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朝陽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學是中學生開始學習物理知識的啟蒙階段,是培養(yǎng)中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階段。初中物理講究思維的培養(yǎng)與興趣的培育,在學生生涯中起著過度作用,其所學的光學、力學等無一不在高中得以更深層次的學習。筆者通過對初中物理教學的探討,提出了一些使中學生有效學習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教學經驗心得
一、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興趣
初中生處于興趣發(fā)展的高峰時期,對一切事物抱有好奇的態(tài)度,而物理作為一門探究物質本質的學科,在根本上便擁有吸引學生興趣這一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但是在日常學習中,學生卻常常被其復雜晦澀的題目所困絆,產生一種物理是枯燥難懂的學科這一錯誤思想,針對這一現(xiàn)象,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培養(yǎng)興趣的有效措施:
(一)教學語言輕松詼諧富于幽默感
在教學中,教師要將教學內容盡量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通過創(chuàng)造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引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可以通過深入淺出的解釋和生動形象的對比以及幽默的教學語言,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加強課堂學生互動
課堂中教師是一個引導的作用,一味的講課只會使學生聽的煩躁無聊,不如提出幾個問題,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通過小組內的互相交流和小組以及小組之間的互相展示,這樣既可使學生學到知識并且課堂也不再壓抑低沉,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三)充分調動學生解題成功后的滿足感
在每節(jié)課后,不妨設置一個較難的問題,留給學生下課思考并在下節(jié)課中展示,在自習中給以學生適當?shù)囊龑В忸}成功并展示后,學生會有十分巨大的滿足感,而這種滿足感可以促使學生不斷地沖擊難題。
(四)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中學生一般都會對實驗操作感興趣,教師要充分遵循學生希望親手做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科學探究,做好物理實驗,滿足學生做實驗的心理需求,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梢宰寣W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猜想實驗結果,然后進行實驗設計,通過實際的操作使學生的實驗猜想得到證實,讓學生得到自豪感和滿足感,同時提高學生的實驗分析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
(一)要求學生掌握解題方法并善于總結
物理學重在方法和技巧。有些學生整天做很多習題,學習資料很多,但是成績不理想,重點就是沒有明白課本上的基本原理和解題的科學方法。老師在講解習題時,學生要認真聽講、仔細做筆記,總結解題方法,清晰解題思路,只有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才能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二)培養(yǎng)學生題型意識
就單純初中物理來說,涵蓋知識面非常廣,可以說是高中所有必修選修課程的更深一步學習的基礎,其難度也并非學生想的那么高。往往大部分的題是以基礎為主,這就要求學生扎實掌握各種題型,做到一看到題就反映出思路,認題準,做題快,結果對。
(三)引導學生養(yǎng)成預習和課后復習、歸納的習慣
學而不思反,無所為也。學生的課后總結反思歸納是學習物理的重中之重;學生的課前預習是物理成績提升的必經之路。
教師可介紹預習方法,在開始階段對學生布置明確具體的預習任務,給學生相關資料,要求學生寫預習筆記,定期抽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以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要求學生預習時首先把未學過的課程仔細閱讀,將不明白或不理解的部分予以標注,將有關以前學過但忘記的知識進行再次記憶。
引導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歸納,使學過的知識有層次的羅列,縱觀全局、靈活運用物理基本概念、公式和物理規(guī)律去解決物理問題;同時,課后復習要布置一定的作業(yè),要求學生整理筆記,然后進行章節(jié)的連貫復習,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
(四)引導學生對公式、物理概念的本質進行解讀
高中物理最令學生頭痛的一點便是公式的繁多和復雜晦澀,初學物理往往被一股腦的公式弄得糊涂,在實際應用中往往不能分辨,造成混用亂用。教師可以運用啟發(fā)性思維,對公示進行深層次解讀,如運用量綱分析或者概念解讀等方法,使得學生對公式由死記硬背層次提升到理解原理層次,這樣一系列的問題也便迎刃而解。
三、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
在教學中,教與學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老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作為老師,不但要學會教,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學,在教與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發(fā)展知識能力。
思維能力在物理學的研究中起著重要作用。物理學的思維方式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兩個飛躍的能動過程。在物理教學中要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認識能力,就要培養(yǎng)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在講解慣性時,我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人從勻速直線行駛的車上豎直向上跳起來,會落在什么地方?又比如:人在體重計上測量體重時用手使勁壓自己的頭,體重計示數(shù)會不會變?讓學生進行討論,通過討論,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和能力。
在物理學中,有些直觀感覺往往跟物理學的科學觀點不一致,如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中講到一切不受外力作用就可作勻速直線運動,那么汽車前進中為什么還需要發(fā)動機牽引呢?又比如在光學中透鏡成像問題,遮住半邊透鏡,成像的形狀不變,顏色變暗這一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教師應抓住本質和許多被非本質所掩蓋的東西。引導學生思考,逐漸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貫穿在整個教學中,它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也是學生獲得知識,掌握知識,發(fā)展知識的重要途徑。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喜歡老師
(一)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
一般來說,教師都比較喜歡班級的優(yōu)秀學生,他們學習努力,學習方法得當,成績較好,而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往往在某些方面存在著缺點。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引導和幫助學生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而不能對成績較差的學生出言諷刺。
(二)建立學習上的伙伴關系。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老師,是幫助學生學好知識,完成學業(yè)的引導者。如果過分強調教師尊嚴,容易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在無形中就增大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應該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適當放下長者的架子,成為學生的朋友,取得學生的信賴。
(三)經常表揚和鼓勵學生
現(xiàn)在的中學生,一般自尊心比較強、心理素質比較脆弱,他們一般忌諱批評,希望得到表揚和鼓勵。教師要掌握好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學生學好某些知識和取得較大進步時,適時的鼓勵學生。只有學會賞識學生,學生才會真正的尊重老師,從而更積極地學習物理知識。
五、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天賦有高有低,這就需要教師慧眼識人,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講究興趣培養(yǎng)和簡便解題,可以總結題型,分題型、分思路,使得學生成績能在短時間內有所改善,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物理的主觀能動性。當學習成績有較大改善,且學習物理的興趣愈發(fā)濃郁后,教師可以找一些創(chuàng)新發(fā)散性題型訓練學生,并讓學生自主總結題型規(guī)律,摸清楚事物本質,知識永遠只是那么一些,試題只是知識外覆蓋了一層隱形膜。試著讓學生摸透里面的知識,解題也會更加順手、自然。
(一)引入型學習法
1.引入型學習法是提高學生分析、思考、閱讀、歸納等能力而使用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具體來說,就是由教師編制思考題,讓學生來歸納總結。在課堂上實現(xiàn)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實現(xiàn)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融合。一般情況下,教師若是“主持人”的話,學生無疑就是真正的“演員”。
2.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發(fā)揮了自身的才能,這有利于打開學生的學習思路,表達學生對于物理知識學習的見解,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參與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引入發(fā)現(xiàn)法
1.發(fā)現(xiàn)法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以學生為主體,經過教師的啟發(fā),學生自動的探索發(fā)現(xiàn),研究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用自己的思維去學習并獲得知識。這種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獨立的學習發(fā)現(xiàn)教學的主要內容,但是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
2.發(fā)現(xiàn)法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不斷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提高自信,改變學習心態(tài),主動學習,增強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六、結束語
初中物理是學生物理啟蒙階段,切不可操之而過急,興趣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乃是初中物理的重中之重。當把握好這兩點,成績自然可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