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嬡馨
【摘要】文學翻譯中需要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存在,有了創(chuàng)造性叛逆才能賦予作品新的生命力,然而創(chuàng)造性叛逆應(yīng)建立在原文作品的基礎(chǔ)上,同時考慮接受者和接受環(huán)境以及翻譯的處理方法。葛浩文翻譯的莫言系列書籍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紅高粱家族》包括在內(nèi),所以對我國譯者而言,葛浩文的翻譯作品非常具有借鑒經(jīng)驗。葛浩文作為譯者,站在原作、接受者和接受環(huán)境等角度對作品進行翻譯,重視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本文將根據(jù)文學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在時空、方言、超常規(guī)的色彩詞等方面探討《紅高粱家族》的翻譯方法和策略。
【關(guān)鍵詞】創(chuàng)造性叛逆 文學翻譯 葛浩文 紅高粱家族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 to have Creative Treason, thus giving new vitality to the work, but Creative Treas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original text. Besides, the translator should consider the recipient, the receiving environment and translation methodes. Howard Goldblatt has translated a series of Mo Yan's books including Red Sorghum, which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For Chinese translators, 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 work serves as a reference. As a translator, Howard Goldblatt takes the original text, the recipient and the receiving environment into consideration and h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Creative Treason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 views are the way to deal with time and space, extraordinary color words and dialects in Red Sorghum, which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eative Treason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on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kills.
【Key words】Creative Treason; literary translation; Howard Goldblatt; Red Sorghum
一、介紹
2003年,我國首次提出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隨后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十六屆五中全會直到今天的“一帶一路”,都涉及到文化走出去。在中國文化的輸出中,翻譯是主要手段,由于文化領(lǐng)域廣泛,而在其中文學翻譯中包含了較多的中國文化特色和中國文化價值等,因此本文將從文化中的文學翻譯領(lǐng)域出發(fā)談討論翻譯策略,而中國文學翻譯走出去的現(xiàn)狀不是十分理想.
第一,中西方文化的翻譯赤字;第二:中國作品在英語世界國家處于比較邊緣的地位;第三,中國文學翻譯沒有什么讀者和市場。如何把文學翻譯翻譯好,讓外國讀者和外國文化環(huán)境真正的接受和吸收中國文化,讓中國文學作品真正走出是我們特別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個文本是如何被選種進行翻譯的……決定譯者采用何種翻譯策略的標準是什么,一個譯本可能怎么被譯入語文化系統(tǒng)所接受等”。為了讓中國文學翻譯作品更好地走出去,中國文學作品走出去應(yīng)考慮的因素有哪些?有哪些翻譯策略值得借鑒?
雖然中國文學翻譯在國外沒有什么市場,但從中國譯出到國外的作品中,依然存在比較受歡迎的中國文學翻譯作品,歡其中莫言的作品在國外市場、環(huán)境接受度比較高,因此本文將選擇莫言的《紅高粱家族》作品分析對象,因為《紅高粱家族》具有中國文化特色、也是成功走出的典范,當然這部小說能夠成功走出去,離不開譯者葛浩文的翻譯,其中葛浩文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發(fā)揮了不可忽視的作品,而這部作品中涉及的考慮因素和創(chuàng)造性叛逆翻譯策略也可以為中國文學翻譯作品的走出去,提供借鑒經(jīng)驗,因此本文將從文學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出發(fā),解讀葛浩文英譯《紅高粱家族》。
