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君洲
【摘 要】完形填空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一種難度很大的題型,學生需要掌握語篇含義的同時明確每一個選項的意義,達到掌握全篇文章的目的。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不僅要掌握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同時還要掌握解題技巧,實現(xiàn)更好地解題,本文主要探究了英語完形填空的解題技巧,促進學生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能力的提高,在解題過程中得心應手。
【關鍵詞】高中英語;完形填空;有效方法;語言能力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解答完形填空試題時,學生需要關注對文章主旨要義的理解,明確文章中的具體信息,能夠根據(jù)上下文推斷單詞和短語的含義,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體會作者的意圖、觀點和寫作態(tài)度。學生在解答完形填空試題時要關注從這些方面來理解文章,深入探究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更好地把握文章中的細節(jié)信息,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學生全面地分析文章,掌握解答完形填空的技巧會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利用文章首句解題
完形填空所選短文的第一句通常為主題句,一般不設空。目的是讓考生迅速進入主題,熟悉語言環(huán)境,建立正確的思維導向。把握了主題句對理解全文和解題很有幫助。學生要善于通過文章的第一句來獲取關鍵信息,更好地掌握全篇的主旨和中心,形成自己對文章的整體把握。例如As a general rule, all forms of activity lead to boredom when they are performed on a routine basis. As a matter of fact, we can see this___ at work in people of all ages.
A. principle B. habit C.way D.power
通過文章的第一句As a general rule,我們可以看到當各種活動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時,無論哪個年齡段的人都會感到無聊。這一句話表達出了文章的主題和想要討論的內(nèi)容,接下來再次討論時,用到了這一“規(guī)則”,學生會明確這是一條定律,故選principle“原則,定律”。通過首句信息,學生對全文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解答下面的題目。在解題試題是也要緊緊圍繞著文章的首句,做到前后呼應。
二、利用上下文語境解題
完形填空的設空很多能通過上下文的提示或暗示進行解答。學生在解答每一道試題的時候都要全面地考慮,不能孤立地看這一道試題,而是要全面地考慮問題。做題時,要瞻前顧后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結合上下文才能夠使學生對全篇文章的理解更加全面、透徹。學生在解答試題時首先通過瀏覽全文的方式來接全篇文章的主旨和要以,形成對文章的整體理解,明確文章的主旨。接下來要認真判斷,仔細分析每一個選項,選項所給的4個詞的詞性和意義相同或相近。只有通過認真的辨析才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區(qū)分,形成整體性的理解。如果脫離語境或只看句子的一部分,可能會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答案;若放在整篇文章提供的語境中,利用上下文提供的各種暗示信息綜合分析,則能夠確定一個最佳答案。如I always watched for his new wave of spring____根據(jù)下文中的“爺爺非常擅長種花”,可以判斷此處應該是“我經(jīng)常過來看他的春季花潮。”如果脫離原文,就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所以在判斷時一定要結合上下文,進行邏輯分析前后分析。
在完形填空選項的設置上,命題人往往會通過原詞復現(xiàn)、詞形變化復現(xiàn)、同義、近義詞復現(xiàn)、反義詞復現(xiàn)等方式重現(xiàn)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詞匯,或創(chuàng)設一種必須使用特定詞匯的語境來考查學生在具體語境中使用詞匯的能力。學生要注意結合全文,通過上下文來判斷正確的詞義和句意,并且需要結合全文來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中,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主動地探究詞語和句意,體會作者的用意,理解作者的情感,進而可以主動地去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在解答題目的時候不能夠孤立地看問題,必須要全面地思考,認真地分析,全面地考慮問題。所以,建議學生在解答完形填空時,首先進行一個整體的閱讀,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和表達的思想,填上自己很確定的選項。在此基礎上,學生要進行第二次閱讀,在了解了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后進行分析和探究,達到前后文的結合,會更好地理解句子。這樣學生在做題時,會在把握語篇、依托語境的基礎上,注意查找選項中是否有與上下文中的詞匯向照應的詞匯,運用詞匯復現(xiàn)技巧快速超找出正確答案,實現(xiàn)事半功倍。
