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民發(fā)
《蘇東坡傳》以四卷文字寫出了北宋文豪蘇軾浮沉曲折、瀟灑清曠的一生。師生閱讀交流這本書,要在了解蘇軾一生的基礎上,通過品味語言,感受蘇軾在風雨浮沉中清曠的心態(tài)。在與六年級學生交流《蘇東坡傳》時,我設計了四條線索,由淺入深地穿插在課堂交流里,編織成一張閱讀交流的“網(wǎng)”,使得閱讀中的碎片化信息得以整合,交流討論中的聯(lián)系更緊密,使得蘇軾的形象在學生心中更加立體。
一、從閱讀體驗中交流一本書
閱讀體驗,是讀者閱讀一本書時與文本相互溝通、進行情感交流而產生的主觀感受、經(jīng)驗。讀者閱讀一本書,總是在不斷進行的閱讀行為中產生獨特的體驗。關注、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是進行閱讀交流的前提。
在閱讀交流時,我以“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調動學生的閱讀體驗,以“我們又能讀出怎樣的蘇軾呢”為主問題,設置三個板塊,引導學生認識蘇軾——
【教學鏡頭一】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師:你們知道黃樓、蘇堤、安樂坊分別是為什么而建,為誰而建嗎?
生:蘇軾為阻擋徐州的洪水建了黃樓,他是為百姓而建。
生:蘇軾建蘇堤是為了方便湖兩岸人民的行走,他為百姓建了蘇堤。
生:蘇軾建安樂坊是為了給窮苦百姓治病,他是為百姓建了安樂坊。
師:蘇軾心心念念想的都是百姓。這樣一個為百姓做實事的人值得紀念,值得為他建一座紀念館。可是這樣的紀念館要選在哪里才好呢?
【教學鏡頭二】一路清曠的貶謫翁
師:(出示蘇軾貶謫地圖)請你考慮“蘇軾紀念館”的選址,說說理由。
生:我選杭州,蘇軾在這里修建了蘇堤,整修了西湖。沒有他,我們哪里看得到西湖美景呢?
生:我覺得建在徐州好,當時黃河水患,蘇軾全力抗洪,那里的百姓應該最感激蘇軾。
生:儋州比較好,因為這里是蘇軾最后被貶謫的地方,他為這里的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師:一路坎坷,一路清曠,蘇軾總能以最豁達的心境排解心中愁悶,總能以最清麗的文字徜徉于天地山水之間。
“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一路清曠的貶謫翁”“文采斐然的大文豪”三個板塊的設置,使得學生能感知蘇軾的不同側面,進而對蘇軾有一個較為全面、立體的認識。在這三個板塊后,我還讓學生為蘇軾寫一份網(wǎng)頁介紹,利用學生對蘇軾的評價,引導學生對蘇軾進行自主解讀,將一般閱讀行為轉化為更個性化、更細致、專業(yè)的解讀行為。
【教學鏡頭三】網(wǎng)絡風云榜
師:請你為蘇軾寫一個個性化的網(wǎng)頁介紹,可以從林語堂的評價里選擇一方面,也可以是你自己讀出的一方面,要配上事例。
生:蘇軾是個樂天派,在被捕時還能安慰妻子,吟出“這回斷送老頭皮”的詩句。
生:蘇軾是個很幽默的人,他曾寫詩說陳慥妻子“河東獅吼”。
生:蘇軾是個美食家,他做出了美味的“東坡肉”。
……
學生在交流時,以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完成了由閱讀到解讀的過程,這一過程的轉變不僅加深了學生的閱讀體驗,而且也讓學生有了新的體驗的共生。由閱讀到解讀的過程促進了學生回歸文本的再閱讀。尊重閱讀體驗、調動閱讀體驗,是對學生閱讀生態(tài)的關注和重視,是閱讀交流的基礎。
二、從情境中開始一段懷念
《蘇東坡傳》閱讀難度較大,文言參半的文本特點、錯綜復雜的時代背景、底蘊深厚的文化背景、曲折浮沉的人生經(jīng)歷等都是兒童閱讀的障礙。如何用一種兒童能接受的方式聯(lián)系起他們的既有經(jīng)驗呢?在備課前,我以“你了解怎樣的蘇軾”為題和學生交流——
【教學鏡頭四】印象蘇東坡
師:你了解怎樣的蘇軾?
