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珊珊
(蘇州大學 傳媒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副文本”(paratext)這一概念最早來自法國敘事學家杰拉爾?熱奈特(Gérard Genette),指“文本和文本之間存在的模仿和轉化關系,最能體現(xiàn)這種關系的文本形式有拼貼和戲仿”[1]。副文本是文本作為物質媒介的一些組成部分,如書名頁、序言、跋、字體、空間結構、評論、注釋內提到的文本,都是傳統(tǒng)文本的副文本。[2]喬納森?格雷(Jonathan Gray)借用熱奈特的“副文本”概念,將電影、電視節(jié)目的片花、海報、預告、宣傳、周邊等都歸入“副文本”的范疇。[3]45在此意義上,依托新媒體平臺而迅速發(fā)展的ACG(Animation、Comic、Game的縮寫,動畫、漫畫、游戲的總稱)文化的副文本極為豐富,其中又以粉絲社群的創(chuàng)造—攻略、同人、評測、直播、評論、演繹等—影響最為深遠。
如同任何商業(yè)化生產和流通的文本,動漫有圍繞它衍生從而支撐、豐富它的副文本,這些副文本構成了一個主文本身處其中的空間,可稱之為“周邊”。周邊作為動漫作品的衍生品,一直被當做消費商品。然而在文化意義上,它們構成了一種媒介,使粉絲與原文本之間發(fā)生再生、再創(chuàng)造式的勾連。特別是經典的動漫作品能夠賦予周邊強大的生命力,使之始終維持粉絲對原文本的熱情?!豆嗷@高手》—一部少年漫畫改編的動畫—有著競技體育的魅力、絕境逢生的英雄情結和團結友愛的集體精神,囊括“JUMP系”①“JUMP系”是指日本漫畫雜志《周刊少年Jump》上刊載的漫畫作品。的三要素—友情、努力、勝利,再加上朦朧的愛情、成長的挫折,成功俘獲了成千上萬青少年觀眾的心。
這部貼近現(xiàn)實、承載一代人青春夢想的動畫,在1993年開播時,創(chuàng)下21.4%的收視率記錄②番組計劃:《日本動畫最高收視率TOP100》,http://bangumi.tv/index/15045。;2004年,《灌籃高手》漫畫單行本發(fā)行量突破1億冊;2013年重制高清修復版動畫,在優(yōu)酷等視頻網站上總播放數(shù)也已過億;豆瓣上《灌籃高手(1993)》條目評分人數(shù)近十萬③豆瓣電影:《灌籃高手(1993)》,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998799/。。這樣一部深受歡迎的動漫作品,所衍生的周邊理所當然地受到粉絲的歡迎,有些粉絲為了表達對文本的喜愛,甚至自己打造周邊,利用周邊建構另一個故事。本文聚焦《灌籃高手》的周邊,考察其作為聯(lián)系粉絲與文本之間的媒介是如何對粉絲產生影響的?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為什么會產生影響?并進一步探討周邊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副文本雖然不存在于主文本之中,卻與主文本息息相關,或是喚起讀者對主文本的記憶,或是影響讀者對主文本的解讀,從而與主文本形成一種互文關系。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認為,粉絲從所有可供挑選的文本中選中某些媒介產品,表明了這些產品擁有表達粉絲已有的社會志趣和文化興趣的可能性,于是粉絲創(chuàng)造的意義和原文本所蘊含的意義必然存在著某種程度的一致性。[4]32
動漫的實物周邊是對動漫文本符號進行物化的結果,文本的符號意義寄寓其間,兩者存在著天然的聯(lián)系。而實物周邊的物化形態(tài)在被粉絲消費的同時,被再度符號化,賦予與原文本關聯(lián)而又有所區(qū)別的意義。粉絲在與周邊的接觸中,與文本相關的記憶被喚醒和改寫,無形之中加深了粉絲與文本的聯(lián)系,維持了粉絲對文本的閱讀熱情??v觀《灌籃高手》周邊產品,共同特點是具有《灌籃高手》中的部分符號,甚至可能僅僅是其中出現(xiàn)過的字母、圖片或顏色。“當一個人把指示符號與對象的替代關系暫時忘卻,符號替代對象出現(xiàn),欲望從對象移到符號本身。對象不在場時,抓住符號也是安慰?!盵5]在粉絲眼里,這些周邊具有某種令人激動的氣息,它們與原文本聯(lián)結,標示出原文本的敘事走向,凝結著原文本的意義,牽動著粉絲的情感體驗,這本身就構成一段經驗的敘事。如網友Lavolontedul通過分享《灌籃高手》閃卡收藏展的現(xiàn)場照片向《灌籃高手》致敬,因為它“點燃了我的整個青春”①Lavolontedul:《記2017澳門灌籃高手閃卡收藏大型展》,https://tieba.baidu.com/p/4932844822。。對他來說,這些閃卡的展示就是一次講述自己的機會,周邊外化了粉絲敘事的內在動機。
