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我國全面開放“二孩”政策至今,有很多家庭已經(jīng)生育或是正準備生育二孩。很多父母生育二孩是想長子女有一個伴,但是,在長子女的成長中也增添了一些“煩惱”。隨著“二孩”的出生,父母的精力和時間會被分走一部分,此時長子女會產(chǎn)生不安全感,面對長子女的心理困境,需要及時尋找到有效的出路。
關鍵詞:二孩家庭;長子女;出路
一、二孩家庭中長子女的心理困境
第一,長子女的情緒障礙。常見有情緒障礙有癔癥、抑郁、焦慮等。長子女在家庭幼子女來到之后,會逐漸出現(xiàn)煩躁、焦慮、易怒等情緒,因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長子女的情緒障礙表現(xiàn)不同,此時的長子女容易哭泣、打人、不愛說話、沒有安全感等。同時,對于年齡較小的長子女,其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會受到嚴重影響。長子女的情緒障礙可能會導致其出現(xiàn)頭痛、胸悶、運動障礙等肢體癥狀。第二,長子女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來自于社會、長輩、傳統(tǒng)觀念等方面的影響,導致長子女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其中對長子女影響最大的是長輩在子女間的比較、忽視、乘法以及沒有時間陪伴等因素;同時,長輩經(jīng)常向長子女灌輸讓著幼子女的思想,使其不能、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并在發(fā)生矛盾是感受到長輩的“差別”對待,甚至會影響長子女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此外,來自于社會的言論也會成為長子女的壓力來源[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不乏二孩家庭,或是準備再生育的家庭,而周圍人總是會說一些類似于“你爸爸、媽媽有了小弟弟、小妹妹就不喜歡你了”的話語,這樣的話語是在逗弄,但其背后對長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很多年齡較小的長子女會對再生育產(chǎn)生恐懼的心理,甚至會處于自我保護的心理,躲避自身與幼子女的接觸。長子女在幼子女到來之前、之后,其心理和行為都會有很大的變化,父母要關注長子女的變化,及時解決長子女的心理困境。
二、解決二孩家庭中長子女心理困境的有效出路
(一)運用民主方式教養(yǎng)長子女,培養(yǎng)其獨立能力
每個家庭對子女的教養(yǎng)方式都不同,總結(jié)家庭對子女的幾種教養(yǎng)方式,發(fā)現(xiàn)民主方式教養(yǎng)的子女身心都能夠健康發(fā)展。因此,無論家庭中是一個子女、還是兩個子女,父母都需要在愛子女的同時,對其進行教育,做到不溺愛、不包辦,與子女成為朋友。尤其是在二孩家庭中,還要不偏愛,給予子女獨立的時間和空間,使其在有愛、有教的環(huán)境中生活,進而培養(yǎng)子女的獨立能力和健全的人格[2]。只有子女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品質(zhì),才能在家庭成員出現(xiàn)變化時,適應自身的角色變化,也能夠積極與父母溝通,參與家庭生活,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接受幼子女的到來。民主的教養(yǎng)方式,需要父母爭取子女的意見,在意見不同時要學會正確的溝通,而不是以父母的身份壓迫子女同意自己的觀點,只有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民主氛圍,才能積極接受父母的教育,便于父母在生育二孩時培養(yǎng)長子女的獨立能力。因此,二孩家庭中,要運用民主的方式教養(yǎng)長子女,培養(yǎng)其獨立能力,保證家庭氛圍溫馨、和諧,保證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長。
(二)孕前積極與長子女溝通,明確表達再生育的想法
對于符合“二孩”政策的家庭,父母要對是否生育二孩有規(guī)劃。多數(shù)的長子女不愿意接受母親再生育,主要是擔心幼子女在父母心中占據(jù)更重要的位置,替代自己。對于長子女的這種想法,父母需要在生育二孩之前與長子女進行溝通,使長子女了解父母想要生育二孩的真實原因,增加長子女對父母的了解;同時,父母需要明確告知長子女,生育二孩之后依舊會如之前一樣愛他們,而且家庭的新成員弟弟或是妹妹也會愛他們,這樣就可以多出一份愛。若是父母與長子女溝通的效果不好,父母還可以選擇與長子女一起觀看生育二孩家庭的電視、電影等,使其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了解手足情深,從而愿意接受父母再生育。父母只有讓長子女感受到愛,才能使其敞開心扉,歡迎家庭的新成員[3]。如:父母在與長子女溝通,表達想要生育二孩的想法,長子女很難接受,不愿意在繼續(xù)聽父母的想法。此時,父母也不要著急,而是應該停止說教,創(chuàng)造一個合適的機會,在長子女意識到有一個弟弟或妹妹也很好時,再繼續(xù)表達自己的想法,爭取得到長子女的支持,這也是兩個子女和睦相處的前提。
(三)公平對待長子女和幼子女,提升長子女的責任感
二孩家庭的父母不僅要做好長子女的前期心理準備工作,更需要重視后期的教養(yǎng)問題。首先,在再次生育之前要保持與長子女之間的親切行為,盡量多陪伴長子女。其次,合理規(guī)劃時間,避免因照顧幼子女而影響對長子女的陪伴和教育,且需要結(jié)合現(xiàn)實情況,適當增加單獨陪伴長子女參加社會活動的次數(shù),使長子女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并沒有受到幼子女的影響。最后,子女間發(fā)生矛盾,父母要做到公平的處理,尊重每一位子女,使子女間互相關愛、尊重[4]。例如:長子女和幼子女喜愛相同的玩具,為此發(fā)生爭吵,父母在處理時要保證公平,不能一味的要求長子女忍讓幼子女;同時,父母對類似的事件也可以放任自由,由子女自行處理,增加子女之間的感情。此外,父母可以適當?shù)闹笇чL子女參與照顧幼子女,培養(yǎng)其責任感。
三、總結(jié)
二孩家庭要重視對長子女的培養(yǎng)、重視長子女成長中的心理問題,對關注其內(nèi)心,且家庭、社會、學校等多方面都應積極做出努力,幫助長子女走出心理困境,身心健康成長,從而使二孩家庭更加幸福美滿。在家庭教育合作,父母要做到公平對待自己的子女,引導長子女和幼子女和平相處,增加長子女的安全感。
參考文獻:
[1]王曉艷.如何做好“二孩”家庭中“大孩”的心理輔導[J].上海教育,2017(28):88.
[2]藺曉露,張業(yè)皎,孫娜娜.“二孩政策”下父母對頭生子女心理問題應對方式的探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6(31):52-53.
[3]李荔.迎接二孩不應忽略“大孩”的心理變化[J].閱讀,2016(47):51-52.
[4]沙莎.淺析二胎家庭中長子女的心理困境及出路[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5(06):84-86.
作者簡介:黃芳,張掖市臨澤縣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