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弘捷(整理,注釋)
(“天下之脊”文化集團,北京 100034 )
結(jié)婚證書②此結(jié)婚證書為當年當?shù)貥藴饰谋尽WC書中毛筆小楷七十一字為逯欽立先生手跡。影印件見本期封三圖1。
李光濤③李光濤,名大酉,1897年生于安徽懷寧,1984年逝于臺北。畢業(yè)于安徽省立第一師范學(xué)校。國立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書記,副研究員,編纂。著作有:《明清史料 甲編—壬編》(見《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料叢書1930—1957》)。論文有:《內(nèi)閣大庫殘余檔案內(nèi)洪承疇奏銷冊序》(1925)、《清人入關(guān)前求款之始末》(1937)、《清太宗求款始末提要》(1937)、《清入關(guān)前之真象》(1937)、《記奴兒哈赤之倡亂及薩爾滸之戰(zhàn)》(1937)、《記清太宗皇太極三字稱號之由來》(1937)、《記崇禎四年南海島大捷》(1937)、《清太宗與三國演義》(1937)、《洪承疇背明始末》(1938)、《論崇禎二年“已巳虜變”》(1938)、《毛文龍釀亂東江本末》(1938)、《朝鮮壬辰倭禍中之平壤戰(zhàn)役與南海戰(zhàn)役》(1938)等(以上見1937—1938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安徽省懷寧縣人 壬寅④壬寅,年份有誤。李光濤生年應(yīng)為丁酉年。年七月初五日吉時生
張素萱⑤張素萱,1916年生于四川李莊,后逝于臺北,1944—1946年間為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小學(xué)代課教師。四川省南溪縣人 丙辰年三月二十九日寅時生
今由 芮逸夫⑥芮逸夫,1897年生于江蘇溧陽,1991年逝于臺北。畢業(yè)于國立東南大學(xué)。國立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專任研究員兼第四組主任。與凌純聲合著《湘西苗族調(diào)查報告》(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之18,商務(wù)印書館1937年版)。逯欽立⑦逯欽立,字卓亭,1910年生于山東巨野,1973年逝于吉林長春。國立北京大學(xué)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教育部部頒碩士(首屆,1942),國立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助理研究員(1942—1948)。論文有:《古詩紀補正敘例》(1947)、《漢詩別錄》(1948)、《六同別錄(中)》(1945)、《說文筆》(1947)、《形影神詩與東晉之佛道思想》(1947)、《述酒詩題注釋疑》(1948)、《陶淵明年譜稿》(1948)等(以上見1947—1948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陶淵明行年簡考》(《讀書通訊》,1942)、《相合歌曲調(diào)考》(《讀書通訊》,1943)、《陶潛里居史料評述》(《說文月刊》,1944)、《跋老子化胡經(jīng)卷十玄歌》(《中央圖書館館刊》,1947)、《跋周校本嵇康集詩》(《中央圖書館館刊》,1947)、《韻書五聲四聲起源考》(《交訊》,1947)。先生介紹謹詹于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①“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即1945年9月21日,為抗戰(zhàn)勝利后第18日,余慶綿延,喜上加喜。下午二時在南溪李莊
舉行結(jié)婚典禮恭請
董彥堂②董作賓,字彥堂,1895年生于河南南陽,1963年逝于臺北。畢業(yè)于河南大學(xué)。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國立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專任研究員代所長。著作有:與傅斯年、李濟、梁思永等合著《城子崖》(1934)、《殷墟文字甲編》(1948)、《殷墟文字乙編上輯》(1948)、《殷墟文字乙編中輯》(1949)(以上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與胡厚宣合著《甲骨年表》(1937),與劉敦楨、高平子合著《周公測影臺調(diào)查報告》(1939)、《殷歷譜》(1945)(以上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罚?。論文有:《跋唐寫本切韻殘卷》(1928)、《殷墟沿革》(1930)、《譚“譚”》(1933)、《甲骨文斷代研究例》(1933)、《殷歷中幾個重要問題》(1934)、《五等爵在殷商》(1936)、《甲文例》(1936)、《殷商疑年》(1936)、《論雍己在五期甲骨上的位置》(1939)、《六同別錄?中》(1945)、《殷歷譜后記》(1948)等(以上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中華民國十七年十月試掘安陽小屯報告書》(1929)、《商代龜卜之推測》(1929)、《新獲卜辭寫本》(1929)、《新獲卜辭寫本后記》(1929)、《甲骨文研究之擴大》(1930)、《“獲白麟”解》(1930)、《大龜四版考釋》(1931)、《卜辭中所見之殷歷》(1931)、《帚矛說—骨臼刻辭的研究》(1933)、《釋“馭嫠”》(1933)、《釋后岡出土的一片卜辭》(1933)等(以上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安陽發(fā)掘報告》);《安陽侯家莊出土之甲骨文字》(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學(xué)報》,1936);《殷墟文字甲編自序》(1948)、《殷墟文字乙編自序》(1948)等(以上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先生證婚。兩姓聯(lián)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jié),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絲帛,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
結(jié)婚人 李光濤 張素萱 證婚人 董彥堂 介紹人 芮逸夫 逯欽立 主婚人 李權(quán)③李權(quán),別號郢客,李濟之父。李濟,字濟之,1896年生于湖北鐘祥,1979年逝于臺北。美國克拉克大學(xué)心理學(xué)學(xué)士、社會學(xué)碩士,哈佛大學(xué)人類學(xué)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評議員,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兼所長,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任。著作有:與傅斯年、董作賓等合著《城子崖》(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1934)、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8)。論文有:《安陽發(fā)掘報告發(fā)刊語》(1929)、《小屯地面下情形分析初步》(1929)、《殷商陶器初論》(1929)、《民國十八年秋季發(fā)掘殷墟之經(jīng)過及其重要發(fā)現(xiàn)》(1930)、《小屯與仰韶》(1930)、《俯身葬》(1931)、《安陽最近發(fā)掘報告及六次工作之總估計》(1933)、《安陽發(fā)掘報告編后語》(1933)等(以上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安陽發(fā)掘報告》);《城子崖報告序》(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1934);《小屯地面下的先殷文化層》(見《中央研究院學(xué)術(shù)匯刊》1944年第1卷第2期);《殷墟銅器五種及其相關(guān)之問題》(1933)、《六同別錄?中》(1945)、《研究中國古玉問題的新資料》(1948)等(以上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田野考古報告編輯大旨》(1936)、《中國考古學(xué)報前言》(1947)、《記小屯出土之青銅器》(1948)等(以上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學(xué)報》)。張幼晴④張幼晴,張素萱祖父。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謹訂
素萱女士 光濤仁兄 結(jié)婚志喜
畫眉韻事傳京兆
坦腹清標憶右軍
王獻唐⑤王獻唐,字獻堂,號鳳笙。1896 年生于山東日照,1960年逝于山東濟南。曾就讀于青島禮賢書院、青島德華特別高等專門學(xué)堂。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任山東省立圖書館館長,1943年做客于四川南溪李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著述有《山東古國考》《中國古代貨幣通考》《泉幣圖釋》《讀詩文日記》(見《王獻唐遺書》,齊魯書社 1985年版)。董作賓 敬賀⑥影印件見本期封三圖2。
王獻唐畫作兩幅。⑦影印件見本期封三圖3、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