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昭蕓
摘要:小學音樂教學是小學開展素質教育的主要課堂和載體,對于農村小學而言,演唱式音樂教學既能很好地適應學情與學校實際,也能夠通過音樂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以及音樂表演能力,本文探討了農村小學演唱表演形式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演唱教學;合唱
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曾經說道:“音樂對人類的啟迪意義高于所有的智慧與知識,只有參透音樂的人才能參透人生,成為超脫凡人的智者”。只要施教得法,音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探索和創(chuàng)新能力,音樂具備感化和改變人的功能,音樂學習對于學生自身發(fā)展來講意義深遠。
一、農村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依然受到應試教育沖擊。
與城市相比,農村小學音樂教學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一是非考試科目被邊緣化。由于長期以來農村教育理念的偏失,學校對學生文化修養(yǎng)重視程度遠遠低于城市,音樂課程與美術教育都成為的“雞肋”,在一些小學的教師與家長心里面,這些課程開展得好對于學生的考試成績沒有直接的幫助,甚至還會過多占用了學生的時間和精力而對學生的學習起反作用。
(二)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正由于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定位不清晰,音樂科目既對學生升學沒有直接的作用,學生也難以在音樂道路上有很長足的發(fā)展,音樂教學的目標不明確,致使音樂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三)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課堂組織過于松散。
在農村小學里,專業(yè)的音樂理論和知識、具有一定的音樂技巧無法發(fā)揮,也沒有“受眾”,很多學校的音樂教育就走“通俗”道路——唱唱鬧鬧又一年,音樂課就是供學生休閑娛樂的課堂。
二、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演唱教學的意義
一般而言,正如上文所分析的農村小學音樂現(xiàn)象,學生們比較適應的教學方式是跟唱、合唱,小學音樂演唱教學的主要形式是大合唱以及小組合唱。合唱演唱教學對于音樂學習以及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有較大的意義,主要表現(xiàn)為:
(一)音樂內容與音樂實踐相結合。
小學階段的音樂學習重在讓學生張口練習歌曲,體驗音樂節(jié)奏與音樂律動感,對于音樂這種具有“韻味”與值得鑒賞的內容來說,集體合唱方式可以讓學生“品咂”“后味”,多種形式的合唱活動可以通過輕松的氛圍,學生的主動參與與自然的融入,將音樂學習與音樂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讓音樂教學得以在合唱中延生。
(二)音樂演唱活動激發(fā)學生音樂課堂學習的需求。
學習音樂的方式有多種,比如跟唱、練習樂器、合唱等,通過連貫的合唱有助于學生從感情、情感出發(fā),這樣的演唱效果才能使聽者受到感染,享受美感;同時,學生在表達感情中自主探尋發(fā)聲技術、技巧,從而提升音樂學習效果。音樂合唱表演、分組音樂練習、分組音樂比拼,一方面消化音樂課堂所學習到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也激發(fā)學生抱著問題與提升音樂技巧的目的進一步去進行音樂學習。
三、小學學生多種演唱表演形式教學分析
(一)注重合唱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教學。
合唱演唱是一種很好地感受音樂節(jié)奏、抒發(fā)情感的教學方式,這個過程是一種集體演唱表演形式,學生可以不再過于注重發(fā)聲、發(fā)音等細節(jié)技巧,而是順暢地演唱歌曲,酣暢淋漓地將音樂情感化地表達出來。小學生本身情感較為拘束,進行音樂演唱訓練時容易緊張、受約束,在集體合唱時他們可以盡情地融入在集體聲音中,感受音樂情感、感受音樂力量,這也是很多農村中小學學生在合唱時十分“賣命”的原因所在。作為教師,更加要充分地引導學生體會歌曲歌詞所表達的情感,以及音調、曲子所表達出的獨特的韻味與意義。比如,《童年的回憶》、《我們多么幸?!返慕虒W過程中,讓學生一邊練習打拍子、一邊合唱,讓學生體驗到節(jié)奏對人的身體與聽覺的“指令”,感悟到不同節(jié)奏所帶來的不同情感;并設計小組分組合唱表演,讓學生談談不同組別合唱表演情感表達的差異,體會不同唱法上情感抒發(fā)的不同,讓學生真正在合唱中都能夠投入并且有愉悅的體驗,提高參與的興趣。
(二)夯實音樂技巧提升合唱演唱教學效果。
合唱這一演唱方式具有恢弘的氣勢,也是一種音樂技巧表演的方式,要達到較為理想的合唱效果,有必要給予學生必要的演唱訓練,提供學生掌握唱歌、發(fā)聲等方面的技巧,為學生的合唱活動積累飽滿的音樂情趣。比如在《十個小印第安人》、《風鈴》、《鳳陽花鼓》等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選帶自己鐘愛的樂器來嘗試自己演奏,不少學生帶來了口琴、長笛等興致勃勃地吹奏起來,引起其他同學的羨慕;同時,在音樂課上我常備三角鐵、串鈴、小鼓、雙響筒、鋼琴等,讓學生體驗同樣曲調由不同樂器演奏出來的或輕松愉快或寧靜美妙或低沉壓抑的格調,讓學生們體驗到不同情感帶來的沖擊。合唱以此為基石,督促學生積極參與合唱前的訓練,夯實音樂演唱基本技巧。
(三)多樣化的演唱形式激發(fā)學生嘗試的趣味性。
音樂教學要能夠吸引學生,就要遵循小學生的欣賞傾向與情感需求,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獲得良好的體驗,積累基本的音樂常識,激發(fā)學生敢于嘗試的內在動力。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演唱活動,將音樂體驗、表演相結合,從而促進小學生動手能力及提高其音樂的領悟能力。音樂活動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比如角色演唱、合唱演出等,能夠促進學生采取積極外向的舉動。在我的音樂活動課堂上,角色演唱、歌唱展示活動是常規(guī)項目,不在乎學生能夠唱多好,也不在乎學生能夠唱多整齊,重在鼓舞學生參與;比如在《花喜鵲和小烏鴉》的教學設計里,我安排男女同學進行比賽,“花喜鵲”由女同學演唱,“小烏鴉”則由男同學演唱,女同學稚嫩可愛的音調十分襯托“花喜鵲”的形象,同樣稚氣的男同學表現(xiàn)的“小烏鴉”也非常惹人愛,我表揚了學生的表現(xiàn),同時,我特意用張揚、厚重而低沉的嗓音也演繹了另一個版本的“小烏鴉”,讓學生們在音樂活動課上有“歌曲”可唱,有樂趣可“玩”,有表演可看可參與,還有點評活動幫助學生提升,這樣的音樂活動將音樂內容與音樂形式較好地結合起來。
農村小學音樂教學要因勢利導,充分尊重學生愛動、愛唱、愛鬧的特性,讓其在音樂合唱、小組合唱以及其他音樂演唱活動中揮發(fā)內心壓抑情緒、抒發(fā)真摯情感,在音樂內容與音樂節(jié)奏中感受或激動、或美妙、或感激的情懷,讓其在充分的音樂體驗中獲得情感的滋味,內心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偉.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合唱教學[J]. 新課程(上),2015,08:131.
[2]黃雙榮. 淺談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 新課程(小學),2015,09:122-123.
[3]劉勝坤.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合唱教學[J].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8:336.
[4]詹惠玲.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合唱教學[J]. 黃河之聲,2013,11:72.
[5]李娜. 小學音樂教學中演唱情感之我見[J]. 基礎教育課程,2015,24:34-35.
[6]劉佃磊,陳剛.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合唱教學分析[J]. 中華少年,2016,20:1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