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金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推行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也要與時俱進,緊密結合初中語文的學科特點,結合初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結合教育教學的目標,對初中語文教學方法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不斷革新教育教學方法,以符合教育改革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策略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9-01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78
作為初中教育的基礎性學科,初中語文的教育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新課程標準提出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以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的教學理念。在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教學理念中,也強調(diào)對于知識的運用和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這與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借鑒“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結合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好教學內(nèi)容,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特點,對初中語文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可以實現(xiàn)教學創(chuàng)新,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一、 “教、學、做”合一教學方法的內(nèi)涵和意義
“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教學模式,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17年針對當時“重讀輕教”的教學弊端所提出的。這種教育教學模式強調(diào)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強調(diào)培養(yǎng)人的品質和素質,這與當下教育改革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相契合的,也符合素質教育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敖?、學、做”合一的教育教學模式,肯定了知識的基礎作用,強調(diào)了學以致用的重要性,更突出了在教學中提升學生能力和素質的重要作用,這有利于解放學生的天性,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有助于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和發(fā)展[1]。
二、 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在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的實際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亟待解決。由于長期以來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和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不少教師思想陳腐,墨守成規(guī),在教學中安于現(xiàn)狀、不懂變通,對于新的教育教學思想觀念和教學方式嗤之以鼻、不屑一顧,這就導致了其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依然采取對語文知識機械講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中被動接受知識,進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2]。還有一些教師在初中語文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沒有將其教學方法與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進行有效結合,只是將一些教學方法生搬硬套到初中語文的教學中,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形式化,其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此外,還有一些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實際過程中,雖然對素質教學和教育改革有所認知,也試圖嘗試作一些教學創(chuàng)新,但是因為其缺乏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科特點缺乏深入分析研究,導致其教學模式并不得當,因而其教不得法。
三、 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策略措施
(一) 加強師資培訓,革新教師的教學理念
要對初中語文的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首先要革新教師的教學觀念。所謂行動是內(nèi)在思想的外在表現(xiàn)和映射,沒有教師教學思想的創(chuàng)新,教師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加強對于教師的師資培訓,對其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以及“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的培訓,通過培訓加深教師對于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學理念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才能讓其摒棄以往應試教育下“灌溉式”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從而對初中語文教學方法進行不斷探究和創(chuàng)新。
(二) 構建開放式語文課堂,增加學生的課堂體驗
在初中語文教育的實際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構建開放式的語文課堂,增加學生的課堂體驗,從而讓其在自主探究和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其相應的素質能力,從而踐行“教、學、做”教學模式和教育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理念。教師可以通過借助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有效教學情境,以此作為導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比如在初三語文上冊《智取生辰綱》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電視劇《水滸城》中“智取生辰綱”的視頻片段,通過對學生感官的刺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引導其進入相關內(nèi)容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智取生辰綱》一文的教學,讓學生分別扮演文中的人物,通過對話和表演的形式展開教學,這樣既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增進了學生的課堂體驗,有利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在這個角色扮演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成為了教學活動的主體,其在對話和表演中也加深了對文中人物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加強了其語言表達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 深入研究文本,發(fā)掘其時代價值,與時俱進
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要對文本進行深入研究,挖掘其時代價值,減少文本的時代隔離感,以增進學生的理解,幫助學生學習和成長。比如在《白楊禮贊》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將文中“用鮮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與當前時代發(fā)展中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時代主題進行緊密聯(lián)系,發(fā)掘其思想價值的本質與當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致的。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學習的時代隔離感,實現(xiàn)教學價值的傳承和發(fā)展,這對培養(yǎng)學生求真務實、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大有裨益,同時也實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與時俱進[3]。
(四) 重視課外實踐,實現(xiàn)教學延展
在初中語文的實際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開展形式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實現(xiàn)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比如在《橋之美》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附近地區(qū)和公園內(nèi)的一些橋進行參觀,或者組織讓學生進行以“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借鑒“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不斷對初中語文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以提升教學質量,踐行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 霍宇. “教學做合一”對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影響[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6.
[2] 唐敏. 高中古典詩詞教學的“學做導合一”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3] 張鳳嬌.初中語文知識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責任編輯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