三、利用邏輯關系解題
學生在解答完形填空試題時要關注文章的整體結構,認真分析文章中的邏輯關系。有些題目主要通過分析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關系來解題。只有學生形成了一個整體的理解和認識,才能夠站到一定的高度來看問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邏輯關系。這種邏輯關系主要包括并列、遞進、因果、轉(zhuǎn)折等。學生在判斷中要善于尋找關鍵詞,利用這些關鍵詞來理解文章,這類題的選項多為連詞、副詞或具有連接意義的各種短語。找到了這些關鍵性的詞語會給學生帶來一個整體性的理解,把握文章的邏輯關系。在完形填空短文中有很多的連詞是至關重要的,他們決定了作者的態(tài)度和寫作方向,也為學生的判斷和思考提供了思路,學生在推理時可以圍繞著這些連詞來判斷。如You dont need to give me any but I___it.根據(jù)句子中的but,可以看出作者雖然拒絕了,說“你不用給我”,但是還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這個東西。轉(zhuǎn)折表達出了作者的態(tài)度,從而使學生可以做出爭取的選擇。
四、利用固定搭配和結構解題
在完形填空中,也有考查固定搭配和語法知識的題目,這類題目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是注重對學生英語語言基礎的考查,需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學生要把習慣性的搭配和結構牢記于心,當看到這些固定結構的時候就可以脫口而出,輕松地做出正確的選擇。在解題時,可以通過分析習慣用語、固定搭配、固定結構,進行有效推理判斷,從而選出正確選項。這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要注重平時的點滴積累,實現(xiàn)對于英語語言知識的掌握。學生積累的范圍是非常廣闊的,可以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點和短語認真積累,可以將教科書上的短語進行積累,或者是自己閱讀的課外讀物中的短語,或者是平時做得練習題中的短語和固定搭配都可以。學生要有一個專門的積累本,將學習過的固定搭配都有意識地進行總結歸納,記錄在自己的記錄本上,方便平時的翻看。通過學生的積累就會了解英語的表達習慣和固定搭配,進而在面對固定結構進行考察的試題時可以做到輕松應對、游刃有余。
五、利用生活常識和文化背景解題
完形填空的選文為獨立的語篇,它以自身的內(nèi)容提供完整的語篇信息,但解答完形填空試題時,有時文章中提供的信息還不夠,還需要學生依靠生活常識及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常識,比如結合生活經(jīng)驗、文化科學、歷史地理和西方國家分數(shù)民情等方面的知識來考慮,先找出并理解文章的主題和主線再根據(jù)主題猜測細節(jié),注意從重復出現(xiàn)的詞語中尋找、確定答案。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要放寬視野,不能僅僅局限在英語知識點上,還要多閱讀,多涉獵,各方面的知識都了解一些,各種題材和內(nèi)容的文章都閱讀一些,促進學生掌握淵博的知識,在解答試題的時候可以得心應手、脫穎而出。例如西方國家的節(jié)日:感恩節(jié)、情人節(jié)、萬圣節(jié)、復活節(jié)、圣誕節(jié)都有他們的歷史和起源,也是平時在完形填空試題中經(jīng)常會看到的考察方向,學生在平時的閱讀中就可以多積累,多探究,通過自己的學習來積累豐富的知識,做到面對任何問題時都可以輕松應對。
總之,完形填空試題的解答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英語語言基礎,同時還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在解答題目的時候,學生恰當?shù)剡\用解題技巧會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找到正確答案,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麗麗.中職語文閱讀技巧研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年02期
[2]王瑤.提高高中英語完形填空解題率的方法與技巧[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4年30期
[3]王燕.提高高中英語完形填空的方法與技巧[J].新課程導學,201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