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閱讀可以增強語感、積累知識點,同時,也可以形成跨文化意識。但是,有很多的中學英語閱讀模式并沒有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把閱讀教學和精讀教學冗雜在一起,照本宣科,不但沒有一點知識面的加深,還將許多的深層次的含義都忽略了,總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就會失去興趣,從而感到無聊走神的現(xiàn)象,閱讀課也就失去了作用。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開放性;探究式
【作者簡介】張盛,六安市輕工中學。
引言
閱讀是我國中學生學習新知識、了解世界文化、提高語言溝通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我國中學英語教學的主要方式之一。閱讀不僅僅可以增長自己的閱歷,還會提高自己內在的文化修養(yǎng),鍛煉自己的表達等諸多能力。讓學生們學會閱讀是中學英語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之一,這種教學還可以增強自己閱讀能力,找到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從而使自己正真的掌握這門語言,并最終達到如同母語一般的熟練,且運用自如。
一、探究式學習與閱讀教學的關系
眾所周知,引導并開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使學生學會學習,愛上學習,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體系進行高效率的學習,減少無用功的發(fā)生。毋庸置疑,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的語言表達技能,要打破原母語的思維定式,鍛煉自己的腦力,觀察并辨別出語言的不同之處,創(chuàng)新自己的想法,充分利用每一個學生的大腦,使其產(chǎn)生基礎的創(chuàng)造力,讓中學生充分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培養(yǎng)其愛國意識,了解世界的發(fā)展方向,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人教版新課標教材曾經(jīng)在教學目標中提出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的語言能力進一步提升,國際視野更加寬廣,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使命感更加強烈,為他們的未來打下良好基礎。
探究性學習,是指在老師的幫助下,獨立探索并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獲得新的能力和學習新的知識。創(chuàng)造性學習相比于舊的學習方式,是一種主動地探究性學習方式。目的在于改變原有的被動接受,成為主動探索的過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種獲取知識的方式方法并加以深層次的運用的機會。讓學生們形成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體現(xiàn)主動、積極、探索和合作的精神,促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的同時,各個方面也得到全面發(fā)展。讓學生積極地參加英語的交流活動和主題派對,讓他們有親身探索和研究的體會;培養(yǎng)善于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自己責任心和榮譽感,學會共享經(jīng)驗并與同學合作共同完成任務,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偏重講解性,忽略人本性。課上以老師為主,教師普遍存在一種現(xiàn)象就是從頭講到尾,學生互動少,沒有自主性,過度的依賴老師,喪失了自己本身的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能力,學生就變成了一個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
2.偏重內容性,忽略文化性。教學方法體系過于老舊,因為應付考試,所以過于形式性,老師在講解的時候,過于重視語法、詞匯和短語,而忽略了整篇文章的結構語句意境,使那種文化符號化,失去了探究其內涵的機會,失去了語言原有的魅力,讓學生難以領會文化的內在美。
3.偏重個體性,忽略開放性。許多老師只關注學習好的同學,而忽略了整體同學?;?、合作共贏的學習氛圍是需要靠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的,應該更多的關注同學們的整體學習情況,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渴望。需要注意的是,閱讀教育課堂應該是互動的、集體性的探究平臺。
4.偏重單一性,忽略多樣性。老師對英語教學的研究不夠透徹,教學方法過于陳舊老套,教學無效率,無法闡明篇章的原本意義,無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無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導致提高閱讀能力十分困難。
三、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改革實施方略
1.朗讀激興策略。盡量采用更加真實的英國原版閱讀教材,讓語言原汁原味地呈現(xiàn)。這樣,學生才會設身處地的感覺自己置身于語言文化之中,領略其獨特的魅力。老師可以分配朗讀任務,讓學生們有節(jié)奏的、抑揚頓挫的有感情的大聲朗讀出來,以增強學生的語感。
2.問題帶動策略。在學生朗讀的同時,老師可以就本篇文章,提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一些需要通過深層次的思考并鏈接上下文以后才可以發(fā)現(xiàn)的問題,借此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促使學生去認真的思考,激發(fā)他們對問題的求知欲,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3.翻譯助讀策略。在閱讀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難以弄懂的句子,因為是原汁原味的文章,這些句子或許只有那些學習高手才能懂得,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去共同探討、請教。為了方便記憶,可以用母語加以輔助,增強記憶,以免對句子的原意發(fā)生曲解,從而發(fā)生理解性偏差。
四、結束語
中學英語閱讀教學說到底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英語這門語言,并在學會之后在加以運用。學生要學會思考,尋找學習英語的便捷方法,加強交流。在課堂上應該讓學生打開思維的枷鎖,放飛自我,讓全體師生互幫互助,在交流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創(chuàng)新,課堂的創(chuàng)新,學習的創(chuàng)新。讓老師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樂趣,養(yǎng)成樂學、好學的習慣。
參考文獻:
[1]劉慧,韓小迪.農(nóng)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及反思[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