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淼
摘要:提高閱讀技能是高中生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不僅是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也有利于學生英語思維的拓展。然而,在調查研究中發(fā)現,現階段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情況并不理想,其中英語閱讀教與學存在諸多問題,不僅阻礙著教學目標的實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诖耍疚姆治隽烁咧猩⒄Z學習動機與閱讀能力之間的關系,并據此提出了幾點關于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學習動機;閱讀能力
在高中英語學習過程中,英語閱讀占據著較大比重,同時也是學生較難掌握的部分,致使很多學生在進行閱讀訓練時苦不堪言,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氛圍等外部因素,以及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等內部因素,這些都是阻礙閱讀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對此,本文深入探究分析了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和閱讀能力的關系,并提出了幾點參考價值較高的教學建議,通過利用英語學習動機與閱讀能力間的關系,掃清高中生英語閱讀障礙,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水平。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與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目前,高中英語教學狀況并不樂觀,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這不僅影響著英語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也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首先,閱讀材料單一,學生所接觸到的閱讀材料多是教材中的現成文章,可供學生選擇的習題內容與復習鞏固資料也大多來源于教材。但實際上,學生對于教材中所包含的閱讀資材料并不感興趣,這些閱讀材料往往都是形式單一且內容相似,難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多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時間被閱讀材料的重點詞匯、長難句解析、篇章理解等占滿,幾乎沒有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最后,學生的情感因素并未充分利用,如此單一強化的應試閱讀訓練顯然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學習情感需求,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學生閱讀認識能力滯后發(fā)展。
(二)學的現狀
由于教學過程存在諸多問題,課堂的沉悶枯燥也是導致學生閱讀學習障礙的主要因素,學生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心里壓抑與不安全感,不僅束縛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天性,也阻礙了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的持續(xù)發(fā)展。而且,由于班級人數過多,教師很難顧及所有學生的學習感受,進而影響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但實際上,學習更需要內因驅動,僅憑外因強迫監(jiān)督學習是難以實現教學真正目的的,因此學習動機就顯得尤為重要。此外,在調查研究中發(fā)現,很多學生缺少學習主動性,對英語閱讀缺乏學習興趣,而且多數學生都缺少階段性英語閱讀規(guī)劃意識,浪費了很多自主閱讀資源。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理解的障礙因素分析
(一)語言障礙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閱讀理解的障礙因素有很多。其中,語言障礙因素是指學生在閱讀時因語言文字本身所造成的閱讀障礙,即生詞過多阻礙閱讀進程。由于語言障礙的持續(xù)存在,不僅會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產生更多困惑,影響閱讀速度的同時也無法形成對文章的正確理解與認識。因此,詞匯障礙作為學生英語閱讀理解中較為常見的語言障礙之一,主要體現在學生不認識生詞,也難以根據上下文推斷生詞大意,導致學生對文章大意產生誤解,對學生的閱讀準確性造成直接影響。
(二)非語言障礙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所遇到的非語言障礙,主要指排出語言文字本身之外的其他障礙因素。其中,學習動機是導致學生閱讀活動順利開展的關鍵性內部動因,通過對英語教學的觀察可發(fā)現,如果學生長期遇到閱讀動機障礙,不僅不利于學生閱讀正確性的提高,也有礙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有效發(fā)揮。另外,閱讀習慣也是常見的非語言障礙之一,不正確的閱讀習慣不僅會影響閱讀效率,也會降低閱讀準確性,尤其是很多學生習慣逐詞閱讀、逐句翻譯,忽略了文章的整體性,遇到生詞過于依賴查閱詞典,不善于利用上下文進行整體性分析。
三、基于學習動機,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
(一)根據學情設計教學,降低閱讀焦慮
經過上述分析可知,學生的學習動機與閱讀能力的提升有直接關系,要求教師必須要根據學情具體設計教學,有效降低學生的閱讀焦慮感。首先,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夯實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在講解具體篇章時要認真分析材料與實際學情,引導學生分析了解閱讀相關材料,在師生共同討論過程中引入新單詞的釋義,匹配已學過單詞進行詞匯的融合講解,從而奠定學生扎實的閱讀基礎,掃清閱讀障礙,引導學生在心情愉悅的狀態(tài)下展開深度閱讀與分析;其次,應在閱讀中適當搭建支架,通過“獲取文章大意—文章表格填寫—回答問題”的基本步驟,有助于學生更條理清晰的閱讀。
(二)變換活動形式,創(chuàng)設閱讀期待
