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道行般若經》高頻詞研究

2018-01-04 00:55:28
關鍵詞:譯經波羅蜜多羅

曹 婷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人文與法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道行般若經》高頻詞研究

曹 婷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人文與法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道行般若經》是現存較為可靠的早期漢譯佛經的代表,文章在對其文本進行全面切詞和統(tǒng)計的基礎上,主要介紹高頻詞的使用情況,同時將所涉及的詞語與中土文獻使用情況作比對,分析《道行般若經》語言面貌和譯經風格。

《道行般若經》;高頻詞;外來詞;本土詞

東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以下簡稱《道行》)是現存較為可靠的早期漢譯佛經的代表,也是漢譯小品般若經的首譯。在對語料進行??闭砗颓蟹纸y(tǒng)計的基礎上,細致地描寫譯經語言成分的構成和使用頻率以對其詞匯進行專題研究,可以分析支婁迦讖譯經以及東漢譯經語言的基本面貌,進而窺探早期譯經特殊語言風格及其形成原因。

一、詞匯概貌

《道行》凡7萬5千余言,最直觀的特點即為外來詞多,詞匯音節(jié)長。據統(tǒng)計,《道行》共計46 605(不計重復4 016個)條詞語,其中有40 288個本土詞(不計重復3 454個),6 317個外來詞(不計重復562個)。

其中單音詞、雙音詞分別31 652個(不計重復1 076個)、9 102個(不計重復1 912個),三音節(jié)及其以上多音節(jié)詞5 851個(不計重復1 028個)。多音節(jié)詞語主要為外來詞、專有名詞或固定用法。

其中不計重復4 016條詞語中,僅出現一次有1 800條,其他詞語則有很高的使用頻率。這些高頻詞語反映了《道行》詞匯使用的基本情況,以下主要從外來詞和本土詞兩大類對其中使用頻率超過百次的詞語進行列舉和分析。

二、高頻詞分析

(一)外來高頻詞

《道行》使用頻率超過百次的外來詞(即音譯詞、半音半意詞)以名詞、復音詞為主,有:佛(1 026)、般若波羅蜜(846)、菩薩(615)、須菩提(586)、菩薩摩訶薩(238)、釋提桓因(143)、舍利弗(139)、拘翼(125)、薩蕓若(118)、阿耨多羅三耶三菩(117)、怛薩阿竭(117)。以下進行列舉和個例分析。

(1)佛

佛在羅閱祇耆阇崛山中,摩訶比丘僧不可計,諸弟子舍利弗、須菩提等摩訶薩菩薩無央數,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月十五日說戒時,佛告須菩提:“今日菩薩大會,因諸菩薩故,說般若波羅蜜,菩薩當是學成。”(卷一:8/425c*本文譯經引文均據《大正藏》,注明經文譯者、卷數和《大正藏》所在冊數、頁碼、欄數等,如前文已知譯者、卷數或為一卷本譯經,則不再標注。)

須菩提謂舍利弗:“佛弟子所說法,十方亦不知,所化來時,隨所問則解。何以故?十方法亦不知所生?!?卷一:8/428c)

按:“佛”,一說認為是佛陀的簡稱,音譯與梵文Buddha相當,一說音譯自伊朗語族,僅有一個音節(jié),而佛陀是晚出的次要形式*參看季羨林《“浮屠”與“佛”》(1947)、再談《“浮屠”與“佛”》(1990)指出“浮屠”與“佛”都是外來語,但是“浮屠”是大夏文而來,對音相當于梵文Buddha,而“佛”由吐火羅文而來。。

“佛”在安世高譯經中已有不少用例,如《人本欲生經》:“阿難言:‘是法本從佛,是法正本佛,自歸本佛,愿令佛說,令從佛說,是說受解利?!?1/243c)《陰持入經》:“過去佛亦有是,現在佛亦有是,未來佛亦有是。辟支佛亦從是得度世道,佛弟子亦從是,是為度世無為道?!?15/173c)在《道行》中,“佛”有了更高的構詞能力,出現“佛身”“佛國”“佛威神”“佛界”“佛法”“佛經”“佛弟子”“佛足”“佛藏”“佛處”“佛智慧”“佛會”“佛力”“佛門”“佛樹”“佛像”“佛心”“佛道”“佛種”“佛子”“佛座”“化佛”“佛神”等常用詞或詞組,且用例頗多。如卷一:“舍利弗心念言:‘今使須菩提為諸菩薩說般若波羅蜜,自用力說耶?持佛威神說乎?’”(8/425c)“佛威神”指佛的神通力量,在經文中還可以修飾“恩”,有“佛威神恩”一詞。卷十:“賢者呼佛神在像中耶?”(8/476b)“佛神”指佛的精神,在《道行》僅見一例,后代也少見。

