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社會轉型中“話語空間”的博弈與網絡輿論引導

2018-02-12 17:24:15高小燕
關鍵詞:網民輿論話語

高小燕

(西北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9)

2016年2月,習近平同志在我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指出,新聞輿論工作在各個維度、各種環(huán)節(jié)都需秉持正確的輿論導向[1]。而網絡輿論引導又是重中之重。在我國社會轉型時期,互聯(lián)網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變革,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媒體的原有傳播格局、輿論生態(tài),也悄無聲息卻又深刻地改變著傳受雙方的地位,從而影響了我國宣傳與輿論引導機制和途徑。大眾傳播媒介在光速前進的互聯(lián)網時代的傳統(tǒng)的一統(tǒng)江山的局面被顛覆,自媒體和社交媒體越來越多,每個人每個群體都可以成為信息發(fā)布者和傳播者,話語權不再局限于一方,個體可以通過多種網絡渠道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意見,最終形成了多元輿論場。多元話語空間的架構和意見的交鋒博弈推進了網絡民意的生成。網絡民意這樣的新生事物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更加有效的政治溝通方式,為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提供新的土壤和動力,但也帶來了新的壓力和問題。

一、“話語空間”博弈帶來了什么問題

(一)網絡傳播的弊端導致網絡民意的失真或虛假,從而導致政府決策不公正

埃瑟·戴森(Esther Dyson)提出數字化世界是一片簇新的領土,能夠排放出難以估量的生產能量和經濟價值,但是事物發(fā)展的兩面性不可或缺地體現(xiàn)在了它身上,網絡極有可能發(fā)展成為恐怖主義分子、反社會分子和江湖巨騙的利器,或者成為惡意誹謗、欺騙、中傷的大本營[2]。網絡傳播的開放性、互動性和匿名性的特點有利也有弊。其弊端不可忽視,比如虛假、惡意乃至暴力等性質的網絡信息容易導致民眾非理性輿論四起,情緒膨脹,從而弱化了網民的理性選擇能力。如果處理不當也有可能損害國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社會穩(wěn)定,導致政府決策偏頗與社會不公。

(二)不確定性因素增強

互聯(lián)網時代,信息的自由流動激發(fā)了公眾對言論自由的迫切需要,特別是自媒體和社交媒體的迅速發(fā)展和廣泛使用把網絡變成了信息的集散地[注]鄭建寧.網絡輿論的引導與控制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9.。在信息爆炸的新媒體環(huán)境中,“不受約束”和“不受限制”的“自由”增強了人生的各種“不確定性”,“自由”很可能讓一件普通的突發(fā)事件發(fā)酵上升為公共輿論熱點問題。而這種不確定性提升了負面影響的發(fā)生率。突發(fā)事件可能會在網絡人際中不斷發(fā)生變化,甚至是扭曲變形,進而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流言或謠言,并且傳播速度超乎人們的想象,急速和滾雪球式地傳播導致事態(tài)夸大,后果不堪控制[3]。例如“蛆橘謠言”,導致相關產地柑橘滯銷,農戶血本無歸;“曹操墓”真?zhèn)蔚霓q論中關于“考古專家做假”的謠言,導致考古學界和業(yè)界慘遭人們質疑;“郭美美系紅十字會經理”的謠言,導致中國紅十字會名望掃地、影響惡劣。

(三)網民素質參差不齊,負向輿論影響決策制定和實行

網民素質參差不齊,負向輿論影響決策制定和實行。根據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統(tǒng)計,我國網民年齡偏年輕化:年齡在25歲以下的人數占網民總數的比例較高,達到一半以上。其中未成年網民人數占總人數的五分之一,學生群體比例達到30.6%,而未就業(yè)和失業(yè)人口網民占整個網民的4.9%。對這部分人群的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網民年齡偏小,閱歷較淺,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分析問題容易表面化,而且容易受到網絡輿論的左右[4]。占據網民一半以上的這部分人群,從眾心理和逆向心理都比較突出,情緒化的表達,非理性的言語宣泄,都易導致負向輿論盛行,從而影響政府決策的制定和執(zhí)行。