二、文獻綜述
1.文學翻譯中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國外研究和國內(nèi)研究。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最早是由法國文學家、社會學家羅貝
爾·埃斯皮卡(Robert Escarpit)在《文學社會學》書中提出的觀念,他說:“翻譯是創(chuàng)造性的,那是因為它賦予作品一幅嶄新的面貌,使之能與更廣泛的讀者進行一次嶄新的文學交流……。”這里提倡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是為了讓文學作品更好的運用到社會學的層面,讓更加廣泛的讀者群體去理解文學作品,這樣文學作品該更有可能擁有世界性范圍的讀者,從而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中國學者謝天振教授在文學翻譯中也提倡創(chuàng)造性叛逆,說明了創(chuàng)造性叛逆在文學翻譯中具有不可避免性,并對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進行了4種類型的劃分,說明了創(chuàng)造性叛逆中的媒介者,接受者和接受環(huán)境以及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而學者董明也提出了9種形式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劃分。胡波和張璘曾提到過,“創(chuàng)造性叛逆”這一概念引入翻譯研究后,引起了各方的熱議,各家對創(chuàng)造性叛逆都提出了不一致的看法,對于其中創(chuàng)造性的忠實度和叛逆度應(yīng)當如何進行把握等問題進行了爭議。
2.葛浩文和《紅高粱家族》。莫言是典型的“尋根文學”作品的作者,莫言的小說具有中國鄉(xiāng)村的色彩,但是同時帶有西方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色彩,因此他的作品吸引了國內(nèi)外的讀者,其實莫言其真正具有影響力的作品,是《紅高粱家族》,1993年被美國權(quán)威雜志W(wǎng)orld Literature Today評為最佳外文小說。
《紅高粱家族》是中國文學翻譯中非常有意義的一部作品,作品本身具有豐富的中國歷史文化底蘊,又富有深層的哲學性,《紅高粱家族》寫出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和真實性,也寫出了像“我爺爺”和“我奶奶”這樣富有血性的人,寫出了“歷史的主體性,歷史的心靈化,歷史的靈性”,而且這部具有中國特色和文化的戰(zhàn)爭性題材的尋根文學作品深深吸引了葛浩文。
葛浩文致力翻譯中國文學,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對西方讀者進行展現(xiàn),自己多年來的翻譯經(jīng)驗兩點主要原則:第一,他強調(diào)翻譯譯本的忠實性,譯者要盡可能地將原文忠實地翻譯給目的語讀者。第二,為了使翻譯譯本通順而又優(yōu)美,翻譯時要進行某種程度上的叛逆創(chuàng)造性。而英譯版的《紅高粱家族》是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文學翻譯作品,其中的文學創(chuàng)造性叛逆為中國文化和文學作品的向世界走出去提供了很大的借鑒之處。
三、文學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
1.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文學翻譯具有典型的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性能夠讓文學翻譯作品在新的文化和語言環(huán)境中,獲得新生。但是,這樣會導致譯本與原文之間存在差異性,“與原作的創(chuàng)造性性質(zhì)相比,翻譯……屬于二度創(chuàng)造?!边@樣的二度創(chuàng)造性也以是原作為基礎(chǔ)的,因此文學翻譯家一定要好好把握原作里面的故事情景、人物情感、故事走向等,通過翻譯過程,把這些情節(jié)重新表現(xiàn)出來,這就是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由于源語言和目的語在文化上的差異性,也會導致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出現(xiàn)。
文學翻譯擁有自己的獨特的審美性。其審美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文學翻譯再現(xiàn)原作的藝術(shù)美;第二,文學翻譯的審美價值是根據(jù)其創(chuàng)造性的程度決定的。因此,文學翻譯需要創(chuàng)造性叛逆,這是由文學翻譯審美性決定的。
2.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具體表現(xiàn)。本文將以學者董明和謝天振關(guān)于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內(nèi)容為基礎(chǔ),考慮到原文忠實度,將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策略進行了重新劃分,劃分為以下六種類型:
