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摘要:弦樂四重奏是一種融洽、和諧的音樂形式,四位演奏者合作意識和能力的高低,將對演奏效果起到?jīng)Q定性影響,因此必需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和訓練。鑒于此,本文從弦樂四重奏對演奏者合作意識和能力的要求談起,就具體的培養(yǎng)路徑進行了分析,以期獲得更加深刻的認識。
關鍵詞:弦樂四重奏 合作意識 合作能力 培養(yǎng)路徑
中圖分類號: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11-0046-03
弦樂四重奏是指由一把大提琴、一把中提琴、兩把小提琴組成的室內(nèi)樂演奏形式,具有精致、細膩、唯美的音樂風格,歷史上曾有多位名家先后創(chuàng)作出一大批弦樂四重奏精品,直到今天還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在弦樂四重奏的演奏過程中,每一件樂器負責演奏一個聲部,而這四個聲部又構成一個和諧整體,換言之,就是演奏者既要演奏好個人聲部,又要與其它聲部形成密切的配合,因此對演奏者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特別是對于中國演奏者來說,因平時多為個人學習和演奏為主,所以合作意識和能力相對欠缺,急需得到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
一、弦樂四重奏對演奏者合作意識和能力的要求
弦樂四重奏的演奏,絕非是單純的技術展示,而是一個綜合性的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因此其對于演奏者合作意識和能力要求,也包含技術因素和非技術因素兩個方面。
(一)技術因素
技術因素包含音準、節(jié)奏、音色和力度等多個方面。首先是音準。相比于鍵盤樂器,弦樂器的音準把握是一個天生的難題,當四把弦樂器一起演奏時,音樂問題更是得到了凸顯,很容易出現(xiàn)音準偏差和“抱著各自音準不放”的情況,對此需要演奏者樹立起統(tǒng)一的音高概念,在保證本聲部音準的同時,善于傾聽,并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靈活的調(diào)整,獲得和諧的整體效果。其次是節(jié)奏。多數(shù)演奏者習慣了獨奏,所以形成了個人的“內(nèi)心節(jié)奏”,加之個人演奏技術不夠扎實,很容易出現(xiàn)節(jié)奏方面的問題,由此導致了弦樂四重奏中的節(jié)奏混亂。所以要求演奏者首先要通過大量練習,精準把握本聲部的節(jié)奏,同時在演奏中與其它聲部相配合,通過動作、表情等進行暗示,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內(nèi)心的默契。再次是音色。要求演奏者對四個聲部的音色效果有明確的認識。第一小提琴多演奏主旋律,負責展示樂曲的整體情緒和色彩;第二小提琴有時和第一小提琴配合演奏二重奏,有時和中提琴構成和聲配合主旋律;中提琴有時進行伴奏,有時演奏主旋律,是最為靈活的一個聲部;大提琴音色厚重低沉,負責演奏中低音聲部,同時對整個樂曲的速度、節(jié)奏等進行有機的調(diào)控。最后是力度。只有四個聲部的力度平衡,整個音響效果才能和諧統(tǒng)一,否則就會給人以突兀和不足之感,這就要求演奏者把握本聲部演奏力度的同時,與其它聲部形成默契的配合。
(二)非技術因素
非技術因素主要是指對演奏者心理和素養(yǎng)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心理方面。要求演奏者對個人與整體、個性與共性等重要關系有辯證的認識和把握。一方面,演奏者要認識到自己是整體中不可或缺的組成組成部分,良好的個人發(fā)揮正是合作的基礎;另一方面,這種個人發(fā)揮又是有基礎和限度的,不能因為個性施展而影響到整體演奏效果。只有在兩者之間找到有機的平衡,才能使個人和整體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特別是當排練或演奏出現(xiàn)矛盾、遇到困難時,更需要發(fā)揮集體精神,只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越過溝壑,順利前進。其次是素養(yǎng)方面。演奏是一門二度創(chuàng)作的藝術,要求演奏者具有相應的藝術和文化修養(yǎng)。在弦樂四重奏的演奏中,四位演奏需要共同分析和體驗作品,各抒己見,通過不斷的討論和嘗試,逐漸形成對作品統(tǒng)一的認識,獲得個性化的演奏效果。可以看出,弦樂四重奏對演奏者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是有著較高要求的,也是多方面的,必須通過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和訓練,才能獲得完美的演奏效果。
二、弦樂四重奏演奏者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路徑
(一)夯實基礎練習
弦樂四重奏對四位演奏者的技術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必須通過科學的方法系統(tǒng)訓練。首先是音準。在音準訓練中,要求演奏者先掌握作品的調(diào)式調(diào)性,分析和聲組成和曲式結(jié)構,然后進行基礎的音階練習與和聲訓練,以和聲效果作為判斷標準,隨時調(diào)整每個聲部在音高上的偏差,同時對一些重點和難點部分,還要集體分析,互相傾聽,互相監(jiān)督。其次是節(jié)奏。不管演奏者之前的水平如何,都有必要從最基礎的部分進行練習??梢杂梢粋€人打拍子,其余三人從一拍一音開始,逐漸發(fā)展到一拍多音、切分音、休止符等,然后進行輪換,加強演奏者對音符時值的概念。在遇到一些快速節(jié)奏、復雜節(jié)奏時,則需要先放慢速度,真正做到清晰、準確的演奏出每一個音符后,再逐漸加快速度。再次是力度。要求演奏者在重視、體驗和了解樂曲力度變化標記的基礎上,重點進行音響的均衡訓練,找到正確的力度表現(xiàn)方式。只有通過細致、嚴謹?shù)募夹g訓練,才能為后續(xù)的演奏打下良好的基礎,反之,沒有扎實的技術為支撐,合作也就無從談起。
