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誰”這一問題,在黑人群體中一直以來都未能得到解決。詹姆斯·鮑德溫作為美國黑人作家的優(yōu)秀代表,從黑人的角度看到了黑人種族身份認同的重要性。他的短篇小說《桑尼的布魯士》講述了一對非裔兄弟由于各自思想觀念的不同導致長期分歧、互不理解再到最終互相理解、重新融合的故事。大多數(shù)的學者多以小說的主人公桑尼為關注點,通過分析他的經(jīng)歷來闡釋黑人在尋求自我旅途中的艱辛。而本文試圖從小說的另一個主人公“我”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心理活動來詮釋小說的主題。
關鍵詞:詹姆斯·鮑德溫;身份認同;尋求自我
詹姆斯·鮑德溫是美國眾所周知的黑人作家,出生于紐約的哈萊姆區(qū),從小飽受貧困和種族歧視的痛苦。受理查德·賴特的影響,鮑德溫的許多作品都反映了真實的黑人種族的生活,都是對黑人群體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尋找自我身份的探尋。
《桑尼的布魯士》被人們評為是鮑德溫最好的短篇作品,鮑德溫用第一人稱的角度講述了一對非裔兄弟因各自思想觀念的不同導致兄弟二人產(chǎn)生分歧、互不理解再到最終互相理解、逐漸融合的故事。桑尼是個熱愛爵士樂并且想要把它變成事業(yè)的少年,而“我”與桑尼正好相反。作為哥哥,在父母雙亡后企圖指導他走上一條“正確”的路,于是“我”企圖用白人社會的標準來要求桑尼,但卻使兩人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文章揭露了美國黑人在尋找自我身份旅途中的曲折和艱辛。
身份是后殖民批評中一個重要的術語。每個人都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我們可以從性別、種族、年齡、宗教還有職業(yè)等方面來描述一個人是誰的問題,卻不能用血統(tǒng)來決定一個人的身份問題。身份不是由血統(tǒng)來決定的,而是社會和文化的成果,后殖民主體想要探尋本身的位置,需要不斷地重新定位,而種族、階層、性別、地域都會影響身份的形成,具體的歷史過程、特定的社會、文化、政治語境也對后殖民主體的“身份”和“認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張京媛,1996)
一、《桑尼的布魯士》中 “我”對自我身份的追尋
《桑尼的布魯士》中,“我”和桑尼的生活軌跡是截然相反的兩種鮮明對比。小說的開頭多次提到“我”對于追求“光明”的渴望,正是由于這種渴望,才使得他成為一名中學老師,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像白人一樣過著安穩(wěn)的中產(chǎn)階級生活。而弟弟桑尼卻是截然相反的情況,他不滿黑人受到的不平等的社會現(xiàn)實,努力想要用音樂來喚醒黑人同胞對于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這是兄弟二人產(chǎn)生隔膜的重要原因。桑尼對布魯士音樂的喜愛其實是他對黑人自我身份的肯定和認同而“我”在真正的沉浸到桑尼的音樂生活中時才明白這一點。因此,在這里,將“我”對于自己黑人身份的追尋的歷程分為“逃避”,“認同”和“回歸”這三個階段。
(一)“逃避”階段
在小說的伊始,盡管這是許多黑人經(jīng)常經(jīng)歷因交易和吸食毒品被捕入獄的事情,但當這件事情發(fā)生在桑尼身上時,“我”很難相信。因為“我”生活在白人世界,這些黑暗現(xiàn)實不屬于“我”,而存在于“他”和“他們”中間。“我”始終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用一種陌生的心態(tài)來看待發(fā)生在黑人同胞身上的種種不幸。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個普通人對于自己身處的文化,也有可能無意識的產(chǎn)生“旁觀者”的心態(tài),用“客觀”的眼光來觀察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一般來說,弱勢文化群體里更容易產(chǎn)生這種心態(tài),為了規(guī)避這種苦難,他們可能力圖擺脫種族特性和文化傳統(tǒng)帶給他們的羞辱感,將自己本身放在一種冷漠和游離的位置,用一種事不關己的心態(tài)來看待自己的同胞和文化。(陳亞麗,2007)