第一,個性化翻譯:由于譯者擁有不同的世界觀、立場、價值,在翻譯過程也一定會帶有自己風格的翻譯,因此會產(chǎn)生個性化的翻譯,個性化的翻譯往往表現(xiàn)為歸化和異化,即吞噬原作文化和屈從原作文化,而作者的個性化翻譯都是根據(jù)自身的翻譯理念進行創(chuàng)作和選擇的。
第二,節(jié)譯:節(jié)譯是譯者站在譯入語讀者的角度或者是某些政治文化沖突的角度,以及出版社要求等原因,對那些不影響故事主體情節(jié)的地方進行刪減或縮減,縮譯也屬于節(jié)譯的一種表現(xiàn)。
第三,轉(zhuǎn)譯:假設(shè)有三種語言,原文A語言,本國B語言,外國C語言。轉(zhuǎn)譯不是直接把原文A語言直接翻譯為本國B語言,而是把原文A語言直接翻譯外國C語言,再把外國C語言翻譯為本國B語言。轉(zhuǎn)譯的存在是由語言障礙決定的,不是每個譯者都精通所有的語言,他們只能選擇自己最擅長的語言來進行翻譯。
第四,誤譯:誤譯分為有意識和無意識,其中漏譯也屬于誤譯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有意識的誤譯是譯者為了讓作品到達某種效果的。而無意識的誤譯就是單純的誤譯了。
第五,增譯或編譯:為了讓原文的故事情節(jié)和線索更具有邏輯性和完整性,根據(jù)原文進行編寫、改寫、添加或補充說明。
第六,優(yōu)化原作:因為原文會存在缺陷,譯者站在文化傳播和讀者的角度進行考慮,讓譯文更加具有可讀性、文學性和鑒賞性,譯者會使用不同的翻譯手法或者翻譯理念,去優(yōu)化原文。
3.創(chuàng)造性叛逆中的接受者和接受環(huán)境。接受者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接受者通常是指讀者,而譯者也屬于讀者。讀者是文化接受、文化交流、文化創(chuàng)造的重要載體,而譯者為了達到這樣的文學翻譯目的,在進行創(chuàng)造性叛逆時,往往會考慮到如何讓讀者更好的去接受翻譯文本的知識和文化,而且讀者對翻譯譯本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也會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性叛逆。
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不同的社會、文化、歷史環(huán)境也會影響到作品接受度。在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中,譯者會為了讓譯本在譯入語國家的環(huán)境中得到更好地融入和接受,譯者會考慮到文化背景、政治沖突、出版商等環(huán)境因素,而對譯文做出選擇性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因此譯者會受到環(huán)境這樣客觀因素的影響。
四、從文學翻譯中創(chuàng)造性叛逆解析葛浩文英譯《紅高粱家族》
1.創(chuàng)造性叛逆中的編譯在《紅高粱家族》時空重組翻譯中的運用。在《紅高粱家族》原文中,莫言喜歡使用錯亂的時空順序,但葛浩文采取了編譯的手法讓原文的故事情節(jié)和線索更具有邏輯性和完整性,在原文的基礎(chǔ)上對文章的段落進行了調(diào)整,采用了分段和融段的手法來進行編譯,如下例:
①這一夜,父親躺在他的小床上……父親在夢中聽到我家那兩頭秀麗的大黑騾子在鳴叫。
②平明時分,父親醒了一次……像一柄利刃,把挺括的綢緞豁破了。
③父親現(xiàn)在趴的地方,那時候堆滿了潔白的石條……遍野的高粱都在痛哭。
④父親和奶奶聽到那聲槍響不久……父親和奶奶與一群百姓站在河南岸路西邊,腳下踩著高粱殘骸。
⑤父親……羅漢大爺。
①That night he lay on his kang… he heard the brays of our two handsome black mules.
②Father awoke once, at dawn… like the pop of a tautly stretched piece of silk pierced by a sharp knife.
④Shortly after he and Grandma heard the gunfire…elderly, young, sick, and disabled – by Japanese soldiers.
③The polished white flagstones … Sorghum everywhere was crying bitterly.
⑤Father… Uncle Arhat.
原文的時空順序為①②③④⑤,進行了調(diào)整以后,譯文的時空順序就變?yōu)榱刷佗冖堍邰?,因為莫言擅長使用到錯的時空關(guān)系,導致外國讀者不能夠很好地進行理解,因而葛浩文對這句話的順序進行了編譯處理,讓故事更加符合時空順序和邏輯順序。
2.創(chuàng)造性叛逆中的個性化翻譯、增譯、編譯、優(yōu)化原文在《紅高粱家族》方言翻譯中的運用?!都t高粱家族》中,方言非常具有中國文化的特色,而中西方文化差異較大,對于方言的翻譯,頗為棘手,因此,接下來將對《紅高粱家族》譯文中的方言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進行分析,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手法:
第一,根據(jù)方言自身的含義,進行創(chuàng)造性叛逆中個性化翻譯的歸化處理,即采用英文的標準表達來進行翻譯,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方言文化特色的損失,如下例:
(1) “立住吧?!?/p>
“Stop here”.
