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巧
(重慶市渝北區(qū)東和春天實驗學校 重慶 渝北 401120)
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深入教材,了解好教材的內容,并充分地發(fā)揮教材的作用。就語文老師來講,在閱讀教學中,要將讀與寫相結合,并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領悟寫作。同時,語文老師不能夠將閱讀等同于理解內容的手段,而應該將閱讀和品詞讀句、揣摩表達作用、學習文章寫法相結合,把握好課文讀寫結合的契機,再對學生展開寫作訓練,并加強對學生習作訓練的力度,讓學生的習作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在這種情況下,隨文練筆可以為讀寫結合提供良好的機會,讓閱讀與寫作可以更好地連接起來。
(1)模仿句子.在作文中,片段的描寫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學生想要寫好片段,就需要進行仿句練習。在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優(yōu)秀的片段采用了特殊句式,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片段進行模仿。
比如說,在《禮物》這一片文章中,它運用了排比句式:“傷心的人見到老婆婆......憤怒的人見到老婆婆......勞累的人見到老婆婆......”。通過這樣一個排比句式,作者能夠充分的展現出老婆婆禮物的神奇。在此對教材進行挖掘,我們可以發(fā)現,其中存在著讀寫結合點,那么,語文老師便可以引導學生按照這一句式進行仿寫,寫出還有哪些人在哪里見過老婆婆,他們在收到老婆婆的禮物之后,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對于學生而言,通過仿寫排比句式,他們能夠更加深入的認識到老婆婆禮物的神奇之處,同時,也可以學會如何使用排比句式。
(2)模仿段落。語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優(yōu)秀的篇章,這些文章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的范例。但是每一篇文章都有著自己的構段方法和語言表達方式,所以,語文老師應當發(fā)揮自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分析、理解文章的構段和表達方法,找出其中所存在的規(guī)律,讓學生展開形式多樣的寫段訓練。
《禮物》這一篇文章中,介紹了各種各樣的人因為收到老婆婆禮物之后而發(fā)生的變化。文章的作者采用了分總的結構,老師在與學生了解完作者的構段方法之后,應該引導學生抓住寫作的契機——“這樣一個窮苦的老人,誰都尊敬她”,并鼓勵學生將分總結構運用到寫作中去,利用排比句式寫出還有哪些人尊重老人,用什么方式展現出對老人的尊重。這樣一來,學生們可以感受到人們對老婆婆的尊重,也知道怎樣寫出內容具體的文章。
(3)模仿篇章。在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值得學生去學習和模仿,這些文章的立意有著自身的獨特性?!抖Y物》這篇文章的老婆婆有著非常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她用真誠的心去對待別人,并用自己的微笑獲得了他人的尊重。在教學的過程中,語文老師應該有目的性的去引導學生,讓學生對文章中作者確定主題和表達中心的方法進行模仿,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立意能力。通過課堂上的朗讀,學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文章中的典型構段和謀篇,并可以學習到文中表情達意的語言模式,在這種情況下,語文老師應該對學生展開有選擇性的指導,讓學生通過相關句段的模仿,寫出自己在生活中收到的禮物,同時,也需要寫出自己的感受。
(1)豐滿文本。在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需要掌握好文章中高度概括抽象卻與中心密切相關的詞語,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想象,并通過練筆的方式將其還原為鮮明的形象,以促進學生對文章的深入了解。
《禮物》這篇文章通過“老婆婆一年四季,手腳不停”這句話寫出了老婆婆的勤勞。通過初步的學習之后,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婆婆的勤勞,但是在學生的眼中,他們對老婆婆勤勞的印象還是非常模糊的。因此,為了能夠加深學生對老婆婆這一形象的印象,語文老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練筆,讓學生寫出老婆婆一年四季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在哪些具體的例子中能夠展現出老婆婆的勤勞。
(2)拓展文本。在語文教學中,有一份資源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文章中的關鍵詞。對于學生而言,這些關鍵詞能夠引發(fā)他們的想象。如果語文老師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些關鍵詞,那么就能夠展開有效的練筆,促使學生更好的了解文章內容。
《禮物》這篇文章有一句話在寫出老婆婆生活貧苦、寂寞的同時,也展現出了老婆婆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那就是“小鳥和蟲兒的啼鳴驅走了老婆婆的寂寞”這一句話。但是作者并沒有講出老婆婆是如何寂寞,這樣一來,文章便留下了一片空白,引發(fā)讀者的想象。于是,在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可以充分的利用這部分空白,讓學生進行彌補,要求學生寫出老婆婆是怎樣寂寞的。
語文課本中有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和文本資源,因此,語文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挖掘課本中的有效資源,深入文章的內容,尋找出文章中利于學生寫作的資源,巧妙地構建訓練學生寫作的場地,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