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昆
(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學院,廣東 佛山 528333)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在順應國際經濟形勢發(fā)展需要的背景下,提出了“市場多元化”、“以質取勝”、“大經貿”和“科技興貿”四大外貿發(fā)展戰(zhàn)略,實現了推動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的目標[1]。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國際分工越發(fā)細化,我國外貿發(fā)展遇到挑戰(zhàn),而且外貿形勢嚴峻。鑒于此,國務院公布《關于促進外貿回穩(wěn)向好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指出加大對外貿新業(yè)態(tài)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跨境電子商務??缇畴娚膛c傳統(tǒng)國際貿易相比具有便捷、個性化等明顯優(yōu)勢,逐漸成為外貿的一個新增長點,并催生大量懂現代信息技術的人才需求。據統(tǒng)計,外貿企業(yè)青睞的新型外貿專業(yè)人才應具備“外語+外貿+跨境電商平臺操作”的能力[2]。移動計算技術及各類移動智能設備的發(fā)展與廣泛應用為培養(yǎng)外語外貿人才提供了機遇,本研究以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貿英語專業(yè)為例,探索如何利用移動學習與教學評價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進而更好地培養(yǎng)適合企業(yè)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筆者此前已進行學習工具的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學生擁有智能手機的比例為100%,擁有筆記本電腦的比例約為98%,擁有平板電腦的比例約為3%?;诖?,本研究將以移動學習的方式開展教學,并通過實驗的方式探討以下問題:
1)如何開展移動學習教學與教學評價?
2)通過實施新教學方法能否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
3)通過實施新教學方法能否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實驗對象是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2016級外貿英語專業(yè)學生。本研究隨機選取四個班作為研究對象,總共162名學生,其中兩個班(以下簡稱A班,B班)是研究團隊其中一名教師的授課學生,另外兩個班(以下簡稱C班,D班)是研究團隊外一名教師的授課學生。筆者選擇A班40人和C班41人作為實驗班,采取移動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把B班42人及D班39人作為控制班只接受常規(guī)的教學,即沒有采取移動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
1)問卷調查。以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高考英語成績、英語學習動機水平以及對移動學習的接受程度。問卷內容設計上借鑒秦曉晴的變量設計的方法,從目標目的、效價評估等方面調查收集學生的信息[3]。本問卷采用李克特(Likert-scale)五級量表計分,1=非常反對,2=反對,3=既不贊同也不反對,4=贊同,5=非常贊同。
2)課程教學。課程教學的時長為32學時。對實驗班實施移動學習與教學評價相結合的教學,而控制班沒有實施移動學習與教學評價相結合的教學。移動學習的內容來源于本研究團隊自主研發(fā)的英語教學資源庫。教師與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設備等多種途徑進入資源庫進行學習。教師在上課前通過移動設備進入教學資源庫的網頁版,向學生下達課前學習任務指令。上課當天,教師向學生下達作業(yè)指令。課后教師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設備批改學生提交的作業(yè),并把評價結果反饋學生。此外,教師能在學習任務進行期間隨時跟蹤檢查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并與學生互動,解答學生的疑問。學生在上課前通過移動設備進入教學資源庫的網頁版接收教師的指令,在完成任務后按照規(guī)定時間上傳提交至教學資源庫,而且能在教師批改完后第一時間得到結果反饋。此外,教師設定學生互評的時間為作業(yè)提交截止時間前兩天,以便于學生修改。評價方式是向自己的結對同學的作業(yè)給予書面評價并提出建議,每個學生必須完成兩次以上互評。教學過程中,教師發(fā)布的任務信息,學生的任務提交情況及評價結果都被系統(tǒng)記錄并保存下來。
3)測試檢驗。實驗后對學生進行試卷測試,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并再次以問卷的形式調查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水平的變化情況以及對移動學習教學方法的接受程度。測試試卷選自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三級試卷庫,試題內容包括四個部分。學習動機水平調查的問卷與方法與第一次一致。
4.)訪談。在實驗結束后對受試學生進行訪談,詳細了解并記錄學生對移動學習的教學內容、實施方式及評價體系的意見和建議,以此作為定量研究的補充材料。
本研究通過實驗方式探索如何利用移動學習開展外貿英語教學,并與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評價相結合,進而分析學生的學習動機變化。結果顯示新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動機水平產生積極影響。表1顯示,實驗前,實驗班與控制班學習動機的每一個方面的差異都不顯著(P值均大于0.05),說明兩個班在實驗前動機水平基本一致。表2顯示,實驗后的實驗班與控制班的動機水平出現了顯著差異(P值均小于0.05)。這說明新教學方法的實施能提高實驗班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也符合學生的學習期望。
表1 實驗前動機水平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
表2 實驗后動機水平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
