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華
小學科學課程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核心,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學生是學習與發(fā)展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 ,科學課堂在教師的指導、組織和支持下讓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動腦、積極體驗來獲得科學知識??茖W課堂可以圍繞“探究”為核心,通過“引、扶、放”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凸顯學生主體,將探究落到實處。
一、教材分析
《溶解得快與慢》是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溶解單元第五課時的內容。通過本單元前幾節(jié)課:水能溶解一些物質;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液體之間的溶解現(xiàn)象;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溶解的概念,同時也在學習中注意到了溶解得快慢這個問題。本堂課基于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指導學生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探究影響物質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讓學生經(jīng)歷“問題——假設——驗證——證實”的科學探究過程,為以后設計科學探究實驗打下基礎。
在對教材進行分析后,我進行了學情分析。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接觸到?jīng)_糖水、泡奶粉等溶解現(xiàn)象,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而前幾節(jié)課對溶解概念的具體認識以及在上個學期初步體驗的控制變量的實驗方法,為本節(jié)課的實驗探究奠定了基礎。
基于以上的學情分析,我確定了以下教學三維目標。
三、教學目標
(一)通過探究活動,知道當溶解的條件變了,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二)掌握一種科學研究問題的方法——對比實驗法。
(三)體驗探究影響溶解快慢因素的樂趣。
教學重點:認知攪拌、溫度、把物體搗碎研成粉末等對溶解快慢有影響。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找出不同的對比實驗的條件并自行設計實驗方案。
四、教法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只是起一個引導作用。所以我將適當引導學生,通過“引、扶、放”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下面是我的教學過程設計。
五、教學過程
(一)巧設導入,引起興趣
考慮到學生在生活中已經(jīng)接觸過泡糖水,所以我給學生設置了一個喝白開水和剛加方糖,方糖沒有溶解,水不甜的情境,由此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出示課題。具體過程如下:
1.老師這里有杯礦泉水,都喝過吧,請誰來嘗嘗什么味道。
2.生嘗了(沒有味道)。
3.老師加入一塊方糖,現(xiàn)在這水什么味道?
4. 還是沒有味道?
5. 為什么還是沒有什么味道?為什么感覺不到甜?(方糖還沒有溶解,溶解得太慢了,溶解得快一點水才會感覺到甜。)
6. 你有什么方法讓他快一點變甜?
設計理念:《課標》指出,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和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之上。并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這個情境能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探究活動打下基礎。
(二)順水推舟,扶著探究
那么有什么辦法能讓方糖更快地溶解呢? 學生提出預測,師生互動,共同設計“攪拌能否加快溶解”對比試驗方案,探討實驗過程中如何控制好變量和不變的量,并且開展探究實驗,得出結論。這是一個“扶”的過程,扶著學生經(jīng)歷了“預測—設計方案—驗證”探究過程。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 首先老師來提出一個研究的問題: 攪拌能否加快溶解。
2. 那么這個實驗我們怎么做才科學?第二步我們要設計研究方案。(學校要開運動會了,老師要選出100米運動員,怎么選?引出兩個比較 )(引出2個杯子進行對比)
3. 這個怎么比才公平?有什么規(guī)則?
老師給大家準備的材料 :量杯2個,攪拌棒、大小、重量相同的方糖、水。
4.兩組實驗中,除了一個需要研究的條件不同外,其余條件都相同,我們把它稱作對比實驗。
5.我們小組討論,設計好研究方案,班級交流確定實驗方案。
6.小組實驗。
7.交流匯報實驗結論。
攪拌的杯子里的方糖溶解的快一些,攪拌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
(三)推波助瀾,放手探究
學生了有了濃厚的探究興趣和探究經(jīng)驗,此時放手讓學生分組自主選擇“熱水能加快溶解”“搗碎加快溶解”探究。經(jīng)過前面實驗的學習操作后,學生已經(jīng)能較快地設計出實驗方案,并且選擇材料開展探究。
師生借助白板回放功能,回顧、整理下剛才是分哪幾個步驟來研究的攪拌能否加快溶解的?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接下來我們來整理下剛才是分哪幾個步驟來研究的攪拌能否加快溶解的?
第一步: 提出問題 (相同條件,不同條件);
第二步: 設計研究方案;
第三步: 分工合作,動手探究;
第四步: 得出結論。
哇,你們真是太神了,這么快學會了研究的方法。許多重大的科學實驗,都是有幾個實驗室或實驗小組分工合作完成的。我們也可以分工合作,接下來老師就要考考你們了?你學著剛才的研究步驟在加熱和搗碎中選擇其中的一個,小組自主研究。
2.小組自主探究
第一步: 確定主題(材料可以到老師準備的材料超市里選?。?;
第二步:設計方案;
第三步:分工合作,動手探究(各組根據(jù)自己的研究方案,領取材料,開始實驗);
3.學生實驗,并匯報實驗結果(視頻同步播放);
4.小結(板書:A、攪拌能加快溶解;B、熱水可以加快溶解;C、搗碎可以加快溶解)。
在學生這一探究過程中,我用平板直接拍攝小組活動視頻,實時匯報交流反饋,促進了師生互動;在反饋交流和小結環(huán)節(jié)中,播放“熱水” “搗碎”探究的實況,使得選擇不同探究內容,形成互補,提高了實驗探究效率,促進課堂生成。
(四)水到渠成,拓展延伸(回歸生活)
研究了加快方糖溶解的方法,再舉行一次吃糖大賽,誰吃得快?前提是:不能把糖塊直接咽下,必須等糖塊全部在口腔里溶解才行。學生討論吃糖方法。最慢的吃法呢?然后發(fā)糖開始比賽。
把課堂上的科學變?yōu)樯钪械目茖W,讓科學課堂回歸生活本位,學習科學就不再孤立于生活,真正實現(xiàn)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六、總結
本課圍繞“探究”為核心,通過“引、扶、放”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究實驗,獲取新知識。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在探究活動中進行組內合作,相互交流,相互討論,加強了各小組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加了自身的科學探究能力,凸顯學生主體,夯實了科學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作者單位:義烏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學校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