諸如“佛威神”“佛身”“佛界”“佛法”“佛經”“佛門”“佛像”在后代譯經得到沿用,意義更為固定。

(2)般若波羅蜜

釋提桓因復白佛言:“難及也!有學般若波羅蜜者,善男子、善女人心無所動搖,般若波羅蜜其受者,為悉受六波羅蜜。”(卷二:8/431b)

佛言:“如是菩薩,其福具足得之,是皆深般若波羅蜜威神力,使作是念?!?卷六:8/455b)

按:“般若波羅蜜”,或作“般若波羅蜜多”,音譯梵語Prajāpāramitā?!兜佬小肪砹骸绊毱刑嵫裕骸粲胁豢纱塾性鲇袦p,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不增不減。若不增波羅蜜者,菩薩何因近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何緣得阿惟三佛?設不減波羅蜜者,菩薩何因近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何緣近阿惟三佛坐?’”(8/456c-457a)“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禪波羅蜜等”與“般若波羅蜜”組成“六波羅蜜”,均是《道行》首現,后可作“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禪定波羅蜜多”,由音譯變?yōu)榘胍舭胱g,而“般若波羅蜜”成為通用,多沿用音譯。

《道行》還有“枝掖(棭)般若波羅蜜”“深般若波羅蜜”和“摩訶般若波羅蜜”,如卷四:“當來有菩薩棄深般若波羅蜜,反索枝掖般若波羅蜜,為隨異經術,便墮聲聞、辟支佛道地。譬若男子得象觀其腳,于須菩提意云何,是男子為黠不?”(8/447a)卷一:“佛言:‘其人尊重摩訶般若波羅蜜,稍稍教人令學成教,語魔事令覺知、令護魔,是故菩薩善師也?!?8/427b)“枝掖(棭)般若波羅蜜”與“深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蜜”相對,意義相反,前者謂不是正宗的般若波羅蜜,后者為精深的般若波羅蜜。

(3)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釋提桓因語須菩提:“新學菩薩摩訶薩,聞是或恐或怖。若菩薩摩訶薩欲作功德者,當云何勸助其福德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卷三:8/438b)

佛言:“設是菩薩聞魔語,若心不動者,是菩薩從過去怛薩阿竭受決,已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是故覺知魔作佛形像來言,是非佛也,魔耳。欲使我心搖,我心不可動?!?卷六:8/456a)

按:“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音譯自Annutara Samyaksambodhi,《道行》中或見“阿耨多羅三耶三佛”“三耶三佛”,如卷二:“佛言:‘我故問汝。拘翼!隨所樂報我。云何,拘翼?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薩蕓若成,是身出見,怛薩阿竭從何法中學得阿耨多羅三耶三佛?’”(8/432a)但“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在《道行》中出現頻次最高,后代意譯作“無上正等覺”等。

東漢譯經中還有“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形式?!兜佬小分小鞍Ⅰ穸嗔_三耶三菩”常與“阿惟三佛”組合,有“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的用法,如卷二:“佛言:‘善男子、善女人不曉學。何以故?有當來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喜樂學般若波羅蜜,反得惡知識教枝棭般若波羅蜜?!?8/437a)卷七:“如是,須菩提!知是菩薩摩訶薩未得阿惟越致阿耨多羅三耶三菩?!?/p>