生:他是個大詩人,也寫過詞。
生:我們學過的《水調歌頭》就是他寫的,他還寫過很多有名的詩篇。
生:他做過很多好事,幫助窮苦的人治病,還疏通河道。
生:還把西湖建造得很漂亮,而且他很受百姓愛戴。
……
無論文學還是政治,蘇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這樣一位北宋文壇、政壇的巨擘,值得我們去懷念、紀念。我將“懷念、紀念”作為《蘇東坡傳》閱讀交流的切入點,創(chuàng)設出“蘇軾紀念館”的大情境,以“選址”和“網(wǎng)絡風云榜”為小情境,展開整本書的交流。
在“蘇軾紀念館”選址的問題上,學生的交流很積極:“我選四川眉州,蘇軾在這里出生,這里比較適合?!薄敖ㄔ邳S州比較好,蘇軾在這里寫下了許多千古名篇,比如《赤壁賦》等?!薄疤K軾最終在常州去世,這里比較適合建他的紀念館?!薄昂贾菔翘K軾的第二故鄉(xiāng),他在這里活得最暢快?!薄?/p>
交流產生于特定的情境,為“蘇軾紀念館”選址的情境創(chuàng)設,用易于理解、交流的典型場景,把學生的既有經(jīng)驗和閱讀體驗結合在一起,學生不僅在情境中緬懷了蘇軾,更在交流中升華了自己的閱讀體驗。
三、從語言中感知一種心態(tài)
讀《蘇東坡傳》,莫過于讀出蘇軾面對挫折與磨難時的豁達、曠達,蘇軾清風朗月般的瀟灑無不出于這樣的心態(tài)。為讓學生領略到蘇軾的精神內核,我在“蘇東坡紀念館”選址交流后這樣安排:
【教學鏡頭五】了解“清曠”
師:蘇軾的一生充滿坎坷,但他又是如何看待人生的坎坷呢?(出示蘇軾對子由說的話:“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師:你從這句話里讀出了什么?
生:蘇軾覺得普天下都是好人。
師:面對一路的挫折、艱辛、迫害,蘇軾說的是——
生: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師:讀出了什么?
生:這種困境中,蘇軾仍然能把所有人當好人,我讀出了他的闊達、善良。
生:他很豁達,能夠包容別人。
師:這樣的曠達,這樣的清曠,正是蘇軾一生的心性,這樣的曠達也藏在他的文字中。
【教學鏡頭六】思悟“清曠”
師:“蘇軾紀念館”里選哪首詞最能體現(xiàn)蘇軾的風骨呢?(生答略)
師:請你們圍繞這個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時,先讀蘇軾的三首詞,讀完后畫下最喜歡的句子,在小組內說說喜歡的理由。最后小組選出代表交流。
生:我喜歡“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句話,它寫出了蘇軾笑看人生風雨的豪情,最能體現(xiàn)他“清曠”的風格。
生:《密州出獵》里,蘇軾面對挫折還能“狂”,能看出蘇軾胸中的豪情、曠達。
……
在閱讀交流中,通過品味語言,學生了解、感受到蘇軾的“清曠”,在不斷誦讀語言的過程中感受到蘇軾超然的心境。閱讀交流,不能浮于表面空談,它只有植根于書中的文字才會有交流的活力。語言的品味,是閱讀交流從宏觀討論轉向微觀分析的過程,而回歸文本、品味語言則使得閱讀交流上升到新的高度。
四、從梯級設計中獲得思維攀升
閱讀交流要關注到兒童的認識水平,要以兒童視角去閱讀這本書,以兒童視角發(fā)現(xiàn)閱讀的障礙,建立起思維攀登的“梯子”,讓兒童在“梯子”的支撐中達到預期的學習、交流目標。
以理解蘇軾“一路坎坷”為例,學生在既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較難深刻理解蘇軾一生流徙的挫折與苦難。他們缺乏相應的時代背景、缺失與之相應的時代感受,在人生經(jīng)歷上也未達到能理解蘇軾困苦的水平。在此基礎上,我借鑒數(shù)學學科的坐標軸體系,為蘇軾的“一生”“一路”做了直觀的映射:
橫軸以時間線對照蘇軾的一生;縱軸以蘇軾去過的主要地方標示他坎坷的一路。學生在起伏的曲線中感受到蘇軾一生的顛沛流徙,加深了他們對蘇軾苦難的感受。坐標軸的圖示為學生理解蘇軾的一生提供了具象的“梯子”,學生在思維攀登中不斷加深自己的閱讀體驗。同樣,在理解“清曠”時,交流以兩個層次進行——了解“清曠”、思悟“清曠”——也是如此。
梯級設計更關注兒童,它使得兒童能夠在不斷幫扶下攀登更高的層次,獲得思維的攀升。針對《蘇東坡傳》的閱讀難度,更需要通過梯級設計讓學生慢慢進入書本、慢慢進入交流。梯級設計,讓兒童站在閱讀交流的正中央,它是在兒童立場上幫助兒童學習的工具。
充分被尊重的閱讀體驗、靈活運用的情境創(chuàng)設、涵泳有味的語言文字,兒童為主的梯級設計是成功進行閱讀交流的重要條件。閱讀交流在閱讀體驗中開始,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暢所欲言,在品味文字中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在梯級設計中提升閱讀思維。在閱讀體驗、情境創(chuàng)設、品味語言、梯級設計四條線索的交織中,閱讀有體驗,交流有積淀,學生在體驗、積淀中成長為有知識、有情懷、有思維、有能力的讀者。
(作者單位:南京市將軍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