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瓊珠
〔關鍵詞〕小學;新生;心理適應;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16-0077-03
當孩子告別了幼兒園,背上書包,懷著緊張、高興而好奇的心情跨進了小學校門時,嶄新的生活展現(xiàn)在他們面前,他們將開始參加學校集體生活,進行正規(guī)的學習。作為孩子的父母,心情也一定異常興奮,同時也伴隨著各種擔憂:小家伙能適應學校生活嗎?他會處理好跟小朋友的關系嗎?老師會不會喜歡他?孩子的學習將會怎樣?……
的確,從家庭、幼兒園到學校,這是兒童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他們的活動方式、生活規(guī)律、周圍環(huán)境與過去都有很大的不同,這些都使兒童感到不適應:有的身體明顯地消瘦;有的因完不成作業(yè)而憂心忡忡;有的因不熟悉新伙伴而感到孤獨;個別孩子甚至產(chǎn)生“恐學心理”。而這些不適應會直接影響新生對新環(huán)境的認可,對自我的肯定,對新的學習生活的信心。作為孩子的家長,有責任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使他們順利地度過這一轉折期。
一、學習上的不適應及策略
很多孩子一開始對學習充滿熱情、充滿興趣,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就開始對學習失去興趣,并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不再愿意學習,不愿意做作業(yè)等等。
原因:他們不明確學習的目的,對自己沒有明確的定位,他們只是受學習活動本身的一些外部特征,如新書包、新課本、新教室、新老師等這些事物的吸引而對學習感興趣。但是持續(xù)一段時間以后,當他們對這些事物習以為常的時候,他們的學習熱情也隨之減退。加上教學的嚴格要求和訓練,每天要完成定量的作業(yè),錯了必須改正,學校還對學生的各個方面都提出具體的要求。有的學生就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因而對學習表現(xiàn)出厭煩和不耐心,甚至厭學或害怕學習。
家教策略:
1.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梢酝ㄟ^講故事、念兒歌讓他明白學習是每個人都要經(jīng)歷的過程,只有學會知識本領將來才能獨立生活。引導的時候要用正面的語言,不要嚇唬孩子。很多父母很喜歡說:“你上了一年級就要好好讀書了,讀不好書將來就要掃大街,撿垃圾,被人看不起了知道嗎?”雖然這也能促使孩子努力讀書,但是孩子學習的動力就變成為了別人的眼光而讀書,一旦他們在學習上跟不上,他便會聯(lián)想到自己是被別人看不起的,這樣不但不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也不利于他們的學習。另外也會讓他們形成一個錯誤的觀念:社會上掃大街、撿垃圾的人就是不值得尊重的。家長可以在平時問問孩子有什么理想,跟他一起去設想未來,然后和他一起訂一個實現(xiàn)理想的計劃,可以用圖畫來表示,然后跟他一起討論要學習哪些知識、本領才能實現(xiàn)理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學習能幫助他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從而激發(fā)他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
2.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不單單是學校老師的責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興趣愛好都很容易受父母的影響。因此要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要從父母做起。父母希望孩子多看書,首先自己也要多看書報雜志;父母希望孩子多寫字,自己也要常動筆;父母希望孩子多思考,平時就要鼓勵孩子多問為什么,并且耐心地給孩子解答而不要嫌孩子煩。
3.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有的家長見到孩子第一句話就會問“今天聽寫了沒有?”“作業(yè)多不多?”“今天考試得了多少分?”問多了,孩子回答的聲音就越來越小,頭也越來越低,而父母的說教則越來越長……其實當父母這樣問孩子的時候已經(jīng)給了孩子無形的壓力。當我們過多地把學習與分數(shù)、名次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經(jīng)常以成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時,對于孩子來講,可能并不能讓他們更富有責任感,相反,在他們眼里,“學習是沉重的”。對家長來說,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體驗和狀態(tài),而絕非成績和名次。最重要的是能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讓“做作業(yè)”在孩子眼里變成一個愉快的過程,這比什么都重要。
二、生活上的不適應及策略