(二)本土高頻詞

本土詞中,高頻詞更為多見,百次以上的高頻詞以單音詞居多:不(1650/副詞)、是(1280/代詞)、為(805/動詞)、言(827/動詞)、者(811/助詞)、亦(797/副詞)、有(695/動詞)、當(653/副詞)、得(598/動詞)、無(597/動詞)、作(590/動詞)、于(542/介詞)、中(534/方位詞)、所(533/助詞)、如是(438/固定詞組)、諸(431/代詞)、行(424/動詞)、無所(409/固定詞組)、法(391/名詞)、其(375/代詞)、之(338/代詞)、我(322/代詞)、若(321/連詞)、人(309/名詞)、從(297/介詞)、悉(295/副詞)、學(291/動詞)、無有(289/固定詞組)、念(286/動詞)、見(284/動詞)、如(242/動詞)、知(281/動詞)、說(268/動詞)、語(250/動詞)、復(243/副詞)、皆(221/副詞)、欲(242/動詞)、天中天(217/名詞)、心(216/名詞)、故(209/名詞)、入(197/動詞)、已(194/副詞)、持(192/介詞)、自(192/代詞)、色(190/名詞)、隨(189/動詞)、生(185/動詞)、何以故(183/固定詞組)、可(175/動詞)、聞(170/動詞)、本(166/名詞)、白(161/動詞)、教(160/動詞)、用(159/介詞)、時(153)、住(151/動詞)、供養(yǎng)(144/動詞)、善男子(140/名詞)、能(139/動詞)、便(138/副詞)、上(137/方位詞)、善女人(119/名詞)、空(127/名詞)、云何(126/代詞)、以(126/介詞)、著(122/動詞)、為(121/介詞)、功德(120/名詞)、持(114/動詞)、在(111/介詞)、也(110/助詞)、出(109/動詞)、經(106/名詞)、汝(100/代詞)*我們主要依據詞性和詞義切分詞語和統(tǒng)計高頻詞。如作指示代詞的“是”和判斷詞的“是”詞性不同,語義也有較大差別,則不算一詞。只有作為指示代詞的單音詞“是”有較高的使用頻率,而判斷詞的“是”則不算高頻詞,復合詞“是時”“是故”也不算高頻詞,其中的“是”雖也表示指示代詞,但因構成復合詞,則不能算入單音詞“是”的出現次數。。

(1)是

釋提桓因語須菩提:“新學菩薩摩訶薩,聞是或恐或怖。若菩薩摩訶薩欲作功德者,當云何勸助其福德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卷三:8/438b)

佛語釋提桓因:“云何,拘翼?閻浮利人民,是都盧皆持十戒悉具足,其功德寧多不?持是功德,百倍千倍萬倍億萬倍巨億萬倍,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般若波羅蜜書持學者。”(卷八:8/463b)

按:代詞用法的“是”,使用次數僅次于副詞“不”,是出現頻率非常高的單音詞。辛嶋靜志(2010)《〈道行般若經〉詞典》解釋“作是”,指出“作是”常對應梵文的eva,表示與動詞搭配使用。代詞“是”還常常組成“是時”“是故”“是中”“是曹”“是人”“是輩”“是間”“是所”等詞或詞組,這些詞或詞組也有較高出現頻率。

是時須菩提作是念:“佛所說般若波羅蜜事甚深,是須菩提當作是問?!?卷九:8/469b)

佛語舍利弗:“怛薩阿竭以佛眼視學持誦般若波羅蜜者,最后若書持經卷者,當知是輩悉為怛薩阿竭眼所見已。”(卷四:8/446a)

除了代詞用法,“是”可以表示正確之義,有1例。

若有時菩薩與異菩薩轉相輕易言:“我所行是也,汝所行非也?!?卷八:8/464a)

“是”還可作判斷詞,有66例。

天中天!薩蕓若者,即般若波羅蜜是。天中天!般若波羅蜜者,是菩薩摩訶薩母。天中天!無所生無所滅,即般若波羅蜜是。(卷三:8/440b)

(2)所

須菩提知舍利弗心所念,便語舍利弗言:“敢佛弟子所說法、所成法,皆持佛威神。何以故?佛所說法,法中所學,皆有證、皆隨法,展轉相教,展轉相成,法中終不共諍。何以故?時而說法,莫不喜樂者,自恣善男子、善女人而學?!?卷一:8/425c)

須菩提語釋提桓因言:“善哉,善哉!拘翼!當所為尊弟子,菩薩摩訶薩作是受,疾作佛。所為作者,當如佛弟子從中出,是輩人不索佛道者,菩薩摩訶薩不當于其中學六波羅蜜,不學是法不得作佛,隨法學疾作阿耨多羅三耶三佛,在所問。”(卷二:8/438a)

漚惒拘舍羅護之故,故心念一切薩和薩。持是所念故,得漚惒拘舍羅,不中道取證。(卷七:8/458c)*胡敕瑞(2002)《從〈論衡〉與東漢佛典三音詞語的比較看東漢詞匯的發(fā)展》指出此處“所念”為“所”加名詞用法。但此處與上文“心念”之“念”均表動作意義,并非名詞。但正如胡敕瑞(2002)指出,其中“所”與后面的動詞聯系并不緊密,完全是沒有意義的羨余成分,如“爾所人”可作“爾人”,卷一:“釋提桓因言:‘何緣爾人無底、波羅蜜無底?’”(8/430c)

