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明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提倡的學習方式之一,已被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閱讀是一種個人行為,但因為學生成長環(huán)境和自身條件的不同,通過小組合作,可以讓學生的閱讀意愿更主動,閱讀內容更廣泛,閱讀體驗更全面,閱讀思想更深刻,閱讀過程更有趣。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需要小組合作的加持。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小組合作
作為新課程提倡的學習方式之一,我們常常可以在課堂上看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情境。有人會問:閱讀是一種個人行為,為什么要合作?下面筆者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例,談談小組合作閱讀的必要性。
一、小組合作,讓閱讀意愿更主動
通過和部分學生的聊天得知,有時他們所感興趣的東西,不見得就是自己真心喜歡的,只是最近流行,大家都在談論,如果自己不參與,就顯得落伍了,沒有共同語言了。這就是初中生從眾心理的體現(xiàn)。從眾行為既然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它必然要支配和調節(jié)人的思想和行為,也就可以用于學校的教育工作。教師可以利用它的正效應,強化正確思想宣傳,加強行為指導,使良好的行為固化為定勢,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比如閱讀,就是這樣。
學生因為成長環(huán)境和自身條件導致不喜歡閱讀,但可以通過營造閱讀的環(huán)境促其改變。班級是學生成長的搖籃,一個有閱讀氛圍的群體容易引發(fā)全體人員的從眾行為。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形成有關閱讀的班級輿論,對個體學生的思想、行為產生影響,促使其與班級取得一致。這種類似于物理學上“共振效應”的話題共鳴,往往會有意外的收獲。
小組合作閱讀的目的就在于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教師可根據(jù)學情將班級分為不同的小組,每組里都有領頭羊和中堅力量。在小組六人左右的范圍內,更容易激發(fā)組內成員的閱讀意愿。
筆者在執(zhí)教初二上半學期時,堅持利用閱讀課時間帶學生到閱覽室、圖書館讀書,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座,帶好閱讀記錄本隨時摘抄記錄,之后在班級文化墻“推薦閱讀”板塊寫下關鍵詞及推薦理由。另由小組推選代表,上臺演講,全班分享。
二、小組合作,讓閱讀內容更廣泛
學生因自身生理及心理特點的迥異,閱讀意愿也不盡相同。小組內部成員往往各有所愛,從閱讀類型來講,有的喜歡小說,有的喜歡散文,有的喜歡針砭時事的雜文隨筆等。《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以下簡稱《課標》)提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薄熬拍暾n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p>
一個人的閱讀面是有局限的,小組合作閱讀就可以進行“擴容”。比如男生對充滿熱血精神的、武俠類的書籍可能更感興趣,小組內的男生成員聲情并茂地講演《水滸傳》《射雕英雄傳》等故事,就會改變女生認為這些書籍只有打打殺殺、腥風血雨的偏頗觀點,帶動女生成員對書籍的了解及對相關作者其他作品的閱讀興趣。筆者班里就有一個語言表達能力強、表現(xiàn)欲充分又不怯場的男生,在小組交流過程中脫穎而出,他在講《西游記》《水滸傳》的時候很有自己的風格,引得全班都聽得津津有味。
三、小組合作,讓閱讀體驗更全面
小組合作閱讀就是利用閱讀過程中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也就是學生智慧火花的碰撞,來促進學生閱讀。美國國家教育實驗中心有這樣一個報告:閱讀24小時之后知識的鞏固率為20%;而調動各種感官獲得知識,24小時以后,知識的鞏固率要上升到30%;交流、合作、討論之后,知識的鞏固率更是能達到50%。
《課標》指出,要讓初中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從閱讀角度來講,有的學生擅長把握情節(jié),有的擅長剖析人物形象,有的擅長揣摩文字,有的擅長表達。因此,通過小組合作,能讓學生的閱讀體驗更全面。
筆者班中有不少學生還是比較懵懂頑劣的,對一個故事或整本書的解讀往往粗淺而零碎。以課本中的文本閱讀為例,如對《偉人細胞》中賈里人物形象的賞析,學生往往僅從某個詞句出發(fā)就做出定論,其觀點通常是片面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小組不同成員的視角不同,通過合作探討交流,互相補充,就能歸納出更為全面的認知:要從多方面來考察一個人。加上這是學生自主獲得的知識,因此記憶更加深刻。
