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黨文霞
摘 要: ELF時代的跨文化交際讓人們重新思考語言與文化的關系、英語的標準、跨文化交際等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在英語教學中處理英語的變體、如何設置教學目標、選擇怎樣的教學方法及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成為我國英語教育面臨的新問題。語言與文化并不是絕對不可分,而是可分性強弱的問題。在英語學習和使用的初級、中級、高級等不同階段,英語標準的選擇、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方法、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略有差異。
關鍵詞: 英語通用語 跨文化交際 英語教學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速發(fā)展,世界各地的人們交流日益頻繁。在我國,改革開放近40年來,中國社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外交往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近年來,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我國的對外交流活動增多,跨文化交際研究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跨文化交際外語教學成為教育領域,特別是外語教育領域所關注的一個焦點。本文擬以英語通用語(ELF)①為視角,對當前我國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文化標準、語言標準及教學目標等進行探討。
二、ELF與跨文化交際
(一)文化的定義
自古以來,人們對“文化”的定義就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文化”的定義有一百多種。在中國,“文化”的本義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對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教養(yǎng)[1]。在西方,“文化”(culture)含有“種植、培育”的意思。
可以看出,文化就是在一個群體中,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一切,包括他們的生活習慣、生產(chǎn)方式、思維習慣、交流方式、信念、價值觀念等。文化既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既是物質(zhì)的,又是精神的;既是靜態(tài)的,又是動態(tài)的;既是一種集體現(xiàn)象,又屬于某個群體的特征。文化之間是互相影響的,有時還會形成新的文化。文化之間是可以交流的,文化交流自古以來一直就有。
(二)跨文化交際與跨文化交際能力
“跨文化”一詞源自英語intercultural或cross-cultural。跨文化交際的英文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與人之間進行的交際,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所發(fā)生的相互作用,它是一種普遍的、長期的現(xiàn)象。
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個體所具有的內(nèi)在能力,能夠處理跨文化交際中的關鍵性問題,如文化差異、文化陌生感、本文化群體內(nèi)部的態(tài)度,以及隨之而來的心理壓力等”。胡文仲將跨文化交際能力概括為跨文化意識、跨文化敏感和跨文化技能三個方面(杜學增,2010)[2]。由此可見,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與外語教學密切相關,外語教育界的前輩們(如許國璋、胡文仲、王宗炎等)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為如何培養(yǎng)我國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而進行過一些探討[3]。
(三)ELF與EFL
經(jīng)濟全球化和信息交流的網(wǎng)絡化使得英語成為來自不同母語背景者之間交際的主要語言,英語目前成為一種全球化的通用語言,成為一種超越國界和文化的語言,即“英語通用語”(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簡稱ELF)[4]-[7]。
印度裔美國語言學家Braj Kachru根據(jù)英語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分布和使用情況,劃分為三層同心圓:內(nèi)圈(the Inner Circle)是指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如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外圈(the Outer Circle)是指英語不是母語,但作為第二語言或官方語言的國家,如新加坡、印度、菲律賓、肯尼亞等;擴展圈(the Expanding Circle)是指英語為外語的國家,如中國、韓國、尼泊爾、德國等[8][9]。英語作為外語,即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簡稱為EFL,指的是某一擴展圈國家(如中國、德國等)學習或交流時所使用的英語。在當前中國,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也不是第二語言,更不是官方語言,我們把英語當作外語(EFL)學習和使用。
由此可見,ELF與EFL雖有交叉的地方,即都是非英語本族者使用的英語,但二者的所指是不同的。ELF與EFL的語言觀基礎是完全不同的,在ELF情境中,我們不再用“本族語”與“非本族語”區(qū)分來自不同國家的英語使用者;在EFL情境中,某一英語本族語(如英式英語或美式英語)被當作標準英語的[4][6][7]。區(qū)別這兩個概念對英語教育教學有重要的意義。