表3以更直觀的方式展示實驗前后實驗班的學習動機水平變化結果。實驗后每一個項目的均值都優(yōu)于實驗前的均值,而且差異顯著(P值均小于0.05),由此證明以移動學習的方式開展外貿英語教學及在教學過程中實施的教學評價能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通過觀察發(fā)現,在實驗后期實驗班的學生展現出積極的變化:課堂參與度有提高,提問與回答的人數都在增加,課下與教師面對面探討專業(yè)問題的學生人數也在增多;作業(yè)里的錯誤率在下降,語法、拼寫之類的錯誤很少出現,自我檢查的習慣在逐步形成;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反饋時間在縮短,絕大部分學生在教師給予評價后兩天之內有反饋,不少學生能繼續(xù)與教師進行互動,不斷修改自己的作業(yè);學生互評的內容更具體,學生之間對作業(yè)的評價從簡單的一句話逐步延長至一段話,而且能從專業(yè)的角度給對方提出實質性建議。以上觀察的結果從事實的角度證明了表3數據結果的合理性。
表3 實驗前后實驗班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
表4顯示實驗班與控制班的英語高考成績的平均分分別是94.17與94.09,差異不顯著(P值大于0.05),說明兩個班的英語水平接近。實驗后,實驗班與控制班的平均成績出現顯著差異(P值小于0.05),分別是71.69與66.74,而且實驗班的平均成績明顯優(yōu)于控制班。由此可以說明實施移動學習與教學評價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而且提高的效率明顯高于沒有實施新教學方法的控制班。
表4 實驗前后學習成績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
測試結束后,筆者隨機抽取實驗班的學生進行訪談。通過訪談得知學生對實施移動學習及學生互評的教學方法持肯定態(tài)度,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學習興趣更濃厚。由于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移動設備的廣泛使用,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智能手機是教學的方向。移動學習正是“投其所好”的大膽嘗試。實踐證明,學生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而且認為學習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行為。第二,學習目標更明確。學生通過教師的評價及同學互評知道自己學習的缺陷,進而有助于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并為之努力。第三,學習效果更突出。移動學習的特點是學習不受時空的限制,學生不僅可以隨時隨地做作業(yè)、完成任務,而且可以查閱教師以及同學對自己的評價,甚至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可以實時互動,這樣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豐富學習策略,降低學習焦慮,及時糾正與改進錯誤,而且形成長效記憶。學生認為學生之間的互評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因此,學生建議開放互評的時間適當延長,互評的標準可更細化。
外貿人才的培養(yǎng)必須滿足當今時代的行業(yè)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既要教授外貿專業(yè)知識,又要融入現代信息技術,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實現教、學與就業(yè)三贏的目標。第一,做好教學頂層設計。教師應充分了解外貿行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外貿行業(yè)對人才的新要求,并體現在教學大綱的制定與執(zhí)行中。教學資源庫建設遵循“面向社會、針對崗位、突出能力、持續(xù)發(fā)展”的宗旨,以崗位技能為主線,以職場活動為情景而編寫,專門針對外貿學生實際需求。教學過程中做好信息反饋收集以便不斷完善教學設計。第二,突出教師的“教”與“導”。大學教師憑借其廣博的知識與豐富的閱歷,既能教會學生知識與方法,又能指導學生自己去學習與創(chuàng)造。移動學習平臺作為師生之間的橋梁,拉近師生的距離。課前教師通過移動設備給學生發(fā)布任務;課堂上學生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充分展示出來,并與教師及其他同學一起熱烈討論,從而得到更大的學習滿足感;課后通過移動設備向學生發(fā)送評價及反饋,幫助學生改進不足之處。教師通過移動學習平臺培養(yǎng)學生移動學習的意識和策略,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移動學習管理,掌握自主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4]。教師有意識地突出學生互評的必要性,在組織學生開展互評時應根據評價的內容設計評價的時間、評價的標準與評價的方式,讓學生明確評價的作用以及互評與自身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第三,培養(yǎng)學生的“學”與“用”。移動學習教學的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從思想到行動真正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學生應充分利用現有完善的教學環(huán)境,積極向老師請教,向同學學習。同時學以致用,在教師指導下創(chuàng)造性反復循環(huán)進行同學間互助互評,從而熟練掌握本專業(yè)技能。此外,充分發(fā)揮校內外實訓基地的作用,以校企合作授課的方式讓學生在實操中鞏固理論知識,把學生培養(yǎng)成符合企業(yè)需求的專業(yè)人才[5]。
我國外貿行業(yè)正面臨發(fā)展中的機遇與挑戰(zhàn),外貿英語專業(yè)教學模式改革也是勢在必行。本研究以實驗的方式探索在外貿英語專業(yè)教學中運用移動學習展開教學的可行性,結果證明移動學習教學模式以及在教學中實施的教學評價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而且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成績。因此,外貿英語專業(yè)教學應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在原有良好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基礎上大膽開展教學探索,培養(yǎng)時代需要、滿足行業(yè)要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復合實戰(zhàn)型外貿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