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琉璃
真正的溝通高手,這樣談話
文/琉璃
溝通是一種技巧,也是一門學問。善于溝通的人往往在工作和生活中如魚得水,游刃有余;而拙于溝通的人要么備受冷落,要么四處碰壁。那么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溝通高手?
人際溝通從聊天開始,聊天提問是有講究的,提問方式有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開放式提問有許多優(yōu)點,比如讓對方打開話匣子,加深雙方的理解和信任,也讓人比較有安全感。因為只提一連串簡單的問題,像是在質問,而開放式提問對方可以自行決定要講述的內容。
真正的溝通達人往往善于自由轉化封閉式提問和開放式提問。僅僅是詞匯方面的微小改動就能讓談話的內容大不同,比如:
1. 你那里熱不熱?(封閉式)
你在那兒的天氣如何?(開放式)
2. 你準備回來嗎?(封閉式)
如果有一天你選擇回來,會是什么原因呢?(開放式)
3. 你想念你的家人嗎?(封閉式)
離開家人這么久,你感覺如何?(開放式)
學會這種思路,對日常交談很有幫助。就像我那天晚上和人力資源部的同事在外吃飯時,我問他:“今天工作怎么樣啊,忙不忙?”他說:“嗯,還行吧?!?然后就沒有下文了。
后來我換了種方法:“跟我講講一天的經歷吧”他想了想說:“今天面試了好幾個人,有個還挺有意思的……”這樣話題就打開了。
除了談話技巧,人際溝通還有許多可以加以學習和實操的技巧。
我認識一位很厲害的培訓師,她以前做過咨詢也做過銷售。她有一次說到,由于以前工作性質的緣故,常常要記住好多人的信息,下一次見面的時候問對方:“您上次提到的那件事后來怎么樣了?”對方會覺得你很真誠,把他們的事情記在心上。
但是那么多人、他們的事情那么多,如何能一下子記住呢?
她的方法是:認識這個人的當天,就在對方的名片上記錄下一些點:比如這個人的身高、長相,有什么特點,喜好是怎樣的,最近在做什么事,他給自己的感覺是怎樣的。前面幾條或許只是一些客觀信息,但是最后一點給自己的感覺,實際是主觀的感受,記下你和他之間的感受會比只記錄客觀信息更能記憶得持久。這就是她此前作為公司金牌銷售的其中一個秘訣。
除了這一點,還有要真誠地贊美別人。SBI反饋法,這個可以作為表揚別人的一個小工具。SBI反饋法是指有效的反饋需要包含Situation(情景界定)、Behavior(行為描述)、Impact(行為影響)。分為積極性反饋和改善型反饋,即正面反饋和負面反饋。
簡言之,就是下述公式:
SBI反饋=什么樣的情形+行為+影響
SBI的范圍很廣,可以用在很多方面。如果說僅僅是贊美別人,還有其他的公式可以套用,例如FFC。
FFC表揚=感受(feel)+事實(fact)+對比(compare)。
這種方式去贊揚別人,會更加具體,區(qū)別于一般性的表揚,會讓對方感受更好。比如要夸一個姑娘今天打扮得很美。
一般的表揚:姑娘你今天真美!
FFC表揚:姑娘你今天真美!(感受)你的這個妝容和這條裙子特別配,讓人感覺很有活力。(事實)我之前在商場里也看到有人試這條裙子,穿起來就沒有你好看。(對比)
看到這里,我知道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特別虛偽,明明是自己私下里記的筆記,在和這個人再次見面之前都要回顧要點才能記得這個人的事,還要裝作自己很關心對方,什么都記得。
明明是隨口夸別人一句就好了,還要整這么多的套路,費這么多心思,麻不麻煩,一點都不夠真誠!在他們看來,你說的任何一句話,一句贊揚,只要是發(fā)自內心真誠的,無論是多糙,聽起來雖然沒那么舒心,但因為我是真誠的呀,你就應該理解并且接受。
但實際這是另外一種的溝通不對等。你憑什么就認定所有人都喜歡聽你這種發(fā)自內心但刺耳的贊揚呢?又憑什么認為其他人都適合你這樣的溝通方式呢?
溝通方式并不是溝通的目的。因為溝通不是為了說好聽的話,溝通的目的是雙方有效交流,建立信任和良好的互動關系。所以真正的溝通高手,一定是懂得在談話中如何讓對方覺得很舒服,愿意繼續(xù)和你交流。
雖然對方知道你是把他的生日記在手機里、把信息寫在名片上才記得,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那是認為你重要,值得花時間才這么做的,這點也讓人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