(四)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語言與文化不可分,跨文化交際無法避開語言而進行。根據(jù)薩皮爾—沃爾夫假說,語言與文化緊密相關,語言影響思維、信念、態(tài)度等,語言不同的民族、思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差異,語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概念、意義體系和價值體系[10]。Brown認為,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語言的一部分,二者是不可分的(Wen 2016)[11]。
文秋芳給出了另一種解釋,語言與文化不是絕對不可分的。在ELF背景下,交際者多數(shù)來自非英語國家,交際內(nèi)容不涉及目標語文化,他們可以討論差別迥異的文化實踐和價值理念,英語通用語不再總是與本族語文化捆綁在一起[6]。盛行于歐洲的內(nèi)容教學法(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認為語言可以與任何課程內(nèi)容相結(jié)合。這些都是語言與文化可分的具體體現(xiàn)[6][11]。
(五)ELF視角下的跨文化交際
全球化使得英語使用范圍不斷擴大,ELF不但成為英語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交際時的語言,而且成為非本族語者之間進行交際的語言,例如來自不同的亞洲國家的學者在進行學術交流時使用英語,中國人去德國、泰國等非英語國家旅游可以用英語交流。隨著英語的全球化,外圈和擴展圈的人數(shù)已經(jīng)大大超過內(nèi)圈。ELF在語音、詞匯、語用方面的特點表明,在ELF語境下交談雙方的文化背景和共享知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4][5][8]。ELF不但在外圈的跨文化交際中起著重要作用,在擴展圈的跨文化交際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endprint
三、ELF視角下的英語教學
近年來,國內(nèi)許多學者如文秋芳(2012,2016)、俞希(2016)、錢永紅(2015)、范勇(2015)、高一虹(2013)等開始思考在ELF背景下我國的英語教學,主要圍繞“標準英語”的判斷與選擇、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方法選擇及課程體系、教材等方面展開討論,并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語學習和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像英美人一樣地道地使用英語”不再是唯一正確的目標,教學大綱、培養(yǎng)方案和課程設置的調(diào)整等成為英語教育者的關注[12]。
(一)標準選擇
ELF的概念直接影響在英語的學習和使用上以英、美“本族語者”的變體為唯一標準的情景,非英語母語者的人數(shù)遠遠超過英語本族語者,英國英語或美國英語不再是教學和交際中的唯一標準。除內(nèi)圈的英語外,外圈和擴展圈的英語變體普遍被接受。文秋芳認為,在英語通用語背景下,教師教授什么文化成了一線教師的難題,英語目標語文化的教授似乎無法擺脫,用英語傳播本國文化(如“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是當務之急,不學習其他非英語國家的文化又影響交際效果[6]。
根據(jù)當前中國英語教學和使用的實際情況和特點,選擇恰當?shù)挠⒄Z標準對于指導我們的英語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英語學習的初級、中級、高級階段,英語標準的要求應略有所不同。不同學習和使用階段在語音、詞匯、語法、語用等層面也應略有差異。在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以英國、美國等主流內(nèi)圈英語本族語者的語言為標準;在中級階段,仍以內(nèi)圈英語本族語標準為主,適當了解外圈英語標準變體;在高級階段,既要熟練掌握內(nèi)圈和外圈各英語語言在語音、詞匯、語法、語用等方面的主要差異,又要熟悉擴展圈的英語變體的主要特點,至少應該清楚自己國家的英語變體,這有助于把本國文化、思想、觀點等用英語通用語向外傳播,促進跨文化交流。
(二)教學目標設置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征求意見稿)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fā)展的需要。即將頒布的《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yè)本科教學質(zhì)量國家標準》(簡稱《商英國標》),把跨文化交際能力作為商務英語本科專業(yè)的五種能力之一,具體分為跨文化思維能力、跨文化適應能力、跨文化溝通能力、商務溝通能力、商業(yè)實務能力、跨文化能力等能力要求,在專業(yè)核心課程模塊中占5%~10%的學時[13]。
文秋芳(2012,2016)在審視語言、文化和語用三個方面后,從主題維度、語篇維度、情境維度和語言本體維度四個維度,提出英語通用語教學框架。她認為,在不同的學習或教學階段,對學習者的要求也應有所不同。語言層面,初級階段教本族語變體,應達到理解與表達的要求;中級階段教非本族語變體,應達到理解的要求;高級階段教本土化特征,應達到滿足表達的需求。語言層面的預期就是讓學生掌握跨文化交際所需的語言能力,并不要求他們能有像本族語者那樣的語音、句法等[14]。文化層面,教學內(nèi)容應既有本族語文化,又有非本族語文化和本土文化,更無須規(guī)定順序,只要能夠培養(yǎng)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寬容性,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期待的學習結(jié)果是發(fā)展學生的跨文化能力[14]。語用層面,要了解本族語規(guī)則,也要了解非本族語規(guī)則和普遍規(guī)則,語言教學的預期結(jié)果是獲得在線生成恰當策略的能力[14]。這對各級各類英語教學的目標設置提供了具體的參考依據(jù)。
在英語學習和使用的初級階段,主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中的語言能力;在中級階段,以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中的語言能力為主,同時注重跨文化交際能力中的語用能力和策略、交際能力、社會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在高級階段,仍需注重跨文化交際能力中的語言、語用能力培養(yǎng),同時需注重跨文化意識、跨文化敏感和跨文化技能的培養(yǎng)。