部分學生還沒有很好的自理能力,依賴性強,往往沒有大人在身邊就顯得不知所措。例如:掃地的時候,掃了半天都沒有把垃圾掃到垃圾鏟里;經(jīng)常漏了作業(yè)沒有完成;書本經(jīng)常亂塞到書包里。而住宿的學生還要面對自己洗澡、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子等等困難。有個別學生連什么時候上廁所都沒有把握好,還出現(xiàn)尿褲子的現(xiàn)象。這些學生由于對學校生活制度不適應,又受到學校莊嚴氣氛的影響,所以很容易產(chǎn)生緊張、焦慮、不安的情緒,或者出現(xiàn)壓抑、拘束、無所適從等心理。
原因:由于部分學生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事事都由家長包辦代替,如媽媽幫孩子收拾書包、整理房間,甚至幫他穿衣服、穿鞋子,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孩子依賴的性格。到了學校凡事都要學會獨立完成,當沒有大人在他們身邊幫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表現(xiàn)出不知所措,焦慮不安的情緒。
家教策略:
1.讓孩子獨立完成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包辦代替容易造就孩子懶惰、依賴的性格,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獨立完成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但能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還能增強他們“長大了,要獨立自強”的意識。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整理圖書、玩具,收拾小書包和生活用品等,當孩子哭著向你求助的時候,父母不要為了心疼孩子而急著替他去做,而是要給他提供方法和建議,在一旁協(xié)助他完成。有一個孩子,媽媽叫她收拾房間,他在里面胡亂弄了一下,然后就開始喊了:“媽媽,我不會收拾,這些玩具該放哪里呢?”媽媽一聽就開始急了,說:“哎呀,一點點事情都做不好,你走開吧,我來!”結果孩子在一旁偷笑,因為他又不用收拾房間了。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和方法,不要因為疼愛孩子而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2.帶孩子參觀學校,熟悉校園環(huán)境。為了讓孩子能盡快適應學校的生活,可以在孩子入學前帶孩子參觀學校,熟悉校園環(huán)境,熟悉學生教室,了解操場、廁所、老師辦公室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環(huán)境特點,住宿的學生還可以熟悉宿舍環(huán)境等等。也可以通過講關于學校的故事和看關于學校的圖片,讓他們對學校有基本的了解,消除他們的陌生感。
3.不要過于擔心或疼愛孩子。有的家長經(jīng)常到學校給孩子送湯水、送牛奶、送衣服,或者經(jīng)常打電話給孩子,接送孩子的時候,一見面就又摟、又抱又親,幫他們提書包,給他們?nèi)枪路鸷⒆邮鞘芰耸裁次频?。大人的疼愛之情應該有所?jié)制,上述做法只能延緩孩子對學校生活的適應過程。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勇敢和堅強。
三、交往上的不適應及策略
一方面,是兒童產(chǎn)生與老師交往困難,總覺得老師不如家長那么寬容,那么親切,在心理上與老師保持一定的距離。和老師一起感到拘謹、畏縮,不像與家長在一起時那樣坦然、放松。平時有話也不敢向老師訴說,沉默寡言。來到學校,內(nèi)心有一種失去溫暖的冷漠感。另一方面,是兒童與新同學間的交往產(chǎn)生困難。他們與幼兒園的好朋友分開之后,各自來到了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班級,面對的是陌生的新同學,在沒有與新同學建立友誼之前,他們不免有孤獨寂寞之感,雖然他們心里很想結識新同學,但又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交往,內(nèi)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另外他們在交往活動時很容易產(chǎn)生摩擦,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情而互相吵鬧、打架。這種低水平的人際交往顯然影響了新生對學校生活的悅納。而一些性格內(nèi)向,動作、反應相對遲緩或口吃、發(fā)音含糊不清、講話帶口頭語(如“這個,那個”)的學生更容易受到同伴的排斥或欺負,產(chǎn)生人際適應障礙。
原因:在交往方面遇到困難的入學新生多半是由于自身的個性氣質的影響。這部分的學生一般都比較內(nèi)向、自卑,不善于表現(xiàn)自己,也不善于主動與同學交往,因此他們在交朋友方面就比較困難。另外是由于自身的某些缺點的影響如動作遲緩、口吃、發(fā)音不清等。
家教策略:
