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高中政治課程涉及到很多知識點,必修1的《經(jīng)濟生活》、必修2的《政治生活》、必修3的《文化生活》、必修4的《生活與哲學》等知識,概念性強,理論性強,很多學生容易混淆其中的知識點。所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課堂知識結構化,引導學生梳理課程知識結構顯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政治課堂 知識結構化
一、前言
作為一門具備較強理論性、抽象性和知識性的課程,高中政治課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戰(zhàn)。很多教師為了在有限的課時內使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所以采取“一言堂”、“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學生也慣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習政治課程,這樣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都具有很大的問題。確實,高中政治課程涉及到很多知識點,必修1的《經(jīng)濟生活》、必修2的《政治生活》、必修3的《文化生活》、必修4的《生活與哲學》等知識,概念性強,理論性強,很多學生容易混淆其中的知識點。所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課堂知識結構化,引導學生梳理課程知識結構顯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二、高中政治課堂知識結構化的對策
1.引入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工具,又被稱為“心智圖”和“腦圖”,是由世界著名學者、英國教育學家東尼·博贊在1974年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這種教學工具通過將一長串枯燥乏味的文字信息變?yōu)椴噬?、有高度組織性的圖畫,來幫助學習者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凸顯知識的關聯(lián),進而更有效率的學習相關知識。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知識內容比較繁瑣,如果教師引入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體系,鞏固舊知識,學習新知識,進而提升學習能力。我認為,思維導圖的引入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政治理論知識。比如思維導圖的引入可以幫助學生更有效率地學習相關概念。
由于思想政治課中的概念比較抽象,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通過一些手段,使抽象概念變得具體形象化,比如在講解“貨幣”這個概念時,我利用思維導圖為學成展示了牛羊、貝殼、布帛、鹽巴等一般等價物,和學生一起分析這些等價物的缺點,進而引出金銀這個等價物的優(yōu)勢,學生通過這樣的比較,可以進一步認識貨幣的本質和內涵。事實證明,這樣的思維導圖可以將貨幣這個抽象概念變得具體形象化,再加上線條和色彩的刺激,學生對概念的認識更加清晰和透徹。
圖1:“貨幣”的思維導圖
2.營造教學情境
學生置身于良好的教學情境中,對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大有裨益,同時也有利于他們更清晰地梳理知識結構,在良好的狀態(tài)中學習政治課程知識。我認為,我們教師要實現(xiàn)課堂知識結構化,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刺激他們的思維,使他們主動建構新知識體系。而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實現(xiàn)。如今,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滲透到教育領域,這種先進的教育技術集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要素于一體,可以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進行學習,梳理知識結構。比如我在教學“物物交換”這部分內容時,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小明買雞給生病的爸爸燉雞湯的情境,通過形象生動的圖片,為學生呈現(xiàn)了物物交換的過程。事實證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也不容易發(fā)生知識混淆。
圖2:“物物交換”的過程
3.實現(xiàn)知識遷移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將現(xiàn)有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引導學生學會遷移知識,自主構建新知識框架,這樣還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溫故而知新”的境界。建構主義理論也認為,學生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構建知識網(wǎng)絡,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比如我在課堂教學中講解“堅持從實際出發(fā)”這個理論觀點時,先引導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民主革命的一些史實,對比民主革命時期出現(xiàn)的正確路線和錯誤路線,并分析討論這兩種路線存在的本質差別,進而認識從實際出發(fā)制定革命路線的重要性。這樣的教學方式將歷史知識遷移到政治課堂中,使學生意識到要融會貫通地學習知識,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深遠意義??傊處熞谡握n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遷移所學到的知識,認識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性,使學生展開聯(lián)想,由點到面,構建新的知識框架。
三、結束語
目前,我國的新課程改革正在穩(wěn)步推行,這場全新的教育改革明確提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師引導學生將知識變得結構化和體系化,對于學生更好地學習這門課程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應用思維導圖,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氛圍,還要引導學生學會知識遷移,從各個角度入手,幫助學生自主構建新知識框架,形成縱橫交錯的知識網(wǎng)絡,為更好地學習政治課程做好鋪墊,這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值得引起我們每個政治教師的高度關注。
參考文獻
[1]沈德立.心理學考試大綱指南[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東尼·博贊.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M].李斯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4:99-100.
[3]尚衛(wèi)平,趙國慶.關于“概念圖”與“思維導圖”的調查研究[J].信息技術教育,2005(10):48-50.
[4]趙國慶,陸志堅.概念圖與思維導圖辨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4(8):42-45.
作者簡介:巫建興(1980.01-),漢族,本科,貴州師范大學,貴陽六中,中教二級,研究方向:政治學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