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瓊華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發(fā)展及進步,傳統(tǒng)、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及學生學習的發(fā)展。因此,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方式也應運而生。為了分析案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策略,筆者針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小學語文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案例教學主要是指一種以案例為教學基礎的教學方式,在案例教學法中教師處于一個教學引導者的身份,真正的教學主體為學生,通過有效的鼓勵及激勵政策,使學生能夠發(fā)揮自身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了教學價值,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及教學質量。
一、案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通過案例教學法將課本知識轉化為實踐經(jīng)歷,讓學生積極主動進行換位思考,正確看待問題,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對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進行自主解決,促進學生應對能力的提高,拓展學生的視野及思維能力。案例教學需要在教師及學生的配合下進行,因此在進行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處于共同發(fā)展及進步的狀態(tài),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及互動,增強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案例教學法的基礎為探究問題,使小學生在不斷分析、探究、思考及觀察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及能力,不斷在學習過程中自我反思及思考,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主體地位的提高,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二、案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一)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采用典型的教學案例
為了滿足小學生學習的需求,小學語文教師應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合理的教學目標是科學運用典型的 教學案例的基礎。教學目標的制訂在案例教學法中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凸顯學生學習主體作用,培養(yǎng)其探究學習能力,案例應符合課本相關重點學習內容及全面考慮案例的可行性,在選擇案例的過程中應根據(jù)課本相關內容進行制訂,切不可脫離實際。
(二)選擇具有代表性及典型的案例進行教學
在進行教學案例的選擇過程中應把握案例的實用性、規(guī)律性及是否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等,盡量選擇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及積極向上的典型教學案例,結合教學課本的相關內容,實現(xiàn)課文教學的目標。
如在教學S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課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時,小學語文教師應要求學生進行預習。了解課文中相關內容后,教師可以通過示范閱讀及圖文播放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欣賞教師閱讀課文過程中捧著花盆的孩子面部表情等其他生動的畫面,引導學生從文字中感受主人公雄日面對一個月不發(fā)芽的花盆里的種子時那種焦急的心理;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的方式,體驗如果自己是雄日面對總也不發(fā)芽的種子時內心的感受,體驗主人公當時的心情。最后,教師應采用雄日成了國王的繼承人這一結局,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及探究,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在課堂的最后10分鐘時間內,教師還可以運用這一教學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若是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應該怎么做、做一個不誠實的孩子會有什么樣的后果等問題。讓學生在不斷思考及自主學習過程中體會到誠實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傳統(tǒng)美德。通過選擇具有代表性及針對性的較典型的案例來把課文中生動形象的孩子的語言及表情表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進行反思。
(三)對案例進行分析及探究,學習典型案例中的精華
針對選擇的經(jīng)典、優(yōu)秀的案例進行分析、探究及評價,使學生在不斷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取精華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及探究能力,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法過程中應將班級分為幾個小組,采用合作式的方式將學生帶入案例教學過程中,全面分析案例、探究案例中的主要問題,最后對案例進行總結及反思等。如在進行S版小學語文第三冊課文《朱德的扁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發(fā)揮其自主學習能力,對課文進行分析,為學生講解那個時代的戰(zhàn)爭背景,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式的方式分析朱德扁擔的來源,探究朱德身為一個領導為什么要親自背糧食,反思朱德的這種精神值得不值得我們學習。
(四)創(chuàng)新案例表現(xiàn)形式,提高教學質量及效率
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教學案例進行創(chuàng)新及改進,采用一些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案例進行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及教學水平。
如在進行《做燈籠》一文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應根據(jù)課文的主要內容:描述了同桌王京和李良兩個人合作做燈籠的事情,對其創(chuàng)新性進行實物導入,激發(fā)學生讀課文的學習興趣,為以下的案例教學進行鋪墊,教師向學生展示實物小燈籠,讓學生觀察燈籠的形態(tài)及色彩等,再讓學生感受燈籠的美及作用,接著將課文內容延伸出來;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們進行案例教學,找出制作燈籠的簡單流程視頻并播放,在視頻播放后引導學生將全文朗讀一遍,并向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本文主要講述了什么樣的一件事情?”通過案例的應用,讓學生能夠直觀、形象地接觸到與課本知識相關的學習材料,營造課文中描述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最后根據(jù)理解課文中發(fā)生的事情,引導學生思考在朋友或同學之間的合作有多么重要,合作會帶給我們什么。
三、結語
案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較大,應采用創(chuàng)新案例教學、分析案例、探究案例及選擇案例等方式進行教學,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本火.案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4).
[2]林江彩.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
[3]常悅.案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6(12).
(編輯:張曉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