在本個例子中采取了語義和語域基本對應(yīng)的方法,就是英文文本和中文文本的相互對應(yīng),沒有太大語言特色。
(2) “在高粱地里吃過卡餅的草莽英雄。”
“A greenwood hero who had eaten fistcakes in the sorghum fields”.
在這個例子中,“草莽英雄”這個詞包含了中國文化,在英語中的“greenwood”有類似含義,因此,就采用了歸化的方法進行處理。
第二,根據(jù)方言自身的含義,采用創(chuàng)造性叛逆中的增譯或者編譯處理手法,即使用英文的標準表達來對原文進行解釋、補充說明或者改編,如下例:
(1)“打毛子工,都偷懶磨滑?!?/p>
“Working for the Japs, slacked off, sabotage”.
在這個例子中,“毛子”即使指的日本人,按照常理,應(yīng)當直接翻譯為“Japanese”,但是為了突出文章中“毛子”這個詞語的口語化特色,葛浩文在英語中也采用”Japs”這樣口語化的翻譯,來進行編譯。
(2)“高粱地里,開出一節(jié)路胎子”
“the road that was taking shape in the sorghum field”
在這個例子中,“路胎子”這個詞具有特殊含義,它不僅僅是指的是一條路,它還意味著,已經(jīng)有車輪胎子印記的那種路,為了讓讀者更好的理解,葛浩文采取了解釋的翻譯方法來進行補充說明,也就是所謂的增譯。
第三,針對某些方言上的翻譯的處理,采用創(chuàng)造性叛逆中優(yōu)化原文的方式,通過對英文標準語的細心篩選,創(chuàng)造出比原文更加生動逼真的形象,如下例:
(1)“在他腚上打了一鞭”
“smacked him across the backside with his whip”
在這個例子中,“the backside”既可以指臀部也可以指腰部,而“smack”一詞不單單是用鞭子打得場景,它還能夠讓人聽到那個鞭打的聲音,造成了視覺和聽覺上的雙重效果,優(yōu)化了原文。
(2)“一穗一穗被露水打得精濕的高粱”
“dew-soaked ear of sorghum”
在這個例子中,“精濕”就是濕透了的意思,但是作者使用了英文復合詞dew-soaked,仿佛讓人看到了栩栩如生的場景,真的好似被打濕了的高粱葉子上還掛著露珠,這個譯文比原文都更加生動具體化,對原文進行了優(yōu)化。
3.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節(jié)譯、誤譯和個性化翻譯在《紅高粱家族》超常規(guī)色彩中翻譯中的運用。莫言習慣用超常規(guī)和常規(guī)的色彩來對文章的氣氛進行渲染,但是文章中的超常規(guī)色彩的翻譯更具有挑戰(zhàn)性,因為超常規(guī)的色彩不符合客觀世界的事實和規(guī)律,因此,接下來將對葛浩文在《紅高粱家族》譯文中的超常規(guī)色彩進行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翻譯處理進行分析,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手法:
第一,針對那些過于暴力的超常規(guī)色彩詞語,葛浩文采用了節(jié)譯的手法,即直接省略不譯,譯文中對這樣的暴力性色彩或者詞語,像“嫩綠的腦漿”,“藍汪汪的血”之類的詞匯直接進行節(jié)譯處理,莫言試圖用這些暴力性的色彩進行精神上的一種大起大落的震撼,但是葛浩文站在文化環(huán)境的傳播角度上,選擇節(jié)譯處理,以弱化這些過大的情節(jié)起伏。
第二,譯者采取了有意識的誤譯方法,把那些在客觀世界本來應(yīng)當有對應(yīng)色彩的事務(wù),但原文中卻是超常規(guī)的色彩進行了還原,如下例:
(1)“奶奶半睜著眼,蒼翠的臉上雙唇鮮紅?!?/p>
“Her eyes were half open; the lips on her pale face showed up bright-red”.
在這個例子中,“蒼翠”本來應(yīng)當用來形容植物的翠綠,但是此處卻用來形容奶奶慘白的臉色,而葛浩文認為按照原文翻譯違背了客觀事實的發(fā)展規(guī)律,因此,他采用了有意識的誤譯,沒有按照原文的色彩詞語進行翻譯,用“pale”來翻譯奶奶的臉色慘白。
(2)“看到了死神的高粱般深紅的嘴唇和玉米般金黃的笑臉?!?/p>
“She heard the sound of death in the gentle melancholy of the tune, and smelled its breath; she could see the angel of death, with lips as scarlet as sorghum and a smiling face the color of golden corn”.
