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學是基于探索生命世界的基礎上,研究生物之間、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的科學。高中生物的教學更加注重在實驗的實踐基礎上獲得新知、鞏固學習成果,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的過程。教師們想要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就應當順應形勢,轉變觀念,對生物教學積極地進行探索和創(chuàng)新,注重實驗教學和興趣的培養(yǎng),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借助網絡技術手段和教學過程的有機結合進行“授人以漁”。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存在問題;對策分析
一、 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學生對生物理念認識模糊
隨著國際教育文化的交流的加深,沖擊了傳統上的教學范式,學生的學習也正悄然地發(fā)生著變革。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為引導的“雙主體”教學形式,要求更多的空間和時間給予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研究,從而來提高學生生物課程學習的質量。在此過程中,不少學生對生物的概念自主理解模糊,不清楚從哪里開始自學,如何進行生物學科的學習等問題也就凸顯出來了。并且生物學科在高考中占有的比重較小,教學時間和教學資源的有限,面對緊湊的學習時間,不同模塊、章節(jié)之間不能很好地進行分配,這樣也就無法很好順應高考改革的大背景。
(二) 教師對教學內容難以把握
新課標的背景下,生物教師對內容與要求上的把握程度還不夠,不少教師認為新生物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過于抽象化,可操作能力不夠強。教材的內容和深度不能得到很好的把握,并且輔助教材和新課標課程內容相對來講并不是很配套,因此,教師在此基礎上很難對生物課程進行深度和廣度的拓展。
(三) 教學實驗條件有限
高中的生物學科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主流觀點認為的教學需要大量的實驗來進行不斷地實踐和鞏固,換句話說,生物實驗教學部分是生物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實驗條件的不足和缺乏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性,加上新課標的生物教學比原來的生物教學多了很多實驗的部分,如果實驗室和實驗裝備的準備不到位,就會嚴重影響生物教學的質量。
(四) 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能力差異大
由于本身生物課長期以副科的形式存在于高中的教學中,大多數學校都在高二才開始開設生物課,不少學生對生物的學習難免出現偏見,久而久之就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加上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差距較大,生物教師對課程目標的實現很難進行控制和把握。還有不少教師習慣了傳統上的教學方式,對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不能很好地整體性處理兩者之間的矛盾。
二、 高中生物教學對策分析
(一) 激發(fā)學生興趣
新課標的倡導下,對高中生物教學的側重點更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性作用,這樣才能把學生對生物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如何吸引學生注意力,牽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好,成為了高中生物教師研究的重點。有經驗的教師經常進行科學性的提問,給學生一個思維上的引導作用,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興趣是一個敲門磚,想要敲開知識的大門,教師就必須消除學生對學科的偏見,吸引學生對生物學習的濃厚興趣。
(二)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造自然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
一個自然和諧、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對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非常重要。學習氛圍,并不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聽,而是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鼓勵學生勇敢的提出問題,并主動探索,解決問題,例如: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虛擬實驗教學。
(三) 靈活采用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的是無限的厭倦。多種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課程使得高中生物教學系統,由實驗、練習、思考、活動等幾個部分構建而成,完成一個從認識到實踐,從實踐到認識的一個跨越性的飛躍,根據教學的要求,圍繞課本的重點進行精心設計。對于生物的實驗教學部分,可以從確定問題、提出問題、實驗猜測、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觀察、實驗數據分析等步驟,引導學生進行一系列的嘗試,活躍學生的思維跳躍能力。
(四) 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網絡時代的來臨,給社會的各個行業(yè)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也不例外。網絡技術把教師和學生引導到了一個嶄新的教與學的世界里,讓學習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突破了教學空閑的有限性,把生物的知識點擴展到了更多的領域。比如:微課、翻轉課堂、MOOC、遠程教學等的應用;不僅改變在共享中發(fā)生了相互的碰撞,也使得高中生物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生物教學的發(fā)展中,以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的形式展現在了大家的面前,使得抽象的生物變得具象化,幫助學生更加容易理解。
(五) 結合生物基礎知識,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高中生物教學的主要內容最基本的觀點是辯證唯物證唯物主義思想,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盡心分析和認識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和價值觀。通過基礎性的生物內容和教學,讓學生對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有進一步的了解和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加深。
(六) 注重學習方法培養(yǎng),提高學習質量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高中生物教學的改革不僅是課程上的變化和改革,更重要的是要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性素質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和綜合性素質,適應新形勢,轉變教學觀念與認知,創(chuàng)新和改革教學方法。
高中生物教學的更新,更加注重學生綜合性素質的提高,作為高中的生物教師,更應該順應形勢,改變教學觀念,不斷加強對新教材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肥沃的土壤,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最終,為培養(yǎng)出具有高素質的社會需求性人才為目的,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和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徐國棟.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10).
[2] 蔡有柱,褚雪梅.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09).
[3] 花耀祖.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情感與價值觀教育[J].赤子(下旬),2016(11).
[4] 曾建林.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面臨的困難及對策[J].好家長,2017(33).
作者簡介:
盧曉偉,浙江省麗水市,浙江省麗水第二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