按:在《道行》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所”是助詞,共533次?!八迸c“為”搭配,可表被動,有29例。

佛語諸天人:“如是,如是!昔我于提和竭羅佛前,逮得般若波羅蜜,我便為提和竭羅佛所受決言?!?卷二:8/431a)

佛言:“其有行般若波羅蜜者,守般若波羅蜜者,亦不為魔及魔官屬所得便?!?卷二:8/434a)

不同于“所”字結構與動詞搭配,構成一個“小讀”,在句中充當聯系緊密的語法結構,《道行》中的“所V”結構可以聯系松散,“所”只是無意義的音節(jié)助詞。這種用法,在安世高譯經中也有用例,可參看蔣冀騁(1994)《隋以前漢譯佛經虛詞箋識》、胡敕瑞(2005)《〈道行般若經〉與其漢文異譯的互?!贰!八钡囊艄?jié)助詞用法,在一些固定詞組中更為明確,如“爾所”“乃爾所”“是所”“我所”“何所”“何等所”“如所”等,可作定語修飾名詞。

須菩提言:“是所相得般若波羅蜜,如是相得諸法?!?卷七:8/462a)

阿難白佛言:“心所念惡寧可得中悔不?當乃卻就爾所劫乎?”(卷八:8/464b)

佛語釋提桓因:“云何,拘翼?閻浮利人中有幾所人信佛、信法、信比丘僧?”(卷二:8/432a)

須菩提報釋提桓因言:“拘翼!諸經法皆空,何所有狐疑厭者?”(卷八:8/468a)

“所”還可與形容詞“少”或“多”連用,形容數量。

釋提桓因白佛言:“閻浮利人少所信佛,信法、信比丘僧者少少耳,及行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至行佛道者復少少耳?!?卷二:8/432b)

以是菩薩至德之人持凈完具,欲為一切人作本,多所度脫。(卷四:8/446b)

“所”可接介詞短語。

汝所從佛受般若波羅蜜,設散設亡,其過甚大不小。(卷九:8/468c)*《大正藏》??庇洠骸吧ⅰ?,宋、元、明、宮本作“放”,圣本作“收”。按:金剛寺本(147-8)亦作“放”。應作“散”,與“亡”同義,表示亡失。《道行》卷五:“譬若大海中有故壞船不補治之,便推著水中,取財物置其中,欲乘有所至,知是船終不能至,便中道壞,亡散財物?!?8/451c-452a)“亡散”同義連問。

《道行》中還有常用結構“無所”,出現頻率也很高,共409次。

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無所有,若人于中有所求,謂有所有,是即為大非。何以故?人無所生,般若波羅蜜與人俱皆自然,人恍忽,故般若波羅蜜俱不可計,人亦不壞,般若波羅蜜亦如是,人如般若波羅蜜者,便得成至阿惟三佛,人亦有力故,怛薩阿竭現而有力。(卷三:8/441a)

“無所”“有所”算是熟語,這些用法是繼承了前代中土文獻。如《左傳·僖公六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三、結論

《道行》的百次高頻詞也常作為成詞語素組成其他詞語,并有較高的使用頻率,如“作禮”“本無”“深般若波羅蜜”“薩陀波倫菩薩”“譬如”“不可計”“是時”“是故”“何所”“經法”“佛道”“其中”“自歸”等。通過切詞統(tǒng)計和高頻詞分析,可以發(fā)現《道行》詞匯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外來詞占詞匯總量的13.55%,且以多音節(jié)詞居多。不少外來詞在現存較為可靠的譯經中,為《道行》首見*值得關注的是,支婁迦讖和安世高都是漢譯佛經的開創(chuàng)者,比較14種較可靠的安世高譯經和《道行》可發(fā)現一些共用的音譯詞,這些共有的音譯詞不知是各自創(chuàng)造,還是互有借鑒。如“佛”“阿羅漢”“阿難”“泥洹”“比丘”“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等。如《七處三觀經》:“第四同利,極同利無有過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亦爾,持戒者同利?!?2/877a)《道行》卷一:“我呼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道悉如幻,正使佛道,我呼亦如幻?!?8/430a)安世高譯經和《道行》還有一些形式不同但表義相同的音譯詞,如“舍利曰”“舍利弗”。《四諦經》:“舍利曰說如是,比丘受行?!?1/816c)《普法義經》:“賢者舍利弗說如是。比丘至心受,如是念所說?!?1/924c)《道行》卷一:“舍利弗謂須菩提:‘云何有心無心?’”(8/425c)這些音譯詞在構詞能力、搭配使用或意義上略有區(qū)別。如《人本欲生經》:“有色,為令從是,一身若干思想,辟天名為梵天,長壽本在處,是為第二識止處?!?1/245a)。,如其中高頻外來詞“般若波羅蜜”“菩薩”“須菩提”“菩薩摩訶薩”“釋提桓因”“拘翼”“薩蕓若”“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怛薩阿竭”等。而且“佛”“菩薩”“般若波羅蜜”等音譯詞語也有很高的組詞能力和生命力。

