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近年來,全社會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日益重視,中小學也進一步加強了中華古詩文教學,更加重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親近古詩詞,誦讀古詩詞。本刊特推出“漫讀古詩詞”專欄,讓我們和名師一起徜徉在中國古詩詞的世界中,感受魅力,汲取營養(yǎng),浸潤心靈,傳承經(jīng)典。
蟬
[唐]虞世南
垂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市觀海衛(wèi)鎮(zhèn)鳴鶴場)人。南北朝至隋唐時的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朝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是最輝煌最偉大的朝代之一,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等都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度。唐詩在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發(fā)展史上有著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王者風范,唐朝造就了唐詩的藝術(shù)高度,唐詩印證了唐朝的輝煌。
唐朝有許多重臣名士都是文章寫得好而位極人臣,或常被后人提及,虞世南應該算其中的一位。他從558年到638年,歷經(jīng)南北朝、隋朝、唐朝,活了81歲,也算是德高壽長。《詠蟬》是典型的借物喻人之作,具有濃郁的象征色彩,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境界高遠。
首句“垂飲清露”,“”是古人結(jié)在頷下的帽帶的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故說“垂”,指代官宦。在一般人心目中,顯貴的身份地位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詩人筆下,卻把它們統(tǒng)一在“垂飲清露”的形象中。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鳴聲。為什么說連續(xù)不斷的蟬鳴聲是從枝葉稀疏的梧桐中傳出來的呢?這是因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種高貴而靈異的樹,傳說鸞鳳一類的鳥非梧桐不棲,詩人以蟬自比,則其鳴聲也就不同凡響。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全篇比興寄托的點睛之筆,是在前兩句的基礎上引發(fā)出的議論。蟬叫的聲音能夠傳很遠,很多人認為是藉助于秋風的傳送。詩人在這首詩里卻表達了別樣的看法,他認為正是由于“居高”聲音才傳得遠,那些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借助權(quán)勢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
正如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述:“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意思為:不必托高官的權(quán)勢,也不必借史家的言辭,名聲遠傳于后世。桀驁孤高的靈魂,不需要羈絆,更不需要像攀緣的凌霄花那樣,借他人的高枝來炫耀自己。于是,那一聲聲蟬鳴,不再是聒噪之音,而是文人氣骨的倔強之語。
同是詠蟬,虞世南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清高人語;駱賓王的“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的“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這三首詩都是唐代托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際、氣質(zhì)的不同,雖同樣工于比興寄托,卻呈現(xiàn)出殊異的面貌,構(gòu)成富有個性特征的藝術(shù)形象,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那一聲清脆的蟬鳴,落在你的心湖,又會漾起怎樣的漣漪?
(郭學萍,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南京市
鼓樓區(qū)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