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軍
小學科學屬于探究性課程,需要開展大量的科學實驗,而科學實驗的順利進行依賴于實驗材料的準備,科學教師需要引導小學生參與到科學實驗材料的準備中?;诖?,筆者給出了小學生參與科學實驗材料準備的有效策略,小學科學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實驗材料,拓寬科學實驗材料的準備渠道,這樣才能使小學生參與到科學實驗的全過程,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科學實驗是小學科學的主要內(nèi)容,主要依托于實驗材料來實現(xiàn)。因此,小學科學教師需要提高對科學實驗材料準備的重視,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參與到科學實驗材料的準備工作中,不僅可以減少小學科學教師的工作量,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與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對于小學生參與科學實驗材料準備的有效策略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一、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實驗材料
在《科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科學課程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根據(jù)學生身邊的事物開展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相關(guān)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也就是說,小學科學需要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使小學生認識到科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yīng)用,實現(xiàn)小學科學的教學目標。因此,在進行科學實驗材料的準備時,科學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實驗材料,使學生能夠?qū)W習到的科學知識應(yīng)用到實際生活中,有助于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如,常見的氣球能夠表明空氣的存在,也能夠體現(xiàn)生活中存在的彈性,還可以解答反沖現(xiàn)象。
比如,在進行《斜面的作用》這一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不同的斜面裝置,有些學生可能會直接通過書本制作斜面裝置;有些學生可能會在書本上鋪一條毛巾;有些學生可能會在書本上鋪一條絲巾;有些學生可能會使用木板制作斜面裝置。這種實驗材料準備方法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好習慣,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二、拓寬科學實驗材料的準備渠道
(一)注重實驗材料的積累
目前小學應(yīng)用的科學教材中,一個單元有很多實驗,這些實驗需要的材料比較多??茖W教師的教學任務(wù)比較繁重,還有些科學教師是兼職,準備實驗材料的時間比較少,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注重實驗材料的積累。教師可以事先將一單元的所有課程需要的材料準備好,這樣可以有效提升科學實驗的教學效率,確保實驗現(xiàn)象能夠滿足科學實驗的教學要求。比如,在進行《電與磁》這一單元的實驗教學時,教師需要事先明確需要進行的科學實驗及其需要的材料,提前通知學生進行實驗材料的準備,比如,電池、鐵釘和大頭針等學生能夠準備的材料,一次性要求學生準備齊全,以保障科學實驗教學的順利實施。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收集生活中能夠用于科學實驗的材料,不斷積累實驗材料,為科學實驗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比如,在進行《各種各樣的巖石》這一科學實驗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搜集巖石,將不同種類的巖石搜集到實驗室中,不斷豐富實驗中巖石的種類,提升科學實驗的教學效果;進行《養(yǎng)蠶》以及《種鳳仙花》這類科學實驗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里養(yǎng)蠶和種花,并將動植物生長的過程通過圖片、視頻或者文字記錄下來。教師可以收集或者陳列學生的觀察作品,為以后的科學實驗提供教學資源。
(二)靈活替換實驗材料
目前小學開展的科學實驗課程是從傳統(tǒng)的常識課演變而成,常識課中的很多常識材料變?yōu)榭茖W實驗的實驗材料。這雖然為科學實驗材料準備提供了便利,但是在實驗材料的具體應(yīng)用中,卻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有些傳統(tǒng)的常識材料在科學實驗中的應(yīng)用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靈活替換實驗材料,選用最適宜的實驗材料進行科學實驗。比如,在進行《光的反射》這一科學實驗時,教師可以使用激光筆代替?zhèn)鹘y(tǒng)的手電筒,使光線的強度與聚光性更強,增強實驗的效果,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相關(guān)知識。再比如,在進行《化學變化伴隨現(xiàn)象》這一科學實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鐵絲和鐵釘這兩種實驗材料,通過具體的實驗現(xiàn)象,使學生認識到靈活準備實驗材料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精神。
(三)合作準備實驗材料
在進行科學實驗教學時,實驗活動與實驗探究所需的實驗材料復(fù)雜繁多,有些學校都沒有為科學實驗配備齊全的實驗材料,使得教師為科學實驗進行材料準備的難度加大,這就要求小學生參與到實驗材料的準備中,使教師和學生共同準備實驗材料,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調(diào)動學生參與科學實驗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比如,在進行《傳熱比賽》這一科學實驗的材料準備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從家里找出三只大小相似的鋼湯匙、塑料湯匙以及木湯匙,讓學生在課堂上使用自己準備的材料進行科學實驗,這樣能夠使學生實驗的結(jié)論更具信服力。
再比如,《做一個生態(tài)瓶》這一科學實驗,因為實驗要求制作的生態(tài)瓶包括水、泥沙、瓶子、水草以及魚和小蝦等多種材料,如果讓教師準備這些實驗材料,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影響科學實驗的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成員負責準備不同的實驗材料,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科學實驗的教學效率,使科學實驗準備的材料更加完整有序,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結(jié)論
綜上所述,完善的科學實驗材料準備能夠增強實驗效果,使小學生更容易地掌握科學知識。分析可得,通過對小學生參與科學實驗材料準備的有效策略分析可知,小學科學教師需要從生活中選擇實驗材料,引導學生積累實驗材料,靈活替換實驗材料,并合作準備實驗材料,這樣才能提高科學實驗材料準備的有效性與全面性,提高小學科學的教學效果,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探究仍舊存在不足之處,僅供參考。
【作者單位:如東縣雙甸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