(二)加強團隊訓練
當四位演奏者組成為一個團隊后,就要進行相應的團隊訓練。首先,在人員選擇方面,除了技術因素外,演奏者的性格因素也是需要充分重視的,應盡量選擇那些在性格上相近或相似的演奏者,避免某一位演奏者性格的過于突兀。其次,在默契程度方面,需要四位演奏者從我做起,不斷的磨合。每一個演奏者都要認識到個人在團隊中的重要作用,以認真刻苦的態(tài)度進行訓練,并表現(xiàn)出強烈的合作熱情,既要給他人以積極的鼓勵和幫助,也要虛心聽取和接受他人的建議。在遇到一些曲折時,決不能心生退縮或視而不見,而是要冷靜、理智的分析,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掃除一切困難。除了訓練和演奏上的齊心協(xié)力之外,演奏者也應該加強在生活中的交往,成為知心朋友,鞏固彼此間的默契程度。再次,在集體訓練方面。演奏者應盡可能的共同學習和研究作品,按照“總—分—總”順序進行。先通過文本分析從整體上把握作品,然后重點演奏個人聲部,最后再從整體上感知作品。期間的想法和感悟,都應該與其它成員進行交流,最終形成一致的認識,從根本上避免一些誤會的出現(xiàn)。
(三)變革教學方式
當演奏者均具有一定的演奏水平后,采用何種方式進行訓練,就成為了一個關鍵點所在。長期以來,弦樂四重奏訓練多采用“一對四”的模式,即一位教師對四位演奏者開展教學。這種模式雖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證教學的針對性,但是對師資資源、課程時間等都有著較高的要求,使教學效率受到了限制。對此可以進行適當?shù)淖兺?,將“一對四”擴展為“一對八”,教師面向兩組演奏者進行教學。其優(yōu)勢在于,首先,成倍節(jié)省了教師資源和教學時間,獲得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其次,便于學生進行觀察和交流。學生可以在與他人的比較中了解到自身的長處和短處,繼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完善;再次,八人制從客觀上形成了一個良性競爭氛圍,激發(fā)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而教師也可以在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中進行更加優(yōu)化的人員調(diào)配。在變革教學模式的同時,也要注重一些全新教學方法的運用,真正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多給學生以表達自身的意愿和想法的機會,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使每一個團隊都充滿生機和活力。
(四)豐富舞臺實踐
表演性是弦樂四重奏藝術存在和發(fā)展的基本屬性,也只有在表演中才能使演奏者得到歷練和成長。但是從當下實際來看,真正的舞臺實踐是少之又少的,多數(shù)演奏者都在練習中有著良好的發(fā)揮,但是進行公開演奏時,就會出現(xiàn)緊張等狀況,個人聲部的演奏都受到了很大影響,彼此間的默契配合更是無從談起。所以豐富舞臺實踐已經(jīng)是勢在必行。對于演奏者個人來說,要認真認識到舞臺實踐的重要意義,主動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無論活動規(guī)模大小,也無論是表現(xiàn)情況的優(yōu)劣,對于演奏者來說都是一種歷練和提高。正所謂“見多識廣”,當個人具有了豐富的舞臺實踐經(jīng)驗后,自然便不會再有舞臺陌生感和恐懼感。作為學校來說,也要多給學生提供舞臺實踐機會,如在校內(nèi)舉辦專題音樂會、器樂演奏大賽等,在校外和一些文化事業(yè)單位、演藝團體等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定期安排學生進行實習、舉辦專場演出等,在讓學生得到實踐鍛煉的同時,也可以加大的弦樂四重奏的普及力度,讓更多人領略到這門藝術的價值和魅力。而觀眾的認可和喜歡,則正是演奏者繼續(xù)前進的動力源泉。
綜上所述,作為一門合作的藝術,弦樂四重奏對演奏者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是有著極高要求的,要求演奏者做到“一心多用”,在完美演繹本聲部的同時,還要與其它聲部有機融合為一個整體,方能獲得高度和諧的演奏效果。因此必須對演奏者的合作意識和能力進行針對性培養(yǎng),引導演奏者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知道如何與他人合作,這不僅是完美演奏效果的需要,更是演奏者演奏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需要。并且需要認識到的是,受到多種原因的影響,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絕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個不斷融合與深化的過程,只有按照科學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訓練,才能最終獲得質(zhì)的飛躍和提升,演奏出最完美的天籟之音。
參考文獻:
[1]丁芷諾.弦樂四重奏排練要領[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0,(02).
[2]李華.弦樂四重奏演奏中的若干問題[J].福州師專學報,2002,(03).
[3]馮雁.演奏弦樂四重奏作品的要素[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