“我”將自己置于黑人群體和黑人文化之外,以一種局外人的眼光觀察自己的同胞。雖然這一切發(fā)生在“我”身邊,但卻與“我”無關,是屬于“他們”的遭遇。但桑尼與“我”畢竟血濃于水,與那些經(jīng)常遭受同樣不幸的黑人并不完全一樣,這件事情在“我”的心中激起了波瀾。由此可見,與其說是他在漠視周遭發(fā)生的事情,倒不如說是他在逃避,逃避自己身為一個黑人的現(xiàn)實,逃避自己無力擺脫民族帶給他的羞恥感,逃避那個曾經(jīng)飽受欺凌的自己。桑尼不愿意按照“我”的安排來生活,一心想成為音樂家,而以“我”的標準來看的話,爵士樂并不是正經(jīng)人做的事。桑尼逃學,參軍,復原,次次都不同意“我”的安排,兄弟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終導致了“我”愈發(fā)的想要疏離這個黑人世界。
(二)“認同”與“回歸”階段
兄弟二人的正式交談是“我”醒悟的標志,第一次是在母親的葬禮之后,這次交流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與小有所成的成人之間的對話,哥哥表示不理解弟弟想要成為音樂家的抱負。即使將弟弟送到自己的妻子家中,但妻子仍說“似乎和我們一起生活的不是人,而是一個聲音,這個聲音對我沒有意義,對我們?nèi)魏我粋€人都沒有任何意義?!碑敃r的桑尼其實只是個孩子,親哥哥都不理解自己,他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來傾訴才能有能力引起廣大黑人同胞的共鳴。
桑尼從戒毒所歸來之后,在街頭看到宗教傳教,桑尼忽然想起了唱歌的那位女士,“適才聽到她唱歌,讓我想起了毒品在我血管里的感覺,溫暖并且涼涼的……有的時候人就必須要有那種感覺,那種有把握的感覺?!鄙D岜磉_的是布魯士音樂就像海洛因一樣,撫慰著他,讓他暫且忘記痛苦。然而“我”卻認為桑尼可能只是在為自己之前犯下的錯找說辭。其實“我”不知道的是,此次對話表現(xiàn)的是他的弟弟在思想的成熟和對生活更深的理解,更是他對早年生活經(jīng)歷的反思。他認為神圣的歌曲背后必然隱藏著難以承受的痛苦?!拔摇眲t認為“既然人沒有辦法不受苦,那么或許我們就應該去忍受”。桑尼辯駁道,人類不能因為無法規(guī)避苦難,就“在苦海里淹死”,最少我們要盡力嘗試各種方法“極力浮在海面上?!?“我”試圖用一些“美好”之類的詞卻說桑尼不要極端化,可連我自己都覺得是那么的蒼白無力。相信在這里,“我”已經(jīng)相信桑尼說的是事實,而“我”卻未能及早的認同這個觀點。
我真正融入到黑人群體的轉折點是受桑尼的邀請去觀看演出,那一刻,“我”才發(fā)現(xiàn)布魯士音樂竟然與“我”非常切合。小說的最后一個場景是看到桑尼的表演后,“我”被打動,并獻給弟弟一杯酒,也暗示著兄弟倆的矛盾和解和“我”真正的“回歸”到黑人群體中?!皬恼麄€美國黑人的歷史來看,‘我的種族意識和文化認同的失落與復歸,乃是許多黑人在一個種族主義社會的共同經(jīng)歷的寫照?!?/p>
二、結語
鮑德溫的這篇小說包含了他對兄弟情感的細膩描述,對親情的真切表達,以及對音樂巨大力量的深刻感悟,縱然小說中充滿了對苦難的闡釋,也不妨礙讀者可以在黑暗中看到光亮,感受到溫暖和力量,也凸顯了黑人群體在自我身份認同問題上的困惑這一主題。本文從“我”的生活經(jīng)歷的心理活動角度,揭示了“我”曲折的認識自我身份的旅途,即“我”經(jīng)歷了“逃避”自我身份導致的迷茫困惑到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并最終擺脫身份認同的迷?!盎貧w”到黑人群體中的旅途。
參考文獻:
[1]Oates,Joyce C.The Oxford Book of American Short Stori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2]陳亞麗.美國黑人文化認同的歷程——以《桑尼的布魯士》為例[J].求索,2007(1):192-194.
[3]蓋夢麗.在苦難中成長——《桑尼的布魯斯曲》的主題解讀[J].外國文學,2010.2:82-84.
[4]谷啟楠.一曲強勁的黑人覺醒之歌——論《桑尼的布魯斯曲》的深刻內(nèi)涵[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9(5):67-70.
[5]宓芬芳,譚惠娟.黑人音樂成就黑人文學——論布魯斯音樂與詹姆斯·鮑德溫的《索尼的布魯斯》[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4:51-57.
[6]張京媛.后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趙雨秾(1992.2-),女,山西沁水,學校(單位):新疆大學外國語學院,專業(yè):2015級英語語言文學。endprint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