(三)教學方法選擇
在英語通用語背景下重新審視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后,文秋芳提出將文化分為兩類:以語言為載體的文化(languature)和不以語言為載體的文化(non-languature),基于語言本體維度,反對絕對的“可分”與“不可分”之說,而用“可分性弱”到“可分性強”的新觀點[6]。
她給出語言文化教學的三點建議。第一,對語言本體維度上的語言文化,教師最好通過認知比較分析的方法進行顯性教學,讓英語學習者盡早了解英語與漢語兩種語言在概念體系上的差異,使得他們盡量準確地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內(nèi)容;第二,在教授情境維度和語篇維度上的語言文化時,可采用案例教學法;第三,對于主題維度上的語言文化知識,我們應該鼓勵英語通用語者學習多元文化,即目標語文化、本國文化及其他異國文化[6]。俞希主張采取多層次、多視角、跨文化的英語教學模式,對教學大綱、課程設置和專業(yè)教材等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7]。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ELF背景下,以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的英語教學方法選擇也應有一定的技巧和策略。在英語教學的不同階段,方法會有所不同。只要理清了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有跨文化的意識,就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階段、不同學習者的學習特點及跨文化交際內(nèi)容的需求,選定適當?shù)慕虒W方法。
四、結(jié)語
ELF視角讓我們重新認識和思考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問題、英語的標準問題、跨文化交際問題,以及我國英語教學中的標準選擇、教學目標設置、教學方法選擇等問題,我們應當有自己的思考。在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已成為當前中國英語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語言與文化不再是絕對不可分的,只是可分性程度強弱的問題。不同的英語學習和使用階段,英語的標準會略有所不同,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略有差異。在不同的教學階段,英語語言的標準選擇、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選擇應有相應的策略和調(diào)整。
注釋:endprint
①國內(nèi)ELF(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的中文翻譯不太統(tǒng)一。有人(如文秋芳2012)譯為“英語作為國際語”,簡稱“英語國際語”;有人(如高一虹2015)譯為“英語作為通用語”,簡稱“英語通用語”;有人(如錢永紅2015)譯為“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有人(如范勇2015)譯為“作為通用語的英語”。為了方便敘述,除專門引用外,本文擬采用“英語通用語”的譯法,文秋芳(2016)、俞希(2016)等也使用此種譯法。
參考文獻:
[1]高兵.跨文化心理學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2.
[2]杜學增.文化習得與外語教學[A].孫有中.跨文化研究前沿[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400-406.
[3]林大津.跨文化交際研究——與英美人交往指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4]范勇.英語全球化與本土化研究的ELF范式及對“中國英語”和中國英語教學的啟示[J].當代外語研究,2009(1):29-33.
[5]錢永紅.國際通用語視角下關系程式教學模式探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5(2):19-24.
[6]文秋芳.在英語通用語背景下重新認識語言與文化的關系[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6(2):1-7.
[7]俞希.英語通用語背景下中國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6(3):37-42.
[8]胡曉瓊.ELF環(huán)境下對中國英語教學的再思考[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4):128-132.
[9]高一虹,許宏晨.“世界英語”及“中國英語”研究:新世紀的挑戰(zhàn)與展望[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5):122-129.
[10]潘文國.漢英語對比綱要[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7:24.
[11]Wen, Qiufang. Teaching culture(s) in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in Asia: dilemma and solution [J]. Journal o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2016,5(1):155-177.
[12]高一虹.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語學習和教育:挑戰(zhàn)和機遇[J].中國外語教育,2013(3):4-10.
[13]王立非,葉興國,嚴明,彭青龍,許德金.商務英語專業(yè)本科教學質(zhì)量國家標準要點解讀[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2):297-302.
[14]文秋芳.英語國際語的教學框架[J].課程·教材·教法,2012(1):77-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