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淼峰
《對韻歌》是統(tǒng)編本教材一年級上冊中的第五篇課文,是根據(jù)啟蒙讀物《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編寫而成的韻文。
《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學習、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等?!扼椅虒崱肥菑那叭藗儗W習寫作近體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從中得到語音、詞匯、修辭的訓練。
《對韻歌》是一篇韻文,節(jié)奏明快、音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在富有音韻節(jié)律的朗讀中感受對子的對應關系,感受對韻歌呈現(xiàn)的美景。
本課韻文共三句。第一句采用單字對的形式,包羅了“云、雨、風、雪”等自然現(xiàn)象;第二句依然是單字對,涉及“花、樹、鳥、蟲”等動植物;第三句則用雙字對的形式,呈現(xiàn)了山清水秀和桃紅柳綠的美麗景色。整篇韻文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使學生在邊學邊想象中感受音韻、感悟節(jié)律、感觸文化。
1.“字”的解析
課文中的七個生字,有六個指向事物名稱,分別為“云、雨、風、花、鳥、蟲”。
“花”字,從結構上講,是第一次出現(xiàn)的上下結構的字,對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陌生感;從字義的角度分析,“花”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物,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一字開花”的形式,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花;從字理的角度分析,“草本植物花開了”,可引導學生適當遷移,積累生活中像花一樣的事物,比如浪花、雪花、火花、禮花等。
“風”是后鼻音。“eng”和“ong”的發(fā)音容易受方言的影響,出現(xiàn)口齒不清或者聲韻混淆的現(xiàn)象,需要教師重點示范朗讀。
“鳥、云、雨”都是象形字。在《日月水火》一篇里學生已經(jīng)了解了有關象形字的一些基本特征,教師可以借助形象的圖片,通過連線對應等方式,引導學生把握圖形與字形之間的相似點,進而幫助學生再一次感受象形字的特點,把握字形特征。
“蟲”是翹舌音,由于學生還沒有學過拼音,對唇齒的位置、氣息的吞吐還缺乏一定的訓練,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需要重點正音。從字理的角度分析,“蟲”字又是頗具文化意味的:古有“大蟲(老虎)、長蟲(蛇)”的說法,今有“書蟲(愛好讀書的人)、網(wǎng)蟲(沉迷于網(wǎng)絡的人)、懶蟲(比較懶惰的人)”的稱謂,可見“蟲”字已超越了字形意義上的象形性,而被賦予了時代特征和文化意味。教學時,在學生已初步感知了“蟲”的象形特征的基礎上,可適當引導學生拓展、了解,以展現(xiàn)漢字的趣味性,感受漢字的文化意味。
2.“詞”的解析
文本的第三句是雙字對,“山清”對“水秀”,“柳綠”對“桃紅”。從字義的角度分析,每一對雙字都是一幅富有生活氣息、形象直觀的畫卷;同時,每一對雙字都被賦予了色彩感,“清、秀、綠、紅”等字的存在,又使得畫面鮮活明亮起來。
獨特的字詞組合,為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對子顯現(xiàn)的趣味性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山清”“水秀”是一幅畫面的兩個內容,往往作為一個整體而存在,“山清水秀”本身又是一個固定的詞語,同理,“柳綠桃紅”也是如此。另一方面,雙字對是單字對的具體演化,“山清”即清朗的山,“水秀”即清秀的水,“柳綠”即綠色的柳樹,“桃紅”即“紅色的桃花”。字形結構上的相似性,又為雙字對向單字對的回歸提供了可能,“山對水,清對秀;柳對桃,綠對紅”。這既是對前兩句單字對的鞏固和回應,也隱含著對子的基本構成和演化方式,易于學生在有趣的言語轉化和朗讀體悟中感受對子的音韻節(jié)律和文化韻味。
3.“韻”的解析
對韻歌,除了一一對應這一特征之外,“韻”是另一個鮮明的特質?!绊崱奔绰曧?,也可作“韻味”解。
從外在形式而言,對韻歌是富有聲韻特質的。三句對子,雙句尾字“風、蟲、紅”在韻腳上比較相近或相似,這是對子的基本特征之一。為什么必須是“雪對風”,而不能改為“風對雪”?為什么必須是“鳥對蟲”,而不是“蟲對鳥”?為什么必須是“柳綠對桃紅”,而不能相反?這主要是基于聲韻上的考慮。相同或相似的音韻通過朗讀傳遞出來,往往表現(xiàn)為聲音的某種共振,更具有旋律的味道,富有音樂的美感,從而強化韻律的存在。同時再配上一一對應的明快節(jié)奏,對子的節(jié)律感就清晰明快了。這是符合剛入學兒童的游戲心理的。在拍手擊打、輕快明亮的朗讀中,學生能夠形象直觀地感受到對韻歌的基本特征。
從編排方式而言,前兩句單字對、第三句雙字對具有邏輯上的嚴密性。若都是單字對,朗讀時所傳遞出的聲韻節(jié)律顯得過于單調乏味,趣味性就下降了。同時,一味的單字對會讓人產(chǎn)生一種“無窮盡”的錯覺,缺乏“止”的意味。若都為雙字對,則學習缺乏坡度,不符合學生初感對子的學習心理,也不符合學生感性識字、形象化認字的學習規(guī)律。可見,三句對子盡管取自兩本不同的書,但編者在改編時也是煞費苦心的,有其學理上的考量,更有文化意義上的考究。
《對韻歌》七個生字中有三個生字是需要引導學生書寫的,分別為“蟲”“云”“山”。要寫好這三個生字,關鍵是要寫好其中的三個常用筆畫?!跋x”字要引導學生認識并學寫提,“云”字要引導學生認識并寫好撇折,“山”字要引導學生認識并學寫豎折。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字形,發(fā)現(xiàn)每個生字的書寫筆順及關鍵筆畫,再通過教師的范寫、學生的練寫、學生之間的評寫等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新認的筆畫,鞏固所學生字。
課文中的插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山間云霧繚繞,山清水秀;右下角柳綠桃紅,色彩明麗……教學時,可借助課文插圖喚起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在形象的圖與抽象的文字之間搭建起認知的橋梁。同時,對于插圖所無法企及的字詞,教師可有選擇性地根據(jù)需要加以補充和呈現(xiàn),以幫助學生識記字形,把握字義。
課后練習中“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要求,暗示了本課教學的兩個基本教學目標,也同步回應了《對韻歌》這種文本形式的基本學習方式。教學中要通過教師范讀、同伴學讀、伙伴互讀、小組賽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對韻歌的聲韻節(jié)律、文化韻味,并最終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教師可適當擴充對子的類型和內容,引導學生初步感受“三字對”“多字對”等不同的對子形式,使學生建立起對子的完整概念。
(作者單位:浙江紹興市樹人小學)
責任編輯 楊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