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玉
摘 要:在這個信息迅猛發(fā)展的時代,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小學課堂的常態(tài),現(xiàn)代教育技術“班班通”的巧妙應用,打破了原有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使得每個班級都能與外界進行交流,使信息技術與學科日常教學有效的結合起來,由此促進了語文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小學語文低年級的教學任務主要是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若是能夠合理的運用多媒體這一資源,則能夠對學生進行更加多樣化的讀寫訓練,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開闊學生的視野。
關鍵詞:班班通 語文教學 讀寫教學 識字寫字
一、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識字、寫字過程中的問題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往往采取填鴨式的“記住”、“抄寫”等教育形式,沒有關注到學生們對字形字義的不理解,老師一筆一劃的寫,學生一筆一劃的跟著描,長期下來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進而降低積極性和注意力。其次,由于教師的書寫和布局習慣的不同,使得學生對漢字結構的認識可能出現(xiàn)誤差。
二、“班班通”對低于年級識字寫字的點睛之處
通過“班班通”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作用下,有助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漢字形象化,進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班班通”使得課堂氣氛更加的生動形象,使得同學們在互動和探討和解答過程中輕松的認識生字。
通過對形聲字、象形字的展示,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習慣,使他們可以在生活中積累漢字;利用多媒體將課文或生字循環(huán)播放,可以讓學生們自行糾正讀音,加深印象,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聽”和“讀”的能力。
三、“班班通”識字寫字教學策略
(一)以故事為引領,激發(fā)學習興趣
初入小學的學生,對于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他們知道太陽是圓的,卻在困惑為什么“太陽”寫在紙上是方的?他們也在困惑為什么“人”只有腿,沒有手?
那么如何將學生們的好奇心以及對于漢字的興趣轉化為他們對于語言文字的熱愛呢?此時就可以發(fā)揮“班班通”的作用,利用多媒體以畫圖的形式向學生嗎簡單講述漢子的象形起源。當學生們被故事和漢字的變化過程所吸引的時候,他們就具有了極強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逐漸喜歡上神奇的漢字。
例如,漢字“人”,可以向同學們提問,問他們看這個字像什么?學生回答說:“像一個人在大步向前走。”此時可以通過大屏幕向他們展示石器時代的人形泥塑,從象形字、甲骨文、小篆……逐漸演變?yōu)槲覀兘裉焖玫摹叭恕?,接下來,在屏幕中,“人”字不斷的旋轉變化,一個人跟著另一個就形成了“從”;兩個人并排站著就形成了“比”;兩個人,一人抬頭,一人低頭,明顯可以看出地位的高低關系,這就形成了“仆”……
通過動畫的翻轉變化,在同學們聚精會神看動畫的過程中,他們學會了漢字,也了解了漢字的演變過程。
(二)傳授分析方式,了解漢字結構
形近字一直是識字、寫字過程中的難點,稍不留神就會出錯,那么如何在初學者心目中留下正確而深刻的漢字印象呢?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對漢字的基本結構規(guī)律和記憶方法進行指導,較為復雜的漢字由兩部分、三部分甚至四部分組成,不能通過簡單的畫圖形式表現(xiàn)其含義,此時可以通過字形組合的方式,把幾個字的意義合成一個意義,組成會意字。
例如,可以用組合的形式表示的漢字有:漢字“休”,拆分來看就是一個人靠著樹休息;漢字“囚”,人被關在籠子里,表示囚犯??梢杂眯蜗蟮膱D畫表示的有:漢字“州”,可以以圖畫的形式表示為泛著波紋和河流,學生們很容易就能想到,“州”指的是河中的小島。利用形旁和聲旁組成的字就是形聲字,例如“氵”字做形旁,可以造出很多字:“江、河、湖、?!贝藭r可以讓學生們展開想象,說出他們所見過所認識的含有“氵”的漢字,同理,可以利用“苗”做聲旁,列舉出“描、瞄、錨、貓、喵”等漢字。
當學生們掌握了漢字額簡單結構規(guī)律之后,就很容易記住和認出一些相似結構的漢字。在他們獨特的想象力之下,加以引導的點撥,能夠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編字謎猜字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
當學生們有了一定漢字積累之后,我會在PPT上展示字謎,讓同學們討論搶答,之后可以讓他們結成小組自己編字謎,由其他小組的同學來猜,在編字謎和猜字謎的過程中加深對漢字結構和意義的理解。
例如:學生編寫了“包”字歌:“包字家族大,兄弟姐妹多。有火能點炮,有水吐泡泡,伸手把人抱,有足飛快跑?!睂W生們自己編的兒歌朗朗上口,并且區(qū)分了含有“包”字的幾個字區(qū)分開來。
現(xiàn)代科技已經深入到基層教育的方方面面,利用“班班通”的多媒體形式,已經成為新的課堂設計潮流,并且也是教育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表現(xiàn),“班班通”在小學語文識字認字當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同時表現(xiàn)出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具備的一些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齊媛,張生,劉雍潛,李沖.學科班班通解決方案的構建與思考——以網絡環(huán)境下的語文班班通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11,(06):94-99.[2017-09-22].DOI:10.13811/j.cnki. eer. 2011.06.012
[2]任淑芬,王靜.班班通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04):229-2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