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豐金
摘要:本文結合自主導學案教學實踐活動,就導學案的編寫、導學案在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和導學案與教輔資料的關系,談一點拙見。
關鍵詞:導學案;自主;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3-0060
2014年秋,筆者所在學校大力推行自主導學案教學模式,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運用導學案服務課堂教學,以期取得較好的教學實效,談一點拙見。
一、導學案的編寫
編寫導學案,是整個自主導學教學模式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教學實際過程中,由于時間、工作任務重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本學期,教學實際所使用的導學案,相當?shù)囊徊糠质悄脕碇髁x,或是簡單整改、或是課前匆忙編寫。這樣的學案用于教學,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事倍功半,既浪費了資源,又浪費了有效的教學時間。
結合實際教學活動,筆者認為,導學案的編寫:
1. 必須是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我校編寫的導學案,更多的是一人應對,缺乏集體智慧,質量不高。導學案編寫,應該要經(jīng)過備課組、教研組的深入研討,這樣才能集思廣益,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設置得更加完美。為了保證教學研討活動的開展,教研組活動室就顯得必要了。現(xiàn)行的年級組集體辦公,相當程度上沖擊了分學科組的教學研討活動的開展,使活動頻度、廣泛度、深入度大打折扣。
2. 必須是經(jīng)過教學實踐的反思性學案。經(jīng)過教學實踐活動,才能知道所編寫的導學案:是否符合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是否符合學情?是否有利于課堂教學展開?難度的把握?問題情境設置的合理性?問題的設置與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是否相關?是分為基礎知識和重難點突破分開編寫,還是逐點擊破更好……這一系列的問題,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才能發(fā)現(xiàn),通過反思活動,才能進一步完善。
3. 導學案不是每節(jié)課都適用。不是所有的學科、所有的課程內容都適用。比如,一些簡單的科普性課程內容,課本的編寫已經(jīng)很簡明扼要了,問題情境的設計、故事實例已經(jīng)很具有代表性了。我們再從課本上,把它挪到導學案上,就沒有那個必要了。這些內容完全可以通過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與學生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就像一群人聊天一樣,把問題和生活實例結合,學生明白即可。一些人文性、注重情感交流、思想啟迪與共鳴的學科如語文、歷史等,使用導學案進行問答式的知識梳理,必然會導致在人文關懷、情感交流、思想啟迪與共鳴方面弱化,使教學活動在人文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培養(yǎng)等方面不能實現(xiàn)較好的教學實效,從而產(chǎn)生另外一種“填鴨式”教育。但在數(shù)學、物理等學科教學方面,由于注重的是邏輯思維能力,編寫適當?shù)膶W案,進行一定的自主導學教學,是可以的。
4. 導學案具體內容因課程內容應有所變化。現(xiàn)行的教育還是應試教育,只要高考不改革,那么無論哪種教學模式,最終其成果的檢測,都不能逃避高考成績的檢測。推進自主導學,最終還是要提高學生的生存技能之一“應試技能”。所以,導學案的編寫,不僅需要考慮課程標準,更要考慮高考考綱,高考考什么,我們就重視什么。結合高中生物課程內容,如果考點課本上均已覆蓋,我們所編寫的導學案應該就具有知識梳理性,把知識的條理清晰的展現(xiàn)出來,便于學生認知理解,如“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和化合物”的導學案。如果考點是由基本內容拓展、延伸出來的,那么,我們編寫的導學案也就應該側重于對基礎知識的拓展。如“光合作用”的導學案。
二、導學案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
關于導學案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很多人把它過分的高估,認為一紙導學案,就可以取代教師,就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讓所有的學生取得較高的學習成果。結合實踐活動,筆者認為:
1. 不同的課程內容,需要不同的導學案。有些導學案發(fā)揮的作用,就是課前知識梳理,而有些導學案不僅僅要求雙基過關,還要將拓展出來的考點,以問題形式、補充知識形式或是其它形式展示出來,引發(fā)學生產(chǎn)生疑問,埋下課堂教學研討的伏筆。
2. 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不同的導學案。不同的學校,學生生源有差異;同一學校,學生學習成績也有很大差異;各校一般都推行因材施教,分層次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有差異,那么就不可能一紙導學案,用于全體學生,應該要結合學生的學情。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導學案要發(fā)揮鞏固雙基,智能提升的作用;對于底子差的的學生,導學案要起到夯實基礎的作用。
3. 沒有自主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學生,一定程度上說,就不需要導學案,他們更需要的是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一紙導學案,不能替代德育和養(yǎng)成教育的缺失。如果學生基礎差、底子薄、養(yǎng)成習慣不好,而教師隊伍是優(yōu)秀的團隊,那么發(fā)揮優(yōu)秀團隊的引領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大幅度模仿學習那就顯得更為重要。
三、導學案與教輔資料的關系
本學期,平時課前所發(fā)單頁的導學案,上課時就已不見,過幾天就徹底不見,到學期末,學生手中的導學案已所剩無幾,而課本、同步教輔資料上一片空白。由于學期內課時有限,沒有足夠的自習時間給學生完成導學案,很多學生反映,晚上挑燈夜戰(zhàn)到12點以后,仍不能完成9科的導學案,不得不疲于應付或是抄襲,從而使導學案喪失作用。
導學案實際上也就是一種教輔資料,筆者認為,用好一本教輔資料,遠比濫用多種教輔資料,對學生的學習幫助更大。事實上,我們之前所使用的教輔資料,在一定程度上說,其實際上發(fā)揮的就是“導學案”的作用,只是沒有取名叫“自主導學案”。每一種資料,都會涉及“雙基過關”“智能提升”“重難點突破”“練習檢測”“課時作業(yè)”等,和現(xiàn)行各校自主編寫導學案相比,經(jīng)過專業(yè)團隊長期專研編撰的教輔,其優(yōu)點更多。只是,各校學生、教師有差異,學情不同,所以,從實用性上因學情差異而略有不同,這需要教師結合學情做出區(qū)別化學習要求。
就長遠來看,我們可以用心去做,把自主導學案發(fā)展為符合校情特色的教輔資料。我們也可以借鑒優(yōu)秀教輔資源,分類加以使用。
(作者單位:陜西省安康江北高中 7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