(四)非理性的情感宣泄充斥網絡輿論

伴隨網絡日益光速發(fā)展,有種現(xiàn)象特別突出,即我國每件重要事件幾乎都會在網絡媒體上激發(fā)民眾強烈的反響并進行激烈的探討。尤其是隨著社會發(fā)展、改革的深入,一系列發(fā)展進程中出現(xiàn)的復雜社會矛盾和問題,會引起網民的關注和激烈的討論。理性與非理性的思考與討論并存,有的網民會理性地看待發(fā)生的事情并提出理性、不失偏頗的看法和建設性的觀點建議。這是我們所想看到的理想狀態(tài),但是非理性的網民和非理性的觀點看法實然存在。而且,在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諸多公共話題的關注和討論中會彰顯出許多非理性的情緒,如夸張、憤怒、泄欲、厭世、抵觸等非理性情緒,這些折射出來的網絡輿論的負面社會心態(tài)蔓延開來,將誘導輿論朝著錯誤或偏離正規(guī)的方向發(fā)展,從而影響政府決策的正確研判和執(zhí)行。

(五)網絡時代,民眾的社會風險感加劇

烏爾里希貝克(Ulrich Beck)指出自文藝復興以降,高速進步和發(fā)展的科技不僅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還堅定了人類永不停息地追求“確定性”的決心。然則,在生態(tài)被破壞、轉基因威脅、空氣污染、核泄漏污染等諸多“不確定”問題接踵而來之時,人類倍感壓力,對現(xiàn)代性社會“確定性”的信心開始危如累卵。人類開始意識到層出不窮的社會矛盾和摩擦沖突不僅僅是秩序問題,而是“不確定性回歸到社會中”的風險問題[5](P13),而且突發(fā)事件可能蘊含的風險和危機使得自身將受到多方關注。過去,在傳統(tǒng)媒體語境下,政府和媒體作為話語權的主體能夠通過議程設置的模式來調控輿論朝有利的方向發(fā)展,所以,突發(fā)性公共事件的風險低,沖突管理和危機處理比較容易控制和引導;如今,在網絡傳播語境中,鑒于輿論話語格局不斷分化和重組,網民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主觀認知”走向多元化,導致一方面可以化解或降低突發(fā)公共事件的風險,另一方面可以引發(fā)風險重疊與“危機共振效應”[6]。新媒體時代,風險事件發(fā)生后,網民的情緒通過媒體公開傳播,尤其是憤怒、戲謔、怨恨等負面情緒或暴力語言傳遞速度加快,核裂變式地大幅度信息輸出。比如,前幾年“滴血食品傳播艾滋病”的謠言快速傳播,在外部謠言沖擊下,既引發(fā)了民眾自身的恐懼,也放大為社會的集體恐慌,最終社會風險被無限放大,社會恐慌或騷亂等惡性事件繼而發(fā)生。

二、網絡輿論及其格局復雜化的機理分析

(一)社會變遷下的話語格局重建

社會轉型, 即一種包含政治結構、 社會結構、 經濟結構以及文化結構全局變遷的質變過程, 其核心本質就是傳統(tǒng)體系和制度獲得現(xiàn)代功能的現(xiàn)代性發(fā)展過程[7]。 下面從三個方面理解社會變遷帶來社會話語格局的重建。 首先, 網絡輿論是目前我國社會話語格局重新建構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網絡傳播使人們更加容易和更加自由地獲取信息和傳播信息。 在網絡世界, 自由地發(fā)表觀點、 看法和意見, 推動了社會話語格局的變遷。 過去的“精英-大眾”“表達-接受”社會話語格局狀態(tài)被毫不留情地改變。 越來越多的人們可以自由的、 最大限度的、 自發(fā)的通過不同的網絡載體在政治、 文化、 經濟、 外交、 軍事、 社會等各個領域表達自身的意見、 看法和態(tài)度, 并呈現(xiàn)內容、 方式、 載體多元化的現(xiàn)象。 其次, 話語權的變遷和話語格局重建是中國自20世紀以來的重要巨變之一。 傳統(tǒng)媒體傳播范式下由精英主導話語權的格局由于互聯(lián)網帶來的技術和生態(tài)的深刻變革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平民、 草根借用微博、 微信等社交媒體擁有了自己的發(fā)聲之地, 而且增強了自己應該擁有話語權一席之地的信念。 從某種角度來看, 網民的負面情緒表達, 社會風險放大等現(xiàn)象其實是在話語變遷和格局重建的歷史時期, 網民期待獲得乃至進一步掌握話語權而進行奮斗的張力體現(xiàn)[8]。 最后, 社會轉型帶來話語主體多元化, 多元主體追求的目標不同, 導致話語訴求和表達不同。 目前, 話語主體大致可以包括官方與民間的話語主體, 即政府、 媒體、 民眾。 政府追求是“公平公正、 責任與反饋”; 媒體追求是“社會責任與利益”; 民眾追求的是“自由自主與個體權利”。 鑒于各個主體所追尋的目標存在頗多差異和差距,在某種情境下便會引發(fā)矛盾、 抵觸、 沖突或對抗[9](P47-56)。 這種沖突和矛盾可能造成不利的社會影響和不良后果, 破壞社會穩(wěn)定和國家團結。

