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農村小學小班額教學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需及時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解決,以免影響教學效果,便可在教學中落實合作教學法,將學生單獨學習轉變?yōu)楹献鲗W習,促使學生積極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完成學習任務,逐漸增強學生合作學習意識。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預習,發(fā)揮出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積極自主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強自主學習能力,最終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小班額;教學
農村小學小班額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創(chuàng)設活躍的教學氛圍,在課堂上應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做到以學生為主,便可安排舉手發(fā)問環(huán)節(jié),促使學生踴躍發(fā)言表述出不懂的知識,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還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學生不再感覺很困惑,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地學習知識,進而跟上教學進度,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一、 當前農村小學小班額教學現狀
當前,農村小學小班額課堂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第一,課堂上過于注重完成教學任務,進而忽視安排提問環(huán)節(jié),致使學生沒有機會表述自己的想法和不懂的知識,學生在學習中經常感覺很困惑,逐漸對學習內容失去自信心,便會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直接降低教學效果。第二,由于所運用的教學方法死板、僵硬,從而在傳授知識時,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機械化講解知識,逐漸學生感覺教學枯燥無味,無法喚起學生學習興趣,自然不能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還會產生厭煩感,不利于構建高效課堂。第三,不注重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學生之間缺少溝通,使教學氛圍非常沉悶,不能營造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必然不能驅使產生學習動力,并且,學生不具有合作學習意識,難以提高學生合作能力。對此,以下文章針對這一教學現狀,提出了解決策略。
二、 農村小學小班額教學的幾點思考
面對農村小學小班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小班額教學的質量;同時探究合作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高效率地學習,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的發(fā)展,下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一) 開展小班額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現階段,農村小學小班額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更新教學理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便可在開展小班額教學時,注重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在講解新課之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總結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激發(fā)學生主動預習和探究,在探究中自主歸納知識點,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不再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有效增強學生學習動力,逐漸學生高效整理出知識,對新課程初步了解和認知,以便于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點。同時,學生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習慣,勢必會提高學生自主總結能力和預習能力。由此可知,在教學中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調動學生主動預習新課程,既落實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又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方可構建時效性、開放性課堂。
(二) 安排提問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主動表述
在農村小學小班額課堂上,教師為了活躍教學氛圍,可以安排提問環(huán)節(jié),當教學進度進行到一半時,為學生創(chuàng)造提出質疑的機會,調動學生主動表述,積極舉手闡釋觀點和不懂的地方,便可創(chuàng)設寬松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熱情高漲,爭相發(fā)言說出疑問,進而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詳細地予以解答,使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并且,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想法,促使學生正確認知內容,更好地學習知識。因此,課堂上應預留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舉手表述,對于主動闡釋的學生,給予鼓勵和表揚,激發(fā)學生踴躍提出疑問,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消除疑惑感,使學生對知識理解得更透徹,漸漸地奠定堅實的基礎,有效提高學生成績,最終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 開展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活躍的教學氛圍
農村小學小班額教師在授課時,要想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可以開展教學活動,進而驅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展示自我,不再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進一步增強參與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以良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更加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促使學生學習效率明顯提高。例如:在學習《加減法》時,應先講解新課程,而后,布置多道計算題,組織學生進行計算比賽,以競賽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驅使學生積極發(fā)揮出自主性,便可創(chuàng)設活躍的教學氛圍,從而鍛煉學生思考力,逐漸使學生思維更嚴謹,最終在短時間內計算出正確答案,有效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四)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為了解決以往農村小學小班額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應落實自主探究教學模式,改變和創(chuàng)新傳授的教學方式,便可在授課前,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成績、基礎,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自主探究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在講授完相應的知識點之后,可以為其布置相應的擴展探究任務,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探討,也可以進行課外資料的查找,從而掌握相應的擴展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確保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更為長遠的發(fā)展與進步。
三、 總結
本文主要針對農村小學小班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相關的對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通過本文的研究,了解到,在農村小班額教學課堂上,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授課的過程中積極運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便可應用合作教學法,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使教學氛圍不再沉悶,逐漸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能力。同時,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教學互動,或者引導學生自主預習課程內容,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促使學生高效學習,方可構建時效性課堂,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萬莉.淺析農村小學小班化教學的現狀問題[J].好家長,2017(47):12.
[2]咸富蓮.農村小學全科教學有效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
[3]馮發(fā)泉.農村小學小班額教學的幾點思考[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5(09):9.
[4]陳衍忠.農村小學小班化教學研究[D].河南大學,2010.
作者簡介:
楊武德,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正路鎮(zhèn)砂河井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