在周邊的影響下,粉絲不斷對原文本的喜愛之處進行解讀,加深與原文本的聯(lián)系。網上熱賣的《灌籃高手》同款隊服“湘北10號櫻木花道籃球衣”②淘寶:“SD灌籃高手隊服訓練服湘北10號櫻木花道籃球衣背心籃球服定做訂制”,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4.20.ImVScS&id=23820904032&ns=1&abbucket=3#detail。,商品評價頁面下,可見“相當不錯,終于圓夢啦!穿上就感覺我就是流川楓” “穿上就像櫻木附體,根本停不下來”的表達,再現(xiàn)了粉絲對原作里人物的情感。他們對這件球衣最主要的需求不在于做工和材質,而在于“圓夢”,在于復現(xiàn)內心深處的沖動。紅白兩色的球衣,以及球衣上的字母和號碼,都與原文本相契合,穿上它便仿佛將原作的故事延伸到現(xiàn)實世界。這些周邊在粉絲手里成為講述和演繹原作角色的形象、技術與精神的符號,成為表達對角色喜愛之情的象征。
副文本會影響讀者對文本的認知,形成正面或負面的解讀,甚至是遠遠偏離作者預置的價值取向判斷的“誤讀”。詹金斯警告讀者:“‘誤讀’的概念也暗示我們存在著正確、規(guī)范的閱讀策略,采用這種策略就能得到合法的意義。”[4]31但在某些時刻,對粉絲來說文本層面的誤讀不僅無害,有時還是一種趣味。勞倫斯?克羅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指出:“人們并非只是在努力領會文本的意義,而是使其具有和自己的人生、經驗、需要和欲望相關聯(lián)的意義?!盵6]134粉絲面對文本并不是只能解讀出文本預設的意義,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積極的、生產性的。如有些粉絲購買角色的球服給現(xiàn)實世界中的伴侶穿,實現(xiàn)自己想象中的與偶像的關系;有些粉絲能在這部少年動漫中解讀出男同性戀信息。①參見淘寶“SD灌籃高手隊服訓練服湘北10號櫻木花道籃球衣背心籃球服定做訂制”網購寶貝評價部分,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4.20.ImVScS&id=23820904032&ns=1&abbucket=3#detail。
《灌籃高手》的作者井上雄彥在作品中傳遞的是少年的友情,很少涉及兩性或者同性之間的愛戀。主角櫻木花道和流川楓的互動更傾向于一種對手之間相互嫌棄又惺惺相惜的羈絆之情,這里卻被粉絲利用周邊以另一種形式解讀成郎才女貌的校園愛情和互相友愛的兄弟之情,粉絲正是以這種方式彌補解讀文本“正統(tǒng)”意義時的不滿足感。
不管是順應文本“正統(tǒng)”意義的解讀還是背離文本意義的“誤讀”,都源于周邊的媒介作用,使粉絲不斷重讀原文本。粉絲在周邊的觸動下,回想自己對原文本的記憶,將自己的日常經驗編織進文本意義中,從而創(chuàng)造出新的意義。
詹金斯曾以孩子把玩布偶為例,說明粉絲對文本的喜愛使文本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意義。在他看來,布偶松動的關節(jié)和脫落的眼睛,是男孩撫摸多次的證據(jù),代表著男孩難以忘懷的經驗痕跡,證明相對于玩具制造者看重的交換價值,孩子更加看重使用價值。[7]借助周邊,粉絲參與了文化生產實踐,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文化意義,粉絲主體因而呈現(xiàn)出雙重特性:物的消費者與意義的生產者。
在對文本的解讀中,詹金斯對比了德賽都(Michel de Certeau)的“盜獵”概念和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的“編碼解碼”模式,霍爾的模型暗示流行意義是固定且可分類的,而德賽都的“盜獵”模型強調了意義生產的過程和流行解讀的流動多變性。[4]32詹金斯傾向于德賽都的說法,認為粉絲總是盜獵主流文化體系下的商品和符號,拼貼生產出新的意義。