(二)國家層面的價值裂變影響網絡民意的形成

首先,國家層面的價值裂變影響深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fā)生了巨變,伴隨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出現(xiàn)了嚴重的社會分層、利益分化與價值裂變。社會轉型帶來的矛盾和沖突以及出現(xiàn)的無序的物質主義、功利主義,這一切都將造成我國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斷裂,表現(xiàn)為過去的同質化價值觀分離,異質價值觀活躍,邊緣價值觀蔓延,傳統(tǒng)的價值理念、道德倫理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以利益和自我為中心的利益表達呈現(xiàn)出復雜多元的狀態(tài)[10]。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價值體系、建國后集體主義價值訴求與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轉型中吸收的西式價值規(guī)范在社會變遷和時代話語的沖擊下呈現(xiàn)吊詭的價值殘片化和多元化趨勢,帶來更多矛盾與沖突[11]。這種國家層面的價值裂變和多元價值之間的矛盾沖突深刻影響國民的價值認知,從而影響價值認知下的輿論傳播與表達。而話語作為價值觀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在一元話語與多元話語的矛盾中推進了中國話語價值觀的嬗變。網絡言語的“自由化”加劇了這種價值裂變的表征現(xiàn)象。其次,網絡改變了傳統(tǒng)單向度的“精英-大眾”“表達-接受”文化價值傳播模式。新媒體時代,我們踏進了大眾文化繁榮發(fā)展的時代,單向度的精英文化模式被這種大眾參與的多元交互的文化傳播模式所取代,權威主義的式微或是被顛覆與泛民眾的多元交互沖擊不僅加劇了多元價值的沖突,也帶來了主流價值的認同困境和缺失。最后,價值的多元化和認同缺失將影響真正反映民意的網絡輿論的產生。以網絡輿論自身形成發(fā)展為研究對象,鄭萍、薛冰研究發(fā)現(xiàn)網絡公共輿論的形成經歷話題集結、爭議辯論和趨同意見形成三個階段,并指出引導性的價值取向缺失將難以凝聚一致性、趨同性的共識和見解,從而導致反映民意的公共輿論無法形成[12]。公共核心價值的構建在如今多元化的網絡社會亟需探討,尋求主導性的公共價值取向。

(三)不同輿論場域溝通存在實然的溝通障礙

在網絡時代的話語空間里,存在著布爾迪厄(Bourdieu)認為的秉持各自的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性的不同的社會場域[13]。比如,在突發(fā)性公共事件的輿論場域中,離析出各自為營的“官方”和“民間”話語場域。官方話語場域是指黨和政府運用政府的公告、法律的規(guī)約、新聞發(fā)布會、官方媒體等有效傳播載體來傳達政策、發(fā)布信息、發(fā)起倡議而產生的具有官方性質和立場的話語場域;民間話語場域意指民眾依靠自媒體、社交媒體等互聯(lián)網載體發(fā)聲,就關于公共利益的事務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情緒和態(tài)度,進而生成的具有草根立場的民間話語場域[14]。不同的輿論主體運用各自的話語體系和認知偏好建構著對事件的理解和認識, 雙方的博弈、交鋒乃至對抗孕育出的各種信息不對稱或信息缺失,造成了官方意見與民間輿論之間實然的溝通障礙。

