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梅
摘 要:幼兒階段的教育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也是對孩子智力進行開發(fā)的關鍵時期。幼兒教育工作也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最適合幼兒的心理,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加深幼兒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本文主要分析了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內涵和作用以及發(fā)展現狀。
關鍵詞:幼兒教育 游戲教學 教學作用
一、游戲教學的內涵
幼兒階段的教育與小學、中學和大學期間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幼兒年齡尚小,對身邊的人和事都通過基礎認知、模仿來進行學習。幼兒教育主要幫助小朋友建立良好的習慣和品德,引導孩子認識自我,學會與人溝通交流。傳統(tǒng)灌輸和管教的方式并不適合幼兒,為了更好的倡導素質教育,在幼兒階段采用游戲教學來引導孩子是一種非常適合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們在快樂游戲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游戲教學具有一定的社會性,根據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和生活需要來培養(yǎng)他們的技能,在游戲中讓孩子體會生活、感悟道理。通過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增加孩子的新鮮感和好奇心,積極引導孩子身心發(fā)展,增強幼兒的信心和綜合素質,讓他們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中學習。[1]
二、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1.幫助加強幼兒對常識性知識的學習
幼兒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幼兒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學習常識性知識,讓幼兒了解與人相處的道理。對于基本生活常識的教育,只靠簡單的講解對幼兒來說教學作用不大,只有借助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讓他們親身體會,才能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幼兒年齡偏小,對各類游戲活動的興趣很高,好奇心強,通過游戲教學更有利于幼兒學習和掌握常識性知識。[2]
2.在游戲中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溝通能力
幼兒教育過程中,通過講故事、看圖片、動手制作等方式訓練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教師講完故事可以提出相應問題讓幼兒來回答、來復述、來表演,轉換多種游戲模式,讓幼兒主動參與其中,并學會應用自身的語言溝通能力展現出來。故事中人物的換角色表演,可以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借助游戲鍛煉幼兒的語言應用能力,同時能夠很好的將故事中的道理與游戲相融合,增強幼兒的親身感受,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
3.提高幼兒處理問題的能力
幼兒教育過程中注重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活潑有趣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不僅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將學生引入到故事情境中,面對實際問題應該如何處理才是正確的,教師引導幼兒自我思考,從而加深印象,明白其中的道理。游戲中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會幫助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相同或類似的問題時,能夠恰當的做出處理,同時也會對幼兒的成長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實踐中的發(fā)展現狀
幼兒教育工作不是一成不變,會隨著社會觀念變化和時代革新不停的改變,游戲教學應用到教育實踐中也難免會存在問題,游戲教學的發(fā)展現狀總結如下:
1.幼兒教育實踐過程中難免重教學輕游戲
現代社會大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家長們對幼兒的童年教育都比較重視,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偏重于讓孩子學習各類知識,忽略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只強調教學和成績,讓教師自然而然的把教學重點放在知識上而非幼兒的理解應用和能力提高方面。游戲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幼兒獲取知識,還能鍛煉幼兒將各種能力應用出來,提高幼兒的生活實踐能力,教師和家長偏重認知教育,認為游戲教學只是輔助手段,忽略游戲教學的內涵,這會影響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和綜合能力培養(yǎng)。
2.游戲教學過程中出現兩極分化
采用游戲教學時,有些幼兒教師設計的游戲并不科學,有時候會忽略幼兒的想法,按照大人的常規(guī)思維進行限定。其實幼兒的世界很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天馬行空。比如教師在游戲環(huán)節(jié)對游戲角色和臺詞的設定,往往并不是孩子們所喜歡的,難以發(fā)揮出幼兒的積極性,這樣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往往缺乏新意,課堂的教學氛圍也會變得沉悶,幼兒參與性和游戲趣味性都會大打折扣。另一種情況則是,教師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都很創(chuàng)新,幼兒興奮的沉浸在游戲氛圍中,教師給幼兒的自由空間較大,放任幼兒自由扮演,孩子們過于興奮,課堂的秩序也會變得一團糟,無序的課堂教學效果也不會很好,難以達到教學目標。[3]
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有時會需要教師參與其中,來引導學生大膽的展現自我。教師參與游戲環(huán)節(jié)時也會出現兩極分化現象。一種是教師積極主動的融入到游戲中與幼兒一起扮演,逐步的引導孩子們思考該如何做、如何說,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而另一種極端則是教師自身熱情不高,不愿意與幼兒一起參與游戲,只負責設計,游戲過程中缺乏對幼兒的能力引導。
幼兒教育中的游戲教學較多采用角色扮演,這不僅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也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比起一直不變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幼兒更喜歡游戲環(huán)節(jié),因為他們專注的時間有限,好動、好奇的緣故,經常坐不住凳子,游戲恰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有的教師會全程參與并控制游戲進程和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會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適當進行調整,提醒孩子們注意游戲規(guī)則,有針對性的鍛煉孩子們相對缺乏的能力,但有時會只顧一頭,忽略幼兒獨立性的練習,缺乏幼兒自我意識方面的鍛煉。有的教師則在游戲環(huán)節(jié)完全放任不管,讓幼兒完全自由,缺乏適當干預和引導,這些兩級分化的現象都不利于發(fā)揮出游戲教學的真正作用。
由此可見,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的實際應用還需要進行策略性調整,才能發(fā)揮出游戲教學的真正作用。游戲教學的內容除了設計趣味性,還要注重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鍛煉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處理問題的能力,注重幼兒教學質量的提高。游戲要適合幼兒的思維方式,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不僅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還要能展現幼兒的個性特征。游戲教學中游戲的趣味性也需要重視,既要適合幼兒的能力發(fā)展,還要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只有采用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育理念和與時俱進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作用更好的發(fā)揮出來,促進幼兒教學的質量,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孟凡層.幼兒園教學游戲化對策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18):163+167.
[2]焦守秀.運用生成策略建構游戲化幼兒課堂[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12):70-72.
[3]陸未茜.游戲相伴快樂學習——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