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燕
摘 要: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推行下,廣大高中生物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逐漸認識到,除了新穎、豐富的生物理論知識的傳授外,還要重視相關實踐活動的科學、靈活組織,為學生實踐操作、創(chuàng)新探究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更多機會,進而促進學生生物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為此,教師應結合具體情況,積極探索、嘗試更新穎的策略來組織各類實踐活動。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踐活動;策略探究
新課程標準強調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積極引用新型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以此來全面激發(fā)、有效增強學生生物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其更輕松、高效地掌握所學知識,對掌握的知識技能透徹理解,以此來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為此,教師應重視教學實踐活動的創(chuàng)新組織,不斷優(yōu)化活動環(huán)節(jié)與成果,以此來促進生物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首先,興趣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生物知識的重要動力,學生也只有對所學內容產(chǎn)生濃厚興趣,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為此,教師應從不同角度選擇恰當方式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擁有豐富經(jīng)驗的生物教師一般都喜歡通過設計科學、有效的問題來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相關知識,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及時消除對生物學科的偏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組織的各項生物教學實踐活動當中。
其次,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生物思維意識,應重視寬松學習氛圍的營造,以此來確保學生能夠在輕松、平等的環(huán)境中學習掌握生物知識。而要想營造出這樣的學習氛圍,除了要注重教學理念的及時更新、教學方法的恰當選擇之外,還要為學生提供平等的發(fā)言機會與恰當空間,鼓勵學生將自己對教師講解內容、觀點的看法積極表達出來,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互動交流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真正放松身心,在提出、分析各類問題過程中也能夠積累更新穎、豐富的問題解決方法,進而促進其生物學習興趣與效率的不斷增強,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生物學習習慣。
二、積極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問題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生物教學實踐活動中經(jīng)常引用的一種教學方式,能夠將抽象、復雜的知識信息更形象、生動地呈現(xiàn)給學生,全面激發(fā)、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為其綜合學習、應用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為此,在生物教學實踐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優(yōu)化問題情境的恰當創(chuàng)設,以此來刺激學生生物思維,快速集中其課堂注意力,引導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生物教學實踐活動,促進活動實施效果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比如:某教師在講解“細胞癌變”的相關知識點時,就為學生安排了課前調查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對癌癥是否會遺傳進行討論,從不同角度來把握胸包癌變的原因,將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概念自然引出,進而促使學生更自然、輕松地掌握。如,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視為一名腫瘤科醫(yī)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病人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會導致癌癥發(fā)生幾率的增加?哪些行為能夠取得理想的癌癥預防效果?不論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還是各類問題的分析、解決等能力的拓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也能夠為其今后的生物學習探究奠定良好基礎。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結合具體情況與所需知識,為自己的家庭生活寫一份建議書,幫助家人糾正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或者是為家人制訂一些針對性較強的癌癥預防措施等,以此來實現(xiàn)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有機整合。
三、發(fā)揮實驗教學作用
生物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課堂教學中,實驗操作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實踐活動設計組織中,教師應對實驗操作的教育作用給予足夠重視與科學利用,基于實驗來調動、增強學生的生物學習、實踐操作興趣,為其學習思維的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促進授課水平的不斷提升。
例如:某教師在講解“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相關內容時,就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每一組分工完成2個紙層析法,一個使用四氯化碳作為層析液,一個使用酒精作為層析液,實驗完成后進行組內對比。在各學習小組得出最終答案后,隨機抽取幾名學生在黑板上將大致色素分離圖像畫出來。而教師則要結合各小組的實驗成果來做出綜合評價,總結、分析整合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此來幫助學生從感性層面對葉綠體中幾種重要色素進行認真觀察,不斷加深自我對色素的認識和理解。
四、科學利用多媒體技術
在信息時代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各種先進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引用也更加廣泛,對此,在生物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更透徹、準確地理解掌握生物知識,教師在設計各項教學實踐活動中應重視先進信息技術的科學引用,構建更生動、高效的生物課堂。比如:某教師在講解“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的相關知識點時,就搜集了長頸鹿的進化圖解、過渡繁殖、遺傳變異有關的影音文件,制作了教學課件,以此來幫助學生更輕松、透徹地理解相關知識,突破學習重難點。
綜上所述,廣大高中生物教師在組織各項教學實踐活動過程中應正確認識到,加強活動內容、組織形式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不論是對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的調動,還是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等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此,教師應積極引用更新穎、多樣化的策略方法與先進手段,以此來構建更生動、高效的生物課堂,吸引更多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不斷增強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辛雯靜.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探究性教學模式所面臨的困難及其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7,3(4):230.
[2]方引泉.淺談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生物技術世界,2016(4):277.
[3]高紅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的方式探究[J].赤子(中旬),2013(10):9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