四、小組合作,讓閱讀思想更深刻
從筆者已經推行的小組合作閱讀實踐中可見,一部分學生還是比較有思想的,他們能在概述情節(jié)的時候點評人物,加入自己的看法;考察班內其他同學的形式也比較多樣,基礎性質的填空題、簡答題,融會貫通的選擇題和各抒己見的主觀論述題,應有盡有,基本覆蓋班內閱讀水平的各個層次,以生帶生的閱讀成果還是比較有效的。
比如在交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部第九章的內容時,有學生問道:“達雅變成了布爾什維克,保爾為什么非常高興?”其他同學回答道:“她是保爾的妻子,是一個在家里受氣的女孩子,是保爾領她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能成為布爾什維克,保爾當然會非常高興?!碧釂柕膶W生補充了他的想法,他覺得,這一情節(jié)更側重體現(xiàn)的是保爾這樣的布爾什維克對群眾的影響之大,他們也許身殘但依舊志堅,經歷了重重困難依舊能到需要他們的地方去。像保爾,就是在那么不利的情況下,成功改造了達雅,下了火線,在平凡生活中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這無疑讓保爾布爾什維克的形象更加高大,這也是作者希望的。但這種高興,卻可能少了一個丈夫對妻子的那種角度立場,這段感情是特定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卻不見得是一場幸福的婚姻。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筆者作為教師,聽到這樣有深度的發(fā)言非常意外,給予了肯定,整個過程中臺下學生聽得有滋有味的畫面也讓筆者深感欣慰。
五、小組合作,讓閱讀過程更有趣
對于一個會讀書的人來說,一個人的閱讀可能更有味兒,但并非全部初中生都是如此。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學生之間的閱讀存在明顯差異,有些學生生性好動,無法完全靜下來長時間閱讀,或者看什么書都草草了事,覺得沒勁。而這些有差異的學生之間的相互感染,往往是全方位的,較少有心理障礙,其力度有時還勝過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這些影響在共同的學習目標下和有組織的小組合作活動中更能體現(xiàn)。
在多次帶領學生到閱覽室、圖書館閱讀之后,筆者發(fā)現(xiàn)一部分學生愛讀課外書,懂得了不少知識;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只看漫畫,對于純文字的讀本甚少觸碰,收效不大,原因主要在于他們孤立地讀書,有一定的閱讀障礙,缺少了同伴間的相互“切磋”、相互合作。于是,筆者讓學優(yōu)生牽頭,組織進行精彩紛呈的分享活動。分享的形式是多樣的,除了傳統(tǒng)的書目推薦,還可以是線路圖繪制、人物形象繪畫,以及一些具備挑戰(zhàn)性和開放性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有一定的探索和討論的價值。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總體表現(xiàn)為獎勵依據(jù)的學習方式,容易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爭先的斗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點,在小組合作閱讀中同樣有效。小組合作閱讀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人人參與閱讀,人人體驗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樂趣,通過合作,營造“眾樂樂”且各有收獲的學習氛圍。
小組合作閱讀的形式也不一定就是固定地圍坐在一起介紹、討論,它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可以讓學生在組內自己分配角色進行文本表演,還可以把學習任務提前布置給小組,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并結合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有效的信息深加工,然后放至全班演說,交流。這樣,小組合作閱讀就會更為靈活有趣,能更多方面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能力。
小組合作閱讀是為了讓學生變“苦讀”為“樂讀”,變“死讀”為“會讀”。在時代呼喚“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通過小組合作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及閱讀素養(yǎng),值得一試。
(責任編輯:韓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