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士香
【摘 要】 借助學生實踐基地集中開展綜合實踐的大課堂,創(chuàng)新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堅持“活在互動、效在動手”的教學思路,把互動環(huán)節(jié)視為課型設計的靈魂,通過積極開展師生、生生間的互動,激活課堂,調(diào)動學生,實現(xiàn)教學新知的目標,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與做”的積極性,讓廣大學生在學學做做中感悟新知,培養(yǎng)探索新知的興趣,掌握一些實用知識的相關技能,并為其將來成為探究型人才或創(chuàng)新型人才做出一些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 綜合實踐;互動式教學;動手能力培養(yǎng);自主探究新知
綜合實踐課是一門強調(diào)學生自主實踐和探索的綜合課程,開展這樣的課,其意義不言自明。學生實踐基地(或稱青少年活動中心)是集中開展綜合實踐的大課堂,借助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與做”的積極性,讓廣大學生在學學做做中感悟新知,培養(yǎng)探索新知的興趣,掌握一些實用知識的相關技能,并為其將來成為探究型人才或創(chuàng)新型人才做出一些有益的嘗試。
作為學生實踐基地的一名教師,每接受一項新的教學任務時,我始終堅持“活在互動、效在動手”的原則,把互動環(huán)節(jié)視為課型設計的靈魂,通過積極開展師生、生生間的互動,激活課堂,調(diào)動學生,實現(xiàn)教學新知的目標。實踐證明,互動型課堂中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強,學習效果也特別好,有其廣泛運用價值及推廣意義。
一、課堂互動,讓教學更加精彩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活”主要體現(xiàn)在互動上,每一節(jié)綜合實踐活動課上,本人均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興趣、愛好設計課型流程,努力做到使課堂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動起來。只有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上為學生留足大量活動的空間,親自動手,互相交流,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才能讓所有參與學生在學習創(chuàng)造的個體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張揚個性化的探究品質(zhì),體驗成功,從而產(chǎn)生再探究、再學習、再發(fā)現(xiàn)的新動力,繼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本學期在指導學生焊接、使用電子錄音模塊時,本人先向?qū)W生展示成品電子錄音模塊,演示其功能,在告知“先按電子線路焊接要求,完成電子錄音模塊上元件的組裝,然后把自己想要說的話想好,對著模塊上的麥克說,錄音再播放”的學習任務后,自己心里也直打鼓。說實話,要完成這樣的教學內(nèi)容,許多農(nóng)村小學生很好奇,學習激情很高,但根本不認識電子線路板,對錄音模塊是第一次接觸,又沒有焊接的基本技能。為突破教學難點,我仍然在互動上下功夫:先組織學習小組活動,在生生間互講學習要領;然后讓學生登臺對照幻燈片講解知識點,學習中重點要解決什么問題;最后讓學生拿出電子錄音模塊散件,對照學習要領,弄明要解決的關鍵點。
為較好地掌握焊接這一技能,本人除了幻燈片演示、示范焊接外,還將篩選學生焊接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分組商討解決辦法。親手焊接、錄下自己的話再播放,內(nèi)容新穎,學習興趣天成,電子錄音模塊教學課開設以來,之所以特受參與學生歡迎的原因也在此,從一拿到學習材料時的滿面笑容,摩拳擦掌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但沒有合理、層次清晰的師生互動,教學質(zhì)量很難保證。
二、平等交流,讓課堂輕松和諧
學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的主體,教師僅是學生學習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谶@樣的認識,本人從教學課的組織、實施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處處努力做到放低身位,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讓學生感到老師更像朋友、伙伴。
綜合實踐活動課“十字繡《小老鼠》”導入新課時,本人首先以動畫的方式,讓學生感知米老鼠的機智可愛;繼而扮演小老鼠的角色,將童心版小老鼠演繹得活潑頑皮。這樣,教學剛一開始,就讓學生看到一個“活潑可愛”的老師,消除心底的師生代溝。接著小組“策略研討”(分組商討如何選線、布針,繡出一個童話般的小老鼠)、“嘗試刺繡”、作品展示、相互點評等諸多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始終笑臉面對,以朋友式的提醒指導學生糾偏,使得普通的一堂綜合實踐活動課變成一堂師生情感交流課。
處處體現(xiàn)平等,師生間融洽了,生生間和諧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了,學習效果自然不會差。讓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教學過程,并在其中獲得豐富的學習經(jīng)驗,應該是平等“教學模式”放大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效益和價值。
三、動手顯效,讓實踐其樂無窮
確保每一位學生動手,才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靈魂。每一節(jié)課前,本人除了像其他教學課型那樣吃透教材、精心設計提問、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外,更多的是在設計學生動手環(huán)節(jié)上下工夫,努力去揭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本質(zhì)內(nèi)涵,不斷發(fā)掘更大的教學效益。
嚴格把控學生動手實踐的時間。以《電子錄音模塊》一課教學為例,兩節(jié)課、140分鐘時間里,教學組織、教師引導和點評的時間力控在10分鐘內(nèi),甚至更少,學生用于制作策略討論、作品相互點評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而動手制作的時間長達110分鐘。當然,學生在獨立完成制作過程中還有自己的思考,與小組學習伙伴、教師間的交流,沒有時間上的足量,不足以完成作品。
努力確保學生動手實踐的質(zhì)量,“學一樣,愛一樣,做一樣,像一樣”,這是本人一直堅持的教學標準。幾個學期以來,無論是用木紙制作的《儲幣鐘》《火箭》,還是十字繡《小老鼠》,本人都做到讓每一位參與學生明白作品制作的意義,清晰掌握制作流程,較好地完成制作成品,還以語言鼓勵、作品獎勵為手段,努力確保學生制作成品的質(zhì)量。
積極嘗試強化學生動手實踐的興趣。學生在實踐基地學習的機會不會很多,但要讓短暫的學習活動令學生回味無窮,追求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效益最大化。因此,本人在引導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更確保學生獨立思考、討論與探索的空間,借此體驗成功的愉悅,根植大腦,花開今后的學習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