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蘭
[摘 要]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取獨特有效的教學形式來激發(fā)課堂教學中的快樂因子,把課堂營造成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在快樂課堂的構建中展示初中勞技學習的樂趣。基于教學經驗及反思得出:營造和諧發(fā)展的課堂氛圍和生成積極自主的活力課堂,能夠提高勞動與技術課堂的幸福指數(shù)。
[關鍵詞]體驗;樂趣;勞技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15-0077-02
新教育理念的深入實踐,要求教師應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取獨特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課堂教學中的快樂因子,把課堂營造成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在快樂課堂構建中展示初中勞技學習的樂趣。如何讓課堂充滿人文關懷、成為培育人才的地方,如何提升勞技課堂的幸福指數(shù)呢?筆者鑒于教育教學經驗及在教學過程中的感受和反思,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尊重與信任,誘發(fā)快樂學習
情感認知是學生內在認知技能提升的基礎,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逐步進行對教學內容的講授,在良好的交流環(huán)境中促進學生能力與思維的同步發(fā)展。
如在《衍紙賀卡的制作》教學展評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對學生說我很喜歡看《我為歌狂》這個節(jié)目,特別是當選手進行決賽時,會對評委和觀眾說一些心里話,為之后的評選拉票,希望自己不被淘汰,這一環(huán)節(jié)特感人。不出所料,很多學生對此很感興趣,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他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為本節(jié)課教學的開展營造了輕松的氛圍。隨后我又鄭重地告訴學生:“我們今天要模仿這個節(jié)目中自我展示的環(huán)節(jié),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解讀,努力為作品拉分,爭取拉到更多的票?!痹谡麄€教學過程中,我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之能夠快樂地學習并且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從而提高了上課的效率。
教師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輔助者,除了要教學生學知識,同時,也應該成為一個傾聽者,嘗試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打破學生害怕、畏懼教師的心理。例如,經常與學生一起討論喜歡的動漫人物、手工制作技巧等,都可以作為教師與學生溝通的話題。同時,教師應給予學生關心、愛護,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愛,提高對教師的信任,這也是構建民主課堂的必要條件。如,教師可耐心指導學生進行課堂實踐,細心幫助學生解決知識學習中的困惑,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會逐步使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
二、贊揚與激勵,提高課堂參與度
“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在課堂上要強化師愛的作用,將贊美和鼓勵帶進課堂。學生在學習時常抱有不同的態(tài)度,也會有各種復雜的內心感受,若順利完成任務會感到滿意、愉快,學習失敗則會感到痛苦。當一個人失去了自信心,產生自卑感時,就不能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樂趣,由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善于從學生感興趣的角度將被動課堂學習轉變?yōu)橹鲃訁⑴c,提高學生的課堂實踐參與度。
在《衍紙賀卡的制作》一課中,有一組學生由于作品有缺陷,小組代表不肯自我展示,覺得丟臉。這時,我積極鼓勵他們:“完成一個作品不只是為了結果,過程中的表現(xiàn)也很重要。你們組在制作過程中,態(tài)度非常端正,合作很到位,安全衛(wèi)生工作做得也很好,正因為組員嚴謹細致,才沒有及時完成任務?!痹谧晕艺故緯r,我要求他們發(fā)掘自己作品的優(yōu)點,雖然沒完成,但是衍紙基礎造型做得很好。于是他們組根據(jù)自己制作的蜻蜓、花朵、云朵等衍紙基礎造型組成的美麗圖畫,用一首歌曲《晚霞中的紅蜻蜓》,唱出了他們組的賀卡裝飾設計內涵。組員們激動萬分,每個人都流露出開心的表情。他們在展示過程中,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贏得了贊美的掌聲,大家體會到了“失敗”也能成為一種美。該組的精彩表現(xiàn)讓下一組不甘示弱,他們用“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詩句展現(xiàn)作品紅花和綠草間的關系,突出了作品設計的思想內涵。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逐步形成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課堂參與度。
三、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不但是學生學習理論的過程,同樣也是學生審美情趣、認知水平逐步提升的過程,因此,教師的教學過程應盡量從實際入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探究,達到優(yōu)化教學的效果,使課堂實踐得到增強。所以,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是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全面發(fā)展的基礎。
以《花籃的編制》課程為例,教師首先可為學生展示幾個編制作品,然后在課堂中主動為學生演示花籃編制的過程。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能力,在課堂中教師可拿出易拉罐、彩色紙片、紙盒子三種物品,讓學生進行自由制作。此時,有的學生提議:“老師,我們來分組比賽怎么樣?”教師則借助學生的這一提議,在班級中開展花籃制作比賽,最后師生共同進行評價。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從學生的趣味點入手,結合學生給予的建議,開展課堂教學內容的場景性引導。教師的教學場景設計沒有刻意進行課堂安排,而是始終保障課堂教學情境與教學內容、學生需求緊密結合,這是創(chuàng)建有效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的體現(xiàn)。由此可見,打造快樂的勞動技術課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樂于學習,課堂彰顯出生命的活力。
四、關注交往溝通,師生友好合作
勞動技術課堂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審美、認知、創(chuàng)造能力的實踐途徑,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需求視角出發(fā),進行進一步實踐。
良好的教學效果取決于師生之間的交往。教師要善于利用師生學習互動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好快樂教學的引導。結合相關理論來解析這一實踐過程,就是要營造更加富有創(chuàng)意性、綜合性的課堂教學氛圍,增加課堂教學時學生與教師互動的空間?;蛘呖梢詫⑵淅斫鉃?,不斷進行教學工作的綜合探索,逐步引導教師形成有計劃、有目的的課堂交流方式。
例如,勞動技術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進行學習趨向的表達,從學生對勞動技術的理解上,逐步引導其對課程內容認知深度的提升,這樣,教師與學生的溝通過程,就變成了教師結合學生學習需求,做好學科教學計劃的過程。從這一層面上看,關注學生與教師的溝通,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構建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快樂課堂教學工作能夠推進的前提條件。
同時,教師的教學實踐,必須是具有價值的交流與互動,使溝通成為教師教學的過渡。如教學《印章鐫刻》一課時,教師讓學生觀察“我今天穿的T恤有什么特點?”學生發(fā)現(xiàn)教師今天穿的T恤上印有“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的圖案,教師讓學生解析其蘊含的意義和篆刻手法。然后讓學生介紹自己用過的印章,大家討論得非常激烈,各組代表積極上臺交流討論結果。案例中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與教師的交流過程,也是學生能力逐步提高的過程。
總之,快樂教學法的實踐,就是要通過有效的教學引導,將“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變?yōu)楝F(xiàn)實,因此,快樂教學在勞動技術課中的運用,不僅是激發(f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途徑,也是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實踐能力的重要渠道,是新時期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的代表。
[ 參 考 文 獻 ]
[1] 韓獻芬.談快樂教學法[J].科技信息,2009(12).
[2] 勞本信.談談快樂教學法[J].職教論壇,2004(23).
[3] 許鳳仙.試論“快樂教學法”與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0(2).
[4] 王海玲.快樂教學淺議[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1994(3).
(責任編輯 諾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