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在新課標的影響和推動下,各學科的課堂教學模式,其中不同形式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所產生的影響也大相徑庭,而分層教學是最具特色的一種教學模式,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起到的作用各有千秋。小學數(shù)學教師認真地研究課堂教學中的各種狀況,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避免兩極分化的出現(xiàn),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特征,逐層地引入分層教學,有效地防止在分層教學實施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熱情,促使課堂教學改革的全面實施。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模式;實施
我國的教育教學事業(yè)蓬勃的發(fā)展,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正在全方位的實施和開展中,突出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和實質,把握住課堂教學的主旨,有效地實施分層教學,深入地探討全新的教學方法,注意分層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出發(fā)點,潛心研究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式,充分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對于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式,為不同階段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兼顧到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提升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自信,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掌握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創(chuàng)新智力也能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以達到大面積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本文就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實施分層教學模式,提出幾點粗淺的拙見:
一、 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教學,確定明確的學習方向
目標教學是新課標有效實施的重要依據,結合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教學,能促使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和開展,全面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養(yǎng),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學習目標,指明學生前進的方向,讓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科知識的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首先應確定教學目標,結合實際教學需要有序開展教學活動。在我國傳統(tǒng)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所制定的教學目標是結合班級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具有較強的共通性,以至于忽視了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差異,影響課堂教學成效。以這樣的教學目標來指導教學活動開展,對于學習能力較好或成績較高的學生有一定作用,能夠緊緊趕上教師的授課進度,但相較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由于自身知識吸收能力不足,在學習過程中難以追趕上其他優(yōu)秀學生,長此以往,會被落的越來越遠,不利于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的提升,制約了學生個性化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喪失學習主動性。就此類情況而言,新課程教育改革后提倡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主要是指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中,能夠結合學生個性化需求,采用分層教學方法來有序開展教學活動。在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水平后,以此為依據實時調整教學難度大小,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以求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
二、 對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教學,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
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能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方法,能讓學生對學科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各學科教師根據新課標的先進思想,對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教學,為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模式,讓學生主動地融入學科知識的探究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所學知識,需要采用分層教學法,設立不同層次的問題和練習。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所設置的問題難度大小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好壞進行分層,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提問,將問題內容逐級遞增,實現(xiàn)知識的橫向延伸。這樣的分層提問方法,能夠保證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不會因為目標過高喪失學習信心,逐漸培養(yǎng)成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就分層教學法而言,可以分為并列選擇式、遞進式以及剝離式,其中并列選擇式主要是指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開展中,為學生布置相同難度和內容的練習,最終按照學生作業(yè)完成水平高低來評價學習情況;遞進式是指在同一類型的數(shù)學練習中,數(shù)學練習層次難度逐漸增長;剝離式是指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布置難度不同的數(shù)學練習,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
三、 對教學評價開展分層教學,促使學生向更高層次發(fā)展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評價對于學生來說,不同的學生期待不同的評價方式,而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對于學生所產生的影響也不一樣,只有找準分層教學在評價方式中的運用,才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全面推動學生整體素養(yǎng)的提高。為此,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學評價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于教學成效高低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借助教學評價結果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教學成效,從而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分層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進行分層教學評價,主要表現(xiàn)在對班級內部學生整體橫向評價,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橫向評價,教師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綜合全面的評價,這樣教學評價方法有助于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客觀清晰地了解到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加劇班級內部競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班級學習氛圍濃厚,學生之間能夠不斷完善自身,朝著更高層次發(fā)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shù)學思維,為后續(xù)的學習活動開展奠定基礎。
總的來說,分層教學已經滲透到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各個角落里,一線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努力實施以上教學策略,運用多種形式的分層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構建自主的學習氛圍。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和水平,制訂不同的學習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評價方式,以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從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麗萍.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J].科學教育,2016(04):74-75.
[2]薛春燕.新課標下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分層教學模式的分析[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7(11):48-49.
作者簡介:
徐宣英,重慶市,重慶市江津區(qū)向陽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