在粉絲使用《灌籃高手》周邊參與建構的文化實踐活動中,有人將其看做對自己生活經驗的表達,敘述的是自己與原文本的相關性;有人利用其來抵抗社會給定的身份結構,并重新建構個人身份。從《灌籃高手》隊服的網購評價中可以發(fā)現(xiàn),有的粉絲穿上購買的球衣去進行角色扮演;有的粉絲穿著它去《灌籃高手》漫畫的取景地—日本鐮倉—進行紀念之旅;有的用做班級隊服,起到鼓舞士氣、移情嫁接的作用。②同①。從粉絲的這些行為中可以看到,粉絲的生產力并不只局限于生產新的文本,它還參與原文本的解構與重構。粉絲以自己的文化實踐,轉換了通過商業(yè)化過程而生產和流通的敘事及表演。
“角色扮演”“圣地巡禮”和“隊服”三個粉絲周邊展演主題的相同點,都是借助球衣這個周邊產品媒介來敘述,不同程度地成為表演的一部分。正如文本的上下文決定了詞語、句子所要傳達的信息,購買、收藏、使用周邊,這些行為也都具有相應的情境,我們應在相應的情境中分解出每個行為的意義,并將其置于更大的背景中加以考察,因為“只有關注受眾在特定的語境中,消費、解釋并使用文本的具體方式,我們才能對粉絲進行定義”[6]137。
阿伯克龍比(Nicholas Abercrombie)和朗赫斯特(Brian Longhurst)提出的“觀展/表演”受眾分析范式認為,受眾不僅能夠接受訊息和詮釋文本,而且能夠主動利用影像媒介來進行表演,并經由這些表演來構建自我身份和獲得他人認同。[8]為了更好地理解影像記憶在個人身份的建構中發(fā)揮何種作用,每個粉絲都在嘗試根據(jù)自身利益和需求重構文本的意義。對于《灌籃高手》的粉絲來說,那些在第一次觀看時快速閃過但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影像,通過重新演繹、參與創(chuàng)造這一過程,來再次體驗、甚至想象那個瞬間的愉悅和快感。
粉絲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使用周邊建構出與原文本相關聯(lián)又有差異的文化意義。在這一語境下所形成的一系列文本、實踐和媒介產品便構成了一個整體,是更廣泛意義上的“周邊”,在這一語境中,粉絲與其所愛的文本之間的關系才得以最終定義,并完成意義的生成。
“認同”是一個“求同”與“存異”并存的過程,在社會學意義上,“認同”意味著“現(xiàn)代人在現(xiàn)代社會中塑造成的、以人的自我為軸心展開和運轉的、對自我身份的確認”[9]9。這包含了兩個層面的認同,即“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而粉絲以周邊為媒介參與的文化實踐過程又涉及“文化認同”,故以周邊為核心展開的意義生產和流通過程同時涉及了“自我認同”“社會認同”和“文化認同”。
“自我認同是一種內在性認同,是一種內在化過程和內在深度感,是個人依據(jù)個人經歷所形成的、作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9]16青少年時期觀看《灌籃高手》的經歷印在粉絲的腦海深處,文本的意義伴隨著粉絲成長,甚至塑造粉絲的價值觀。每當出現(xiàn)代表《灌籃高手》文化意義的周邊,粉絲便竭力收藏,對他們來說,收藏的不僅是具象化的物,更是在成長后很難再擁有的青春和夢想。粉絲的周邊展演實踐所展現(xiàn)的自我歸類,也是在尋求一種集體認同。社會認同是“人在特定的社區(qū)中對該社區(qū)特定的價值、文化和信念的共同或者本質上接近的態(tài)度”[9]16。一支班級球隊穿著《灌籃高手》主角隊的隊服,獲得虛擬和現(xiàn)實的雙重集體認同。因為集體服裝代表著一種集體的認同感,周邊則意味著原文本的精神和力量。
日本動漫從20世紀80年代初進入中國并迅速風靡,伴隨著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成長。在此期間,日本的動漫周邊文化也在普及的過程中積累了一批忠實的粉絲,他們或多或少為形形色色的周邊沖動過,其粉絲身份更是通過追逐動漫衍生品來表達。20世紀90年代中期,《灌籃高手》進入中國大陸,彼時NBA還未普及,青少年們籃球知識的獲取全靠《灌籃高手》的科普。在《灌籃高手》的影響下,許多人走上籃球場,笨拙地模仿角色的打球方式。在此過程中,他們漸漸成為粉絲,認同作者在其中設置的精神文化內涵。粉絲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雖然具有流動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排他性?!胺劢z”既可以是個體,也可以是一個集合體。他或者他們所生產的文化類型有別于他者,但又在自身群體中流通,為成員所認同。