(二)《道行》中許多外來音譯詞的形式還不穩(wěn)定,用字、字形或音節(jié)長略有所不同,如“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或作“阿耨多羅三耶三佛”*在非常用詞中,這種不穩(wěn)定性更為常見,如“邠利文陀”或作“邠祁文陀”“分漫文陀”,“遮迦越”或作“遮迦越羅”等,茲不贅述。。

(三)《道行》高頻本土詞以動詞居多,名詞、副詞、代詞和介詞居中,且多為基本的常用詞匯。代詞和介詞等系統(tǒng)性較強的詞類反映了《道行》選詞的特點,如第一人稱用“我”,而不見“吾”,第二人稱多用“汝”。

(四)同時,很多舊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在繼承先秦兩漢書面用語習慣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如上文所舉“所N”結構等。結合新詞的統(tǒng)計,可以看出《道行》產生了大量新詞新義和新用法。

要之,通過《道行》的百次高頻詞的用例分析與特點總結可以看出,支婁迦讖譯經在繼承本土基本詞的同時,大量使用新詞新義、外來音譯詞,還不乏佛教語詞和特殊用法,使經文呈現文白、梵華夾雜的語言面貌。這種特殊的譯經風格一方面是譯經者的翻譯策略使然,一方面也是受制于譯者的漢語和翻譯水平以及原典內容和語言的影響。我們應在描寫的基礎上,借助梵漢對勘、異譯經對比等手段細致地挖掘分析這些影響因素。

[1] 季羨林.“浮屠”與“佛”[J].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48,上(20):93-105.

[2] 季羨林.再談“浮屠”與“佛”[J].歷史研究,1990,27(2):3-11.

[3] 曹婷.試釋“枝掖”[J].漢語史學報,2013(13):367-370.

[4] 辛嶋靜志.《道行般若經》詞典[M].東京:創(chuàng)價大學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2010:681.

[5] 胡敕瑞.從《論衡》與東漢佛典三音詞語的比較看東漢詞匯的發(fā)展[J].語言學論叢,2002(25):243-256.

[6] 蔣冀騁.隋以前漢譯佛經虛詞箋識[J].古漢語研究,1994,23(2):49-51.

[7] 胡敕瑞.《道行般若經》與其漢文異譯的互校[J].漢語史學報,2005(4):127-146.

CAO Ting

(SchoolofHumanitiesandlaws,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10.13954/j.cnki.hduss.2017.06.013

2017-08-1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17YJC740005);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課題(2018N108);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科研啟動基金項目(KYS125617044)

曹婷(1989-),女,山東棗莊人,講師,漢語史與佛教文獻學.

H131

B

1001-9146(2017)06-0072-05

猜你喜歡
譯經波羅蜜多羅
“鞭打”自己的波羅蜜
如何選購波羅蜜
世界是一道精致的灰
紀實攝影師多羅西婭·蘭格
譯經用字與譯經詞語新釋
宿悅書法作品欣賞
海外文摘(2019年4期)2019-04-17 04:42:28
《秦漢文學編年史》獻疑
北方文學(2017年26期)2017-09-21 07:37:59
藏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咒之咒義及其內涵研究
西藏研究(2016年4期)2016-06-05 11:31:15
佛教史視閾下康僧會譯經之儒學化及其意義
中州學刊(2016年5期)2016-05-30 10:36:34
索馬里鱷魚恩仇記
茂名市| 阿巴嘎旗| 南雄市| 隆昌县| 石城县| 渭源县| 武宁县| 宁明县| 大名县| 公安县| 香港 | 阳山县| 原阳县| 柯坪县| 潍坊市| 钟祥市| 罗江县| 大邑县| 册亨县| 武平县| 遂昌县| 龙南县| 福鼎市| 温州市| 宁河县| 越西县| 泗洪县| 油尖旺区| 祁连县| 岳普湖县| 神农架林区| 旌德县| 拉孜县| 垣曲县| 盱眙县| 慈利县| 岢岚县| 大洼县| 昌江| 绥德县| 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