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佩
摘 要:小學階段中作文課是重點又是難點,小學生作文評價又是小學作文教學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一種重要手段。以往的小學生習作批改常被理解為“遣詞造句的指點”、“寫作知識的講述”、“寫作技能的傳授”等等,教師對習作的批改、講評總是作文教學的終結環(huán)節(jié),而作文批改上“精耕細作”、“揠苗助長”的事例也是屢見不鮮。其實,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小學生的習作批改已擁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本文主要就習作評價方面,討論教師在課改后面對作文批改的角色變化、態(tài)度理念、實施方法與遵循原則,使小學生的作文評價更為高效、高質,讓學生更樂寫、善寫。
關鍵詞:作文評價;批改;高效
作文,似乎自古以來就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大苦處,極少部分的學生能在寫作中體會到樂趣與成功,這是習作教學的悲哀。為了使孩子們不再在寫作面前望而卻步,提高興趣變得似乎比指導方法更為重要。而提高興趣除了指寫作前的激發(fā)寫作沖動以外,更應著重于寫作后教師對學生作文的直接評價與批改——這重要一環(huán)看似是習作教學的尾聲,但卻是激勵學生下一次習作的開端。如果沒有良好的評價批改,學生的習作水平不僅不能提高,寫作熱情也會逐漸消退。
一、學生作文評價理念與依據
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保障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教學流程的預設,以及教學行為的調節(jié)影響巨大。《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習作的評價標準是暗含在各個階段寫作教學要求中的。概括起來,對小學生習作的評價主要有六項要求:
1、能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做到真實、具體、有條理、通順。
2、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3、能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4、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學習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5、注重寫作過程的自審和領悟,能夠自改、互改作文。
6、留心周圍的事物,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根據這六項要求,我們可以明確幾個在進行習作評價時應注意的問題:
1、“學生不是作家”
縱觀課標對小學生的習作要求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習作其實就是書面表達的一種練習和學習,并不是一種文學創(chuàng)作。只要學生能用通順、流暢的語句表達、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就已達到課標要求了。我們不能以文學創(chuàng)作的寫作規(guī)范和要求來評價學生的習作,簡單的說,就是別把學生看成作家。
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積累和語文知識都很有限,有的孩子在作文中,難免有些語言表達方面的不足,但那是無關緊要的,隨著他們語文知識的增長,孩子們自然會知道怎樣把他們想說的話說得更清楚、更明白。教師應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把”期望值”放低,在批改時”寬容”些,在保證沒有語病的前提下盡量保持學生作文的原意,保護學生純真的語言、天真的想象,絕不以老師的思路代替學生的思路,才能避免學生產生對寫作的畏懼感。
2、“老師不是習作評改的唯一實施者”
六項要求中“注重寫作過程的自審和領悟,能夠自改、互改作文”一項已向我們闡明”教師是小學生習作批改的第一責任人,而不再是唯一實施者。批改再也不是一個單向單維、只關注學生表達能力的文字批改,而是在教師的精心組織下,組織和依靠學生、家長、社會各個方面,多渠道三維立體的批改評價體系?!边@樣的話,在習作批改評價時,我們不僅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育作用,同時要十分重視同伴之間帶來的交互影響,還要盡可能挖掘學校、家庭、社會的文化教育環(huán)境的教育影響。
二、學生作文評價的標準
“不要強調中心的思想性,不要強調立意的深刻性,不要強調選材的典型性,不要強調結構的精巧性。更不要誤導學生記實習作虛構,絕不為胡編亂造開綠燈?!薄墩Z文課程標準》鮮明地指出:在習作內容上,強調“表達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要求學生“寫老實話,表達真情實感”。最感動人的文字一直都是最真實的文字,可怕的倒是將習作過早的文學化,脫離課程標準,脫離學生實際,追求所謂的思想性、深刻性、典型性、精巧性、生動性,誤導學生記實作文虛構,有意無意地讓學生從小就胡編亂造,無病呻吟。
例如孩子們在寫《父親》一文時,有個學生把自己的爸爸寫得一無是處,問題毛病一大堆,滿文都是抱怨和厭惡。這時不應對孩子橫加斥責,更不能令其重寫個“美好的爸爸”出來,這是違背孩子意愿的,是虛偽的。如果我們能真摯地傾聽他們,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并予以溝通,達到“借文問心,以文交心”的境界,那么寫作的用途和目的豈不更為深廣?教師對真實文字的些許寬容能使孩子更樂于寫,放心寫,寫實話,而且即便文中反映出了問題也不用害怕,因為老師是第一讀者,能及時發(fā)現(xiàn)引導。所以,真實的作文才更有意義。
三、學生習作評價的遵循原則和方法
“新課標”指出:“寫作評價要根據各學段的目標,綜合考察學生作文水平的發(fā)展狀況,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的評價,如是否有寫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對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應予鼓勵?!蹦壳埃魑脑u價已采用等級制,取消了分數(shù)制,通過眉批、總批來給予評價和批改。而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學生習作評價的方法也漸漸趨于多元化、人性化、多層次、重視過程評價等特點。教師在進行作文評價時要不忘選擇多樣化的平臺,給予學生成功體驗的新鮮感。對于出色優(yōu)秀的作文,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評價展示:“作文沙龍”中的伙伴交流;家長會上的美文誦讀展示;班級博客網頁上的“作文推薦”;與兄弟班的習作成果交流;向報刊雜志投稿;以書信方式與社會相關單位交流;家長參與評價;參加各級各類習作比賽;將習作改編小品演出……而對于習作有困難的學生,評價的平臺也可以多元化:水平相當?shù)男〗M交流;一幫一的面對面評價交流等等。
當評價展示的平臺向家庭、社會、學校多方位鋪開時,學生從習作中體會到的樂趣和成功體驗就會更加充實、新鮮,寫作熱情也能逐日增強。
其實,評價方法可以通過老師的智慧延伸出更多形式,但萬變不離其宗,不管是哪種評價方法,教師都應遵循以下原則:習作評價批改評價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其中涉及教師、學生、家長、學校、社會等方方面面,評價的不同階段、不同對象、不同方法都可以延伸出林林總總的課題,本文只是主要從教師這一著眼點出發(fā),旨在理清教師在評價中應有的理念和態(tài)度,向教師們提供幾個評價方法與宗旨原則,至于評價的方法本文也只是“拋磚引玉”。如果我們能達成共識,那么憑借大家的智慧,定能尋找到一塊最適宜學生習作的凈土,讓學生的書面語言在“和風細雨”中成長,讓學生最終能體會到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和運用樂趣!
參考文獻:
[1]劉濟遠.新課程小學作文導寫藝術[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2]蔣蓉.語文教育新論[M].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
[3]張化萬.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價值取向與實施策略[J].上城教育研究,2004.
[4]陳文舉.習作教學如何張揚小學生個性[J].小學語文教學,2003.11.
(作者單位:江西撫州宜黃水北新區(q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