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下,口語交際、閱讀和寫作構成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其中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對學生進入中學的語文學習乃至高素質(zhì)人才的培養(yǎng)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研讀新課標,加強對寫作教學方法的研究,明確小學階段對寫作教學的要求,提升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學會寫作方法,提高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中段;語文教學;寫作能力
一、 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表現(xiàn)為人對某種活動的愛好,每個人對周圍事物都存在著一定的興趣,小學生也不例外。但是就目前的整體教學情況看來,許多小學生對作文毫無興趣。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不能很好地將他們的興趣自然順利地轉變?yōu)楸磉_的欲望,特別是書面表達欲望。小學作文教學模式化、簡單化由來已久,提起作文不少學生就頭痛。因此,培養(yǎng)興趣是寫作的前提。這些孩子對寫作不感興趣,是寫作能力難以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沒有興趣,厭煩寫作,害怕寫作,怎么能提高寫作能力?因此要改變這一現(xiàn)象,教師應經(jīng)常舉行一些作品展示會,讓學生展示自己作品,學生的辛勤勞動得到應有的肯定和鼓勵,肯定會更加用心寫作。假如課堂里有些時間是給學生相互交流自己寫的作文,分享觀點,讓他們能在同學中身上獲得經(jīng)驗教訓,取長補短,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二、 以課文知識為依托,架構現(xiàn)實生活與作文的平臺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斷更新,課文內(nèi)容也越來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缎W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寫作的要求:“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續(xù)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目前,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文章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有話想要說,有感受想寫。語文教師這時應該有審時度勢的能力,對課堂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應該能夠適時改變,有意識地較強語文課堂、文本越作文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學習《兒子的采訪》時,教師可通過分析“兒子采訪爸爸的夢想是什么?爸爸告訴他自己有三個愿望:第一個是吃得下飯;第二個是睡得著覺;第三個是笑得出來。”讓學生感受到平凡的舉動中深沉偉大的父愛,并且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回顧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點滴,體味在日常細小瑣碎事情背后的父母深情,激發(fā)學生對父母的崇敬愛戴感激之情。如果教師能及時抓住這一機會,讓學生寫寫《我眼中的爸爸》,學生會因為心中有情,而興趣大增。即使生活中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發(fā)生過,但是一篇篇充滿了真情實感,感人肺腑的文章卻應運而生。
三、 課外閱讀,夯實基礎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生活是文章的基礎,學生在個人生活里所接觸到的,在閱讀中體會到的,必然都對學生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潛移默化的作用,有目的地開展社會實踐,更能突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的思維才能產(chǎn)生飛躍,獲得的思想情感能刻骨銘心。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讀書如采蜜一樣,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有限的課內(nèi)閱讀,必然導致學生孤陋而寡聞和思維的凝滯。因而,要拓寬閱讀渠道,向課外閱讀開放,努力創(chuàng)設條件,優(yōu)化習作氛圍,充分發(fā)揮圖書館、閱覽室和網(wǎng)絡的作用,建立班級圖書柜,動員學生訂報刊,鼓勵學生博覽群書,做好閱讀筆記和剪貼工作,使學生接受大量的書本外的知識和信息,豐富詞匯,夯實寫作基礎,從而大大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 多積累,為寫作積累素材
要寫好作文,語言材料是寫作文章的建筑材料,積累語言材料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到哪里去積累呢?我們要告訴學生要善于積累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那些富有表現(xiàn)力的字、詞、句、段要積累。除此之外,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清文章寫作思路,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注意語言的積累。要賦予語言生活氣息,要能把語言還原于生活,發(fā)表一定的見解;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自己喜歡的語段敘述出來,并注意運用語段中的一些詞語。語言材料積累得多了,猶如整裝待發(fā)的士兵,寫作時才能文思敏捷,才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五、 多思考,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我們要把生活和作文統(tǒng)一起來。引導學生多觀察、勤思考,學會閱讀生活、閱讀社會,讀無字書,多作情景作文、生活作文,堅持寫日記。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必需,成長的必需。寫作必須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有源頭活水。日常飲食起居、鄰里親情、迎來送往、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寫作的材料。另外,鄰里糾紛,市井吵鬧,街頭巷尾,商場一隅,都市風情,田園野趣,大院清晨,夕陽西下……都可以成為寫作的材料,這些材料我們的學生都經(jīng)歷過,可以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了解生活的意義,為學生們的寫作打好基礎。
六、 讓學生感受生活,發(fā)現(xiàn)素材
寫作離不開生活,這是無數(shù)優(yōu)秀作品之所以深入人心的重要原因。就小學生寫作教學而言,教師不僅需要教會他們寫作的技巧,更需要教會他們?nèi)绾螐纳钪腥〔?,如何為自己的?chuàng)作尋找源泉。同時,來源于生活的素材有益于學生開闊思路,而觀察生活、記錄生活則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觸動學生的寫作意愿。
例如,某天下雪,學生們?nèi)嗽诮淌依镄膮s在外面時,老師不應批評學生,也不要強迫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里,反而可以利用雪帶給學生們的歡樂,進行實踐教學: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帶學生們出去好好玩一下。等回到教室后,問問學生的感受并讓他們自己命題寫一篇作文。相信親自體驗過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流露出的真情實感會比生搬硬套來得更加動人。同樣,這種方法也為學生尋找寫作思路、積累寫作素材提供了參考。學生通過這樣的語言表達體會到寫作的成就感,也有利于提高以后的寫作教學成效。
七、 總結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注重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要不斷改革和提升自己的寫作教學方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革新教育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基本文學素養(yǎng)、閱讀能力、語言組織能力,逐步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秀文.議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途徑[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04).
[2]林永雙.如何指導小學生提高寫作能力[J].考試周刊,2011(06).
作者簡介:
曾凱,四川省達州市,四川省達州市渠縣三匯鎮(zhèn)第六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