(四)網絡話語權不平等性現(xiàn)象存在

???Foucault)認為話語意味著某個社會團體或組織根據規(guī)則將其意旨傳播給社會,用來確立其在社會中的地位,并且被社會中其他團體或組織認知的過程[15]。傳統(tǒng)媒介事件制度過程是由電視、報紙等“媒體機構精英”主導的,首先“媒體機構精英”們對發(fā)生的事件進行闡釋,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從而給予事件具有重大或特殊的歷史意義和價值。網絡新媒體的出現(xiàn),推動了信息傳播的流動速度和傳播空間,讓擁有更多溝通平臺和資源且善于信息溝通和傳播的網民更容易獲得網絡話語權。媒體事件的話語權不再是由政府和傳統(tǒng)主流媒體掌控。媒體事件不單單由傳統(tǒng)媒體有意識地主導其產生發(fā)展,而是由所有網民一起創(chuàng)造的。話語權的分配和輿論議程設置由信息規(guī)則決定。誰擁有最多的信息、最能夠被受眾接受的信息、最能夠吸引受眾注意力的信息,誰就具有更多的話語權并且能夠主導輿論的議程設置[16]。這種網絡話語權的實然不平等性首先迫切需要一個良性的、切實可行的、有效的公民參與公共決策的機制和平臺來解決;其次,擁有較多話語權的網絡新媒體、自媒體、輿論新領袖需要保障話語權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五)網絡輿論的“蝴蝶效應”彰顯“把關人”的缺失

網絡的到來與發(fā)展更加證實了麥克盧漢的地球村論斷。在這個時空消失的人類發(fā)展新社區(qū)里,信息可以進行隨時隨地傳播,打破傳統(tǒng)意義的傳播模式和框架。尤其是自媒體的迅速發(fā)展,使得輿論傳播更加即時無邊界,網絡輿論的“蝴蝶效應”日益彰顯。一個普通人或是某團體在網絡上的發(fā)帖會發(fā)展成由數十萬人行動而形成的追浪,非??赡苎杆侔l(fā)展成為具有廣博深遠影響力的公共網絡輿情事件。

正如我們所知,輿情表達了公眾的社會態(tài)度和立場,具有公共性的特點,這意味著需要公眾經過相互商榷、公開討論,終極形成公共意見。然則從目前我國的網絡輿情議題來看,網絡輿情的形成基本上是由居多數量的“眾”來決定,而忽視了最關鍵的“議”和“質”。[8]導致本該生成輿情,需要公眾商榷的事宜卻被大眾忽略了,然諸多博人眼球、華而不實的事件卻因“眾”的關注,而上升為網絡輿情。又因微博微信的興起,讓網絡輿論風起云涌,任何會產生蝴蝶效應的事,在微博微信的推波助瀾下,都有可能成為一場閃電風暴。若網絡輿情事件一經發(fā)生,從一個角度來看,網絡輿情對目前社會前進、經濟發(fā)展、政治進步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也實然存在著放大、變形、歪曲、抹黑的輿論現(xiàn)象[8]。比如,民眾對“富二代”“官二代”頭銜的涉及對象帶“有色眼鏡”的評論;當觸及公民與公權力發(fā)生摩擦與沖突的事件時,民眾經常忽視事實和真相而一味地憐憫普通公眾。這些事件容易引起民眾的關注,并在網絡熱議,繼而影響到現(xiàn)實生活,甚至干擾行政執(zhí)法與司法判決,影響和危及司法公正。從網絡輿論的“蝴蝶效應”里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現(xiàn)實問題,網絡輿論的“把關人”嚴重缺失。傳統(tǒng)媒體時代,新聞媒體的記者、編輯起到“把關人”的作用,可以引導社會輿論的發(fā)展。進入網絡時代,自媒體、網絡新輿論領袖、普通網民無需經過層層把關,就能夠在網絡上發(fā)聲,引起關注與公開討論,推進網絡輿論的形成。尤其是匿名網絡發(fā)言的方式,讓一部分人在網絡上為所欲為,肆無忌憚地宣泄自己的個體情緒,這種任性表達、強化言論的行為導致價值取向偏差[17](P31)。自媒體、網民不經嚴格把關、隨意任性的發(fā)聲不僅沒有把網絡輿論傳播的“蝴蝶效應”引導到正確理性的道路,還嚴重影響社會、經濟、政治的發(fā)展和進步。

