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波涌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習積極性情感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師一項重要的任務。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領會文章的道德情感,讓學生帶著一種積極的情感從事學習和思考,是上好語文課的必要條件。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
所謂情感教育,就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切活動都以富有情感的學生為主體,教師借助于具有動力因素的情感為媒介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種教育。語文是眾多學科中最具人文性的學科,語文學科特有的美質決定了它獨特的審美價值,語文教學應該是一門藝術。如果語文課堂教學缺乏情感,不能用情感打動人,語文教學便失去了魅力,就不能成其為藝術。反之,語文課堂教學一旦注入強烈的情感,課堂教學就有了豐富的情味和明快、激越、感人的氛圍,從而使語文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師生情感的建立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連接師生心靈的紐帶,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師要用親近和信任來溝通與學生之間的感情,要用愛的暖流去開啟學生的心扉,使之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誨,正如人們常說道的:“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反之,如果說教師對學生沒有什么情感,教學態(tài)度冷漠,上起課來就不會產(chǎn)生激情,教學效果那是不會好的,不但教者心里不好受,而且久而久之教師與學生之間在無形之中便形成一層厚厚的障壁,彼此間的膈膜,情感就無法溝通,甚至產(chǎn)生否定、排斥的現(xiàn)象。那么更不用說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了。很可能學生因遭到老師的厭棄而自暴自棄,以至于越變越壞。像那些得到老師關心的學生,他們就會就會感受到世間的美好,感受到老師、同學、學校的溫暖,他們就會熱愛生活,尊愛生命。對理想前途充滿信心,樂觀向上。還會因愛老師進而到愛老師所教的學科。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情感,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學習、生活的態(tài)度,影響到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方向問題。
(二)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
只有當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之后,學生才會對所學的內容產(chǎn)生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自覺地學習,努力掌握學習內容。并把所學的內容用于平時的生活實踐中,真正地做到學有所用。如果學生對學習的動機不明確,那么學之所用,學之何用呢?即使有些學生在老師的高壓之下稍有成績,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只不過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是了解了一些表面的、膚淺的現(xiàn)象。沒有學到實質性的東西。所以說,只有讓學生真正明確了教學目的之后,教學內容才能成為學生的需要。
二、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的。如果能以靈活多變、新穎獨特的導入語,或是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些能引起學生精神活躍的問題,把學生帶入新鮮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取知識,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借助朗讀,激發(fā)學生情感
文學是借助語言來描寫的。許多優(yōu)秀文學作品都蘊含著美的情感,給讀者賞心悅目的美感,而這必須通過語言表述出來。作為語文教師應具備飽含感情色彩的語言,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情感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語文教師的朗讀,成功的表情朗讀,可直接給學生一種美的輸入。它會將無聲的語句變?yōu)橛新暤恼Z言,通過對文字信息的再創(chuàng)造,把課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感到活生生的形象,對作品內容心領神會,從而收到“其義自見”的效果。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手段,以情發(fā)聲,以情帶語,根據(jù)不同作品的不同內容,用不同的語音、語調來進行朗讀,該昂揚時昂揚,當?shù)统習r低沉,讓濃郁飽滿的情感進入學生的心田。
(三)尋找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契合點,優(yōu)化教學效果
在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體驗:學生會因喜歡、崇拜某一位教師而對其所任課程產(chǎn)生濃厚興趣,并會努力將它學好?!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會使學生受益匪淺。因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的行為、活動已經(jīng)潛移默化地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新時期語文教學的開放性。許多的外國作品、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語文課堂。但總起來說,都是融鑄著真、善、美的篇章,這就要求教師時刻保持一顆童心,引領學生一起穿越歷史、邀游太空,追溯人類歷史的淵源……在這種心靈相通、情感愉悅的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其效果自然會事半而功倍。
(四)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應對每位學生做出公正的評價
教師應善于捕捉學生有意無意間所表露出來的創(chuàng)新閃光點。這樣學生會非常喜歡上你的課,特別是對學習語文有困難的學生,哪怕只是一小點進步,都應當給予肯定。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每當學生爆發(fā)出閃光點時,語文教師要善于捕捉并及時給予鼓勵和引導。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對學生做出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要及時指出學生的優(yōu)、缺點,用表揚、鼓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學生回答正確時,及時給予鼓勵,當學生焦躁不安時,及時給予安慰等,這種口頭評價,隨機評價的方式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如果表揚不當,言過其實,也會使學生產(chǎn)生反感,影響學生積極性的發(fā)揮。
三、結語
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應引起廣大初中語文教師的充分重視,更要把它貫徹到課內課外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地設計和促成一種民主的、活潑的、適合于學生情感發(fā)展的文化氛圍,使學生的身心在這種氛圍之內得到真正完善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雪梅.讓課堂成為學生釋放情感的場所[J].甘肅教育,2009(07).
[2]丁俊華.莫讓“情”不由衷[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