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內容主要集中在基礎性的數學認知方面,因此這一時期的課堂教學應當集中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方面。在對目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研究中,提出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采取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從而形成小學學生自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為打好數學基礎作出貢獻。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如何充分合理地運用其年齡特征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擁有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是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深刻思考的問題,同時也是學生學好小學課程的關鍵。對于數學學習來說,數學世界所充滿的對于自然的認知內容,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當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數學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學生形成自主探究數學知識的動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自主探究的氛圍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具有吸引力的活動設計才能夠將學生帶入預設的情境中,使學生擁有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動力。因此在課程開展之前,教師應當根據課程內容進行有創(chuàng)意有趣味性的情境創(chuàng)設,并采用活動的方式吸引學生進入情境中,使學生可以擁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例如在認識圖形的課程當中,教師首先應當明確圖形的概念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較為抽象,難以理解,學生對于圖形也很難產生了解和學習的興趣。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學習的興趣和自主探究的動力,就必須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使抽象的圖形變得具體,學生通過具體的認知了解到圖形抽象的概念,并且更加積極地想要了解更多的圖形。在這一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就可以將圖形的概念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通過課堂中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使學生了解到圓形與太陽、長方形與高樓大廈等常見事物的關系,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圖形構成故事,學生可以通過對故事內容的理解來掌握圖形的概念,從而產生自主探究的動力。
二、提出問題實現合作探究
在激發(fā)興趣的過程中,教師還不能忽視學生對于未知事物的探索動力。在數學的世界中,有著許多令人著迷的未知的事物,教師應當通過課堂活動使學生產生對于事物的興趣,從而形成探究的動力。在問題提出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數學問題中存在的撲朔迷離的地方進行敏銳的捕捉,并將問題交到學生的手中,使學生產生探究的動力。在對問題進行描述時,教師不可以進行過多的鋪墊,同時不能夠采取過于細致的提問和過度的引導,避免學生喪失自主探究的興趣。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觀察、判斷、實驗、推理的方式,最終獲得知識。例如在求平均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在實踐中,教師通過提問出示了題目:“在一場搬運乒乓球比賽中,一組派出9名同學,二組派出15名同學,兩班同時開始比賽,時間為一分半,哪個班搬運的乒乓球最多哪個班獲勝。”比賽開始,教師委派一位同學擔任比賽評委。經過一分三十秒的比賽,第二組獲得了勝利。第一組同學表示不滿意,并說“比賽不公平”。教師隨即提問“為何不公平”,學生回答需要兩組人數相同。利用這場比賽,學生可以對平均數的概念展開詳盡的探究,從而討論如何使比賽更加公平的問題。最終一組同學和二組同學與裁判共同進行研究后,得出了兩組同學都應該為12名的結論,使問題得到了解決。
三、積極交流對探究內容進行驗證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當中,有部分較為困難難以解答的問題,僅靠一名學生的自主探究無法進行詳細解答并得出結論,學生在對較為困難問題進行解答中,如果問題所造成的困擾太大,就會使得學生喪失掉學習的信心,從而影響其自主探究的動力,因此,在面對相對復雜的問題的時候,需要學生之間進行積極交流,從而獲得問題的答案,使探究內容更加易于理解。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當適時加入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當中,以引導者的身份,對學生所面臨的困難提出指導意見,幫助學生形成解題思路。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通過分組的方式,使學生小組之間能夠形成關于某一道題目的競爭,學生為了能夠實現問題的快速解答,將會爭分奪秒地對問題的解題方法和答案進行探究。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方程式的概念進行梳理,幫助學生了解方程中未知數和已知數的關系,幫助學生養(yǎng)成通過數學表達式來對數學題目進行解答的習慣,同學之間利用小組對方程問題進行探究,最終完成對題目的解答。
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來說,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通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所擁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探索的動力,而學生與學生之間對問題的討論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對數學問題更加全面的理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金彩萍.論主動探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思考和應用[J].現代交際,2017(6).
[2]梁紅秀.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模式探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