三、網絡輿論引導新路徑探析

(一)發(fā)揮新的話語格局下輿論引導主體的能動性

社會轉型時期,我國在開展網絡輿論引導時要考慮全局、立足現(xiàn)實,在新的話語格局下首先要發(fā)揮輿論引導主體的能動性。輿論引導主體主要包括政府、媒體、意見領袖,發(fā)揮引導主體的能動性具體操作如下:政府要積極推進政務公開,使得政府信息公開化、透明化;要加強與民眾的互動溝通,提高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和政治效能感;打造形式親民和順暢溝通的網絡中心節(jié)點,發(fā)揮輿論主導引領作用,提升民眾對政府的好感和信賴感。媒體方面應該推動新舊媒體的多元融合,打造網絡主流媒體,增加網絡輿論引導的主力軍。媒體要對關系民生和社會長遠發(fā)展的議題開展議程設置,用“理性”和“公正”的態(tài)度和思維去分析和闡釋問題,幫助民眾正確地認識和思考問題[18](P21)。意見領袖方面要加強自身媒介素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的培養(yǎng),提升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塑造,發(fā)揚自身的正面力量。

(二)重構公共核心價值,加強網絡輿論引導的“正確導向”

哈貝馬斯(Habermas)一生孜孜以求于公共領域和交往理性,并對具有家族相似性的“生活世界”話語進行了哲學重構,將人類的“生活世界”看作成一個有意義、自主以及道德選擇的世界[19](P67)。而在信息社會,在拉什(Scott Lash)眼中,哈貝馬斯(Habermas)致力于追求的交往理性,在面臨浩瀚的信息社會并被互聯(lián)網巨大的技術慣性作用下面臨尷尬。當人們面對面相聚時,卻要用手機、用微信聯(lián)系著網上的某個朋友或者陌生人;當人們必須借助于冰冷的機器才能交往、溝通感情時,人們的理性、道德、交往都消散殆盡了[20](P75)。那么在鋪天蓋地信息轟炸的網絡傳播世界,人們的理性交往、道德選擇、意義認知該如何建構,如何確保在此意義上生成的文化、信息、網絡輿論等公共意見的公共領域,在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社會活力的沖突中形成一種“無形的”或是“虛擬的”張力。新媒介技術是否可以構建一個充滿“公共理性”的“公共虛擬空間”,建立遵循一個廣泛的理性準則,在這個準則下人們可以更好地合理合邏輯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讓更多遵守這個理性準則的人聽到自己的聲音。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指出,解決隱藏深處的棘手問題必須把它連根拔起[21],否則,僅僅解決表面問題將事倍功半。前文討論了轉型期的中國面臨國家層面的價值裂變,尤其是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不足,這是導致網絡話語主體的輿論對立與沖突的最關鍵的本質問題根結所在。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核心問題——價值入手,這也是我們所說的需要建立的“理性準則”,我們需要在社會轉型和話語變遷的時代背景下重構和闡釋公共核心價值,在網絡傳播這個“公共虛擬空間”里,在事實與價值相統(tǒng)一的視角下建立一種平等互動式的價值傳播模式,搭建一個在現(xiàn)代社會轉型進程中的公共核心價值認同下的網絡輿論傳播與引導機制平臺。

(三)搭建平等互動的網絡輿論傳播與引導機制平臺,消除溝通障礙

話語主體之間應該搭建促進傳播溝通和有效消除溝通的障礙的平臺。這個平臺既可以調劑和彌合輿論場之間的溝通罅隙,也可以消彌社會風險隱患。在政府、媒體和公眾之間建立完善的、溝通無障礙的網絡輿論傳播或民意表達機制,為老百姓提供切實有效的利益訴求和民情表達渠道,形成收集和解決的長效機制。一方面要使網絡民意的征集立足于平時、規(guī)范于制度,另一方面要及時處理和反饋網絡輿論和民意,確保有效和及時吸收、采用和落實網民的意見和建議。比如在政府官網上設置意見與建議征集頁面,開通政府與老百姓在線對話渠道等有效措施來加強政府與民眾的溝通、鼓勵老百姓網絡參政議政行為、推動民眾對政府的有力監(jiān)督以及推進政府依法行政。真正地重視民意,才能切實有效地實現(xiàn)與民眾的真誠而理性的溝通和對話。