在這個例子中,原文,金黃的本來是用來形容笑臉的,但是譯者覺得這樣翻譯不恰當,于是在譯文中,金黃用來形容玉米,而非笑臉,采用了有意識的誤譯手法。
第三,葛浩文使用了個性化翻譯原則,把原文的超常規(guī)色彩直接翻譯了出來,如下例:
“我父親聞到了那種新奇的、黃紅相間的腥甜氣息”。
“His nose detected a new, sickly-sweet odor, neither yellow nor red”.
在這個例子中,作者就是把黃紅色彩直接翻譯出來,采用異化的手法,還原原文事物的形象。
五、總結(jié)
本文研究國內(nèi)外文學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從羅貝爾·埃斯皮卡、謝天振和董明等多位專家關(guān)于文學翻譯中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觀點,進行了綜合性的大概說明,對葛浩文和《紅高粱家族》進行了介紹,也講述了葛浩文的翻譯觀,其中包括他針對文學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觀點,并從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解析葛浩文英譯《紅高粱家族》,探討了翻譯應(yīng)當考慮的因素以及相應(yīng)的翻譯策略。
翻譯中應(yīng)當考慮原文作品、譯者(媒介者)、接受者、接受環(huán)境,而采用適當?shù)姆g策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進行了適當?shù)难a充說明,并重新劃分和定義了關(guān)于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六種具體表現(xiàn),實際為本文提倡的翻譯策略,而這樣的翻譯策略與葛浩文的翻譯觀是相符的,提到葛浩文《紅高粱家族》的翻譯觀,不得不說起,奈達說過的一句話:“譯者很清楚是什么促使他選擇此而不選擇彼?!痹凇都t高粱家族》中,葛浩文站在譯原作忠實度、接受者和接受環(huán)境的角度上,進行了選擇性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
本文把《紅高粱家族》中的具體例子和文學翻譯中創(chuàng)造性叛逆中的表現(xiàn)形式結(jié)合起來,進行分析說明,把編譯、個性化翻譯、增譯、編譯、優(yōu)化原文、節(jié)譯、誤譯同《紅高粱家族》中的時空重組、方言、超常規(guī)色彩結(jié)合起來進行分析,來探討了具體的翻譯策略。
本文仍有不足之處,但本文從創(chuàng)造性叛逆解析葛浩文英譯《紅高粱家族》,可以給中國其他文學作品的翻譯提供借鑒經(jīng)驗,希望中國在創(chuàng)造性叛逆上和中國文學翻譯有更深一步的研究和發(fā)展,從而利于中國文化的走出去。
參考文獻:
[1]胡安江,梁燕.多元文化語境下的中國文學“走出去” 研究——以市場機制和翻譯選材為視角[J].山東外國語教學,2015 (36:06):68-69.
[2]Susan Bassnett,Andre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23.
[3]Robert Escarpit.文學社會學[M].于沛選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68.
[4]胡波,張璘.兒童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趙譯《阿麗思漫游奇境記》研究[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309.
[5]李宗剛,余瓊.從邊緣走向中心——莫言小說《紅高粱》經(jīng)典化的歷時探析[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2014(54:3):147.
[6]柴立珍.葛浩文翻譯觀探析——以《玉米》英譯本為例[J].時代文學,2013(04):164.
[7]官濛.從系統(tǒng)功能語法看葛浩文的翻譯——基于情景語境的中英語篇對比[J].語言文字,2009(10):271-272.
[8]謝天振.譯介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134,146-161,164-170.
[9]鄭海凌.文學翻譯的本質(zhì)特征[J].中國翻譯文,1998(06):4.
[10]董明.翻譯:創(chuàng)造性叛逆[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157-180.
[11]莫言.紅高粱家族[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3.
[12]莫言Goldblatt,Howard,trans.Red Sorghum[M].First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1993 by William Heinemann Ltd,Published by Minerva in 1994 and reprinted.
[13]呂敏宏.葛浩文小說翻譯敘事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14]Nida.Eugi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