基于學習動機,要想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不僅要根據學情設計教學,降低學生的閱讀焦慮,也要變換閱讀教學活動形式,創(chuàng)設閱讀期待。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滿足學生的視覺感官需求,轉變傳統白紙黑字的閱讀形勢,為學生帶來更為豐富的視覺效果變化,增加學生的閱讀欲望,引導學生聚焦閱讀問題,展開小組合作思考探究;其次,教師應適時設疑,讓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分享集體智慧,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小組內進行答案分享與集體核對,有助于營造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降低閱讀難度,從而減少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挫敗感。
(三)緊密聯系生活,提高閱讀動因
英語閱讀素材幾乎都來源于生活,要想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就必須要緊密聯系生活,提高閱讀動因,根據閱讀材料激活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進行理解與分析,提高對閱讀材料的興趣,并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運用知識遷移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價值,進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與此同時,教師也要為學生布置任務型閱讀任務,拒絕機械閱讀技能培養(yǎng)與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賦予閱讀真實的目的,有利于學生的深度閱讀。由此可見,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動機的強弱直接影響閱讀能力的提升,如果長期缺乏對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不僅不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也不利于教學目的的實現。
(四)優(yōu)化英語閱讀教學活動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求教師要優(yōu)化英語閱讀教學活動。首先,要設計準確且具體的閱讀課時目標,將單元教學目標分解落實到具體課時中,目標包括通過速讀了解文章大意并回答相關問題、掌握新詞短語及長難句的具體用法等;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嘗試小組合作學習。學習動機的產生需要借助人際交往,實質是以人際相互作用為基礎所建立的一種彼此依賴的關系,個體的成功要離不開他人的幫助,要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產生同舟共濟的強烈情感;最后,閱讀教學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對教材的靈活實用,教師應該將其作為教學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刪減、增加與調整,滿足實際學情需要。
(五)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 擴大課外閱讀量
為了貫徹落實新課標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務必要滿足學生從不同渠道接觸英語,并提高學生的真實情感體驗,除了要有效利用教材資源以外,還應該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 擴大課外閱讀量。首先,要從實際學情精選閱讀材料,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其次,要結合當前所學內容進行補充,注重所選課外閱讀材料的拓展性,將所學相關知識遷移到課外閱讀材料中,激發(fā)學生的知識探索欲;最后,應注重課外閱讀材料的趣味性,擴大閱讀種類,遵循由簡至難的閱讀原則,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六)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利用積極的情感提高自身閱讀認知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策略能力,除了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閱讀榜樣外,還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提倡學生利用自己偏愛的閱讀方式閱讀;其次,要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要求教師不僅能夠展現文章中的顯性情感因素,也能夠挖掘閱讀材料中蘊含的隱性情感因素,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并向學生拋出啟發(fā)性問題,成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學習動機與閱讀能力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高中英語教學務必要對此提高重視,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情等設計教學,降低學生的閱讀焦慮,變換活動形式,優(yōu)化英語閱讀教學活動。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創(chuàng)設閱讀期待,緊密聯系生活,提高閱讀動因,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 擴大課外閱讀量,進而實現高中英語閱讀的有效性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呂曉峰.優(yōu)化閱讀教學設計,提升閱讀教學效果——《英語閱讀教學》述評[J].英語教師,2017,17(10):149-152.
[2]李婷,侯圓圓.ARCS學習動機模型對高中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8(05):24-26.
[3]徐斌.淺談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英語成就動機[J].知識經濟,2015(13):178.
[4]鈕玉夢.基于ARCS模型下的高中英語主題式閱讀教學研究——以牛津模塊三為例[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7(08):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