1.多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玩。有一個家長希望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成為一個多才多藝的人,把孩子的周末都安排得滿滿的,如在家里練書法、彈琴、閱讀……很少帶孩子到公園玩,去探訪親戚朋友,也不歡迎其他孩子到家里玩,怕影響孩子的學習或者怕孩子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雖然他的孩子成績還是不錯,但性格就特別內(nèi)向,也不善于與人交往,朋友很少,經(jīng)常郁郁寡歡。對于剛入學的新生,父母不宜過早地扼殺了他們天真活潑的個性,應多帶他們?nèi)ネ?,多接觸陌生人,鼓勵他們多交談,多歡迎朋友到家里來做客,這對于發(fā)展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2.多與孩子談心交流,關心他們的喜怒哀樂。對于剛入學的新生來說,他們一般不善于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但是細心的家長能從孩子的表情動作里知道孩子的心情變化,成功的家長能用同理心來對待孩子(同理心是了解和分享別人的看法和感受)并幫助他們處理負面的情緒,如生氣、傷心、害怕。如果家長能對孩子的情緒加以有效輔導,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并使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和長大后成為更成功、更快樂的人。例如在放學的路上或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請孩子敘述一下入學第一天的情景,或者引導孩子說說老師和同學,說說遇到的有趣的事情等等,家長的關心能堅定孩子走向新生活的信心。
四、學??植腊Y及其對策
一個一年級的學生,平時身體很好,可是每到上學的時候,不是頭疼就是肚子難受。一開始家長以為孩子身體不舒服,就答應他在家里休息。后來家長發(fā)現(xiàn),只要允許他不去上學,他的病就立刻好了。于是家長不再理會他的要求,該上學的時候就催促他上學。但是他去了學校就經(jīng)常躲在廁所或其他地方不去上課,家長用大罵、哄勸都沒有用。
原因:一個學生患有學校恐怖癥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對學校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的不適應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學習任務重、考試壓力大、家長老師要求過于嚴格造成的;另外有可能是在學校里有過創(chuàng)傷性的經(jīng)歷,或受過恐怖的刺激,對學校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最后也有可能是自身有某種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如口吃的學生害怕老師提問、成績不好的學生害怕考試,腿有毛病的學生害怕上體育課等等。
家教對策:
1.及早發(fā)現(xiàn),給予及時的幫助與矯治。矯治不能采用簡單的威逼和恐嚇的辦法,這會加重兒童精神負擔,使恐懼癥更加嚴重,俗話說:“心病需要心藥醫(yī)。”采用心理療法的效果是最好的,可以請學校的心理教師對他進行心理輔導,也可以請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對他進行心理治療。
2.家庭學校密切配合,找準原因,對癥下藥。家長要主動與學校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害怕上學的原因。如果孩子是由于學業(yè)負擔過重,家長老師要求過于嚴格造成的,那就應適當?shù)販p輕他的學習負擔,降低對學生的要求標準,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條件和機會,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信心。如果是由于環(huán)境適應不良引起的,那就需要在兒童入學之后,多給兒童一些過渡的時間,讓他們逐漸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對于某些有缺陷的學生,要給予特殊的照顧,既要理解這些兒童的特殊心理,又要鼓勵他們發(fā)揮其他方面的特長,努力進取,取長補短,并且讓老師教育其他學生不能歧視和嘲笑有缺陷的同學,鼓勵同學間要團結友愛。
3.使用藥物暗示療法。對于極少數(shù)一上學就會身體不舒服的學生,可以用藥物暗示療法,如給蒸餾水說是“補腦汁”,這樣會有緩解作用,能有效消除心理障礙。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教育方法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生活等方面。因此家長應該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態(tài)度去影響孩子,加強與學校老師的溝通,讓自己的孩子盡快適應學校生活。
參考文獻
[1]司錫齡,楊良志.給小學生家長的100條建議[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譚欣.知心術:面對上小學的孩子[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3]李中瑩.親子關系全面技巧[M].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2008.
[4]鄭海媚.如何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J].新課程·小學版,2007(Z1):39-40.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菊城小學,中山,52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