(四)加強網民的媒介素養(yǎng)培養(yǎng),提升“把關”能力

李普曼(Lippmann)認為公眾由于受限于主客觀條件(包括保密審查制度、公眾的時間和報道條件的限制等)是無法形成理性客觀公正的意見的[22]。但是人類“不僅是作為區(qū)別于動物的感性現(xiàn)實活動主體而現(xiàn)實地存在著,而且是作為將自己理解為感性現(xiàn)實活動的主體而存在著”。“理解”于是不僅僅作為認識論的技巧方法,而成為了人的本體存在方式[23](P144)。結合前文討論的,網民素質的參差不齊,公眾的媒介素養(yǎng)缺乏,非理性和盲目性的網絡輿論傳播會引起網絡輿論的偏失與逆向。因此,培養(yǎng)公眾的媒介素養(yǎng)需要提到日程之上。媒介素養(yǎng)不是單一技能的疊加,而是擁有寬闊的視野、完備的知識結構的綜合體系。一方面,應對網民作為信息接收者開展全面有效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培養(yǎng)網民形成健康的媒介信息評判和甄別真?zhèn)蔚哪芰?使得網民能夠正確認知、獨立研判、理解并剖析網絡輿論傳遞的信息,避免受到非理性、負面信息的浸染;另一方面,要對作為信息發(fā)布者的網民來說,進行全方位媒介素養(yǎng)教育,使其在制作和發(fā)布信息時理性運用網絡媒介行使話語權,堅持真實性的傳播原則,正確參與、合法開展網絡傳播行為。[注]林敏.網絡輿情: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3.通過對網民的媒介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來提升網民對輿論的把關能力,使得“公民記者”“網絡意見領袖”“網絡輿論推手”“自媒體”等平民化網絡公共領域逐漸走向成熟。

(五)建立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傳播信息,確保平等、有序、晴朗的網絡空間

政府既要保障網民的言論自由,為公眾建立和諧、民主、充滿活力的網絡輿論空間;也要對網民不負責的言論進行制約,防止網絡謠言的擴散,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使得網絡在自由發(fā)展中更加規(guī)范化;還要保障網絡話語權的平等性。所以,當下應當抓緊完善現(xiàn)有的相關法規(guī),加強互聯(lián)網領域立法,抓好現(xiàn)有法律法規(guī)的貫徹落實,推進和保障網絡實名制的實施,對使用互聯(lián)網要進行法律保障和依法約束。依法規(guī)范和約束網絡行為是確保平等且井然有序的網絡社會、清朗明亮的輿論空間,有效治理和控制公共事件輿論風險的重要保證。

四、結 語

當下的網絡世界,是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麥克盧漢(McLuhan)“地球村”的預言,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電子媒介的異軍突起,給人類社會帶來無比的震撼。傳播可以呈現(xiàn)人類在宇宙中的“共在”關系,而傳播技術不僅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組織結構、社會關系和生活形態(tài),而它本身也成了“人體的延伸”。[24](P73)自媒體和社交媒體越來越多,每個人每個群體都可以成為信息發(fā)布者和傳播者,多元話語空間的架構和意見的交鋒博弈推進了網絡輿論,乃至網絡民意的生成,影響著我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方方面面。為維護網絡環(huán)境的秩序和社會的安寧,我們需要重構和闡釋公共核心價值,在人類共同的理性規(guī)范及基本邏輯程序之上建立一種平等對話、消除溝通屏障的價值傳播模式和輿論引導機制,加強網絡公眾的的素質培養(yǎng),加強互聯(lián)網領域的相關立法工作,確保網絡社會的依法有序、網絡輿論空間的清朗藍天以及社會的安定團結。

猜你喜歡
網民輿論話語
現(xiàn)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輿論
網民低齡化 “小網蟲”的明天誰來守護
遵義(2018年20期)2018-10-19 07:15:06
有關公路,網民有話說
中國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突發(fā)事件的輿論引導
話語新聞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
話語新聞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0
誰能引領現(xiàn)代輿論場?
中國記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4
輿論引導中度的把握
聲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7
“那什么”的話語功能
當代修辭學(2014年1期)2014-01-21 02:30:20
深水埗区| 平定县| 武川县| 柘城县| 高碑店市| 徐水县| 玉林市| 阿鲁科尔沁旗| 汤原县| 黑水县| 井冈山市| 木兰县| 巴东县| 澄城县| 塘沽区| 永和县| 怀远县| 昌都县| 紫阳县| 马公市| 囊谦县| 山东省| 那曲县| 丹寨县| 宜丰县| 贵溪市| 兰西县| 平谷区| 合作市| 广德县| 房山区| 于都县| 白水县| 巴林左旗| 子洲县| 托克托县| 京山县| 涞水县| 土默特左旗| 平昌县| 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