輯/劉 芳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