文化認同是指“人們之間或個人同群體之間的共同文化的確認,使用相同的文化符號、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規(guī)范”[10]。粉絲通過對周邊的使用表達自己對文本的認可和喜愛,從而進行文化身份的建構,在自我和他者的影響下完成對粉絲身份的確認。在使用周邊的展演中,粉絲不僅利用周邊解讀文本、表達情感、建構個人身份,還通過周邊進行身份的想象和表演,將自己呈現(xiàn)于他人面前,想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正如購買球衣的粉絲進行Cosplay、“圣地巡禮”還原動漫中的情節(jié),穿著《灌籃高手》的同款球衣去打球,將人物的精神移植到自己的身上。這些都向別人展示了自己是《灌籃高手》粉絲,將自身創(chuàng)造的意義融入社會意義流通的范圍,從而構建了文化身份的認同。
周邊何以對粉絲產生影響,除了原文本強有力的文化內涵外,粉絲對認同的渴望也不容小覷。粉絲圍繞周邊進行的參與式文化實踐,昭示著認同的過程,除了成長過程中對自我的認同,還有渴望融入集體的社會認同,以及通過使用周邊展示的粉絲文化認同與身份認同。
與周邊的接觸會喚醒粉絲對原文本的記憶,粉絲對原文本進行各種解讀,從而強化粉絲與文本的聯(lián)系。在粉絲對文本的解讀中,并不是總能解讀出符合作者原意的意義,還存在著偏離文本預設意義的“誤讀”。無需對“誤讀”大張撻伐,因為對粉絲文化來說,“誤讀”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和活力。但正如喬納森?格雷所指出的,作為副文本的周邊,可以為文本創(chuàng)造意義,擴展文本的邊界,也可以獨立存在,生產出自己的意義,甚至在特殊情況下還能接管文本。[3]45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否需要警惕副文本的大量出現(xiàn)會使人無心接觸文本、進而稀釋文本?
[1]GENETTE Gérard. The Architext: an introduction[M]. Ork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82.
[2]GENETTE Gérard. Paratexts: Thresholds of interpretation[M].LEWIN Jane E, tr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5.
[3]GRAY Jonathan. Show sold separately: promos, spoilers, and other media paratexts[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10.
[4]詹金斯 亨利.文本盜獵者:電視粉絲與參與式文化[M]. 鄭熙青,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5]趙毅衡.趣味符號學[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5:73.
[6]克羅斯伯格 勞倫斯.這屋里有粉絲嗎?—粉都的情感感受力[M]//陶東風.粉絲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7]西爾斯 麥特.在消費與“抵抗”之間的粉絲文化[M]//陶東風.粉絲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81.
[8]ABERCROMBIE N, LONGHURST B.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M]. London: Sage,1998:15-37.
[9]王成兵.當代認同危機的人學解讀[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10]張云鵬.文化權:自我認同與他者認同的向度[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