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雁,程 璐,王叢笑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8)
·臨床研究·
急性缺血性中風血瘀證與頸動脈粥樣斑塊、超敏C反應蛋白關系的研究*
呂 雁,程 璐,王叢笑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8)
目的:探討急性缺血性中風血瘀證與頸動脈粥樣斑塊、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的關系。方法:將75例急性缺血性中風首次發(fā)病患者作為觀察組,4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分為血瘀證組38例、非血瘀證組37例,觀測3組的血清hs-CRP水平、頸動脈IMT及粥樣斑塊分型、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2組的頸動脈IMT、斑塊發(fā)生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其中血瘀證組的頸動脈IMT、斑塊發(fā)生率均高于非血瘀證組(P<0.05);血瘀證組、非血瘀證組的血清hs-CRP水平,以及2組無斑塊、穩(wěn)定斑塊、不穩(wěn)定斑塊不同分型的hs-CRP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但血瘀證的血清hs-CRP較非血瘀證組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2組穩(wěn)定斑塊、不穩(wěn)定斑塊分型的hs-CRP水平均高于同組無斑塊分型(P<0.05);血瘀證組和非血瘀證組不同斑塊間的hs-CRP水平對比,差別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缺血性中風血瘀證與頸動脈斑塊密切相關,與血清hs-CRP水平不相關。
急性缺血性中風;血瘀證;頸動脈粥樣斑塊;超敏C反應蛋白
中風病歷來被稱為中醫(yī)內科四大頑癥(風、癆、臌、膈)之首,是臨床常見的急危重癥之一。缺血性中風即西醫(yī)學之腦梗死,是由各種原因導致腦動脈血流中斷,局部腦組織發(fā)生缺血缺氧性壞死,從而出現(xiàn)相應的神經功能缺損[1]。隨著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各種壓力的增大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中風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步上升及低齡化趨勢[2],具有發(fā)病率、致殘率、復發(fā)率高的特點,給個人、家庭及社會帶來極大的影響和沉重的負擔。頸動脈粥樣硬化被認為是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炎癥反應和高凝狀態(tài)對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超敏C反應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作為區(qū)分低水平炎癥狀態(tài)的靈敏指標[3],不僅是腦血管意外的預測因子,也是預后與評價療效的指標之一[4-5]。對早期炎癥反應和損傷作用進行干預,有助于盡早采取恰當?shù)闹委煷胧?,有效地控制病情進展[6]。血瘀證是近年來缺血性中風中醫(yī)證候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臨床發(fā)生率高,伴隨著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整個過程。2015年3月—2016年3月,筆者對急性缺血性中風血瘀證患者進行臨床研究,探討血瘀證與頸動脈斑塊和hs-CRP的相關性,以期進一步了解血瘀證的本質,為缺血性中風證候的演變、轉歸和選擇反映病情嚴重程度的客觀指標提供參考依據(jù)。
選擇本院腦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風首次發(fā)病患者75例,根據(jù)中醫(yī)辨證分為血瘀證組和非血瘀證組;本院體檢中心的健康體檢者40例作為對照組。血瘀證組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平均(58.4±9.2)歲。非血瘀證組37例,其中男19例,女18例;年齡平均(56.9±10.3)歲。對照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平均(55.1±8.3)歲。3組一般資料對比,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按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 2014》[9]相關標準。①急性起??;②局灶神經功能缺損(一側面部或肢體無力或麻木、語言障礙等),少數(shù)為全面神經功能缺損;③癥狀或體征持續(xù)時間不限(當影像學檢查顯示有責任缺血性病灶時),或持續(xù)24 h以上(當缺乏影像學責任病灶時);④排除非血管性病因;⑤腦CT/MRI檢查排除腦出血。
2.2 中醫(yī)診斷標準
缺血性中風的診斷標準按照《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7]。①主癥:半身不遂,神識昏蒙,言語蹇澀或不語,偏身感覺異常,口舌歪斜。②次癥:頭痛,眩暈,瞳神變化,飲水發(fā)嗆,目偏不瞬,共濟失調。③起病方式:急性起病,發(fā)病前多有誘因,常有先兆癥狀。④發(fā)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具備2個主癥以上,或1個主癥、2個次癥,結合起病、誘因、先兆癥狀、年齡即可確診;不具備上述條件,結合影像檢查結果亦可確診。
血瘀證的診斷標準按照《缺血性中風證候要素診斷量表》[8]。面色晦暗或黧黑計9分,口唇紫暗或暗紅計8分,皮膚粗糙計4分,痛有定處計5分,紫舌或暗舌計10分,舌有瘀斑、瘀點計10分,舌下脈絡青紫計10分,舌下脈絡曲張計8分,澀脈計8分,結脈或代脈計1分。每一證候要素的得分為診斷這一證候要素的各項得分相加而成;證候要素診斷得分≥10分為該證候要素診斷成立。
①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②經檢查證實由腦腫瘤、腦外傷、腦寄生蟲病、代謝障礙、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臟病合并房顫等引起的腦栓塞者;③合并有嚴重心、肝、腎、造血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功能紊亂、感染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4.1 血清hs-CRP水平
觀察組在入院24 h內、對照組于體檢日清晨采集空腹靜脈血4 mL送檢。hs-CRP水平檢測采用膠體金法,全程C-反應蛋白(hs-CRP+常規(guī)CRP二合一)定量檢測試劑盒由上海奧普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提供。
4.2 頸動脈彩超檢查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由美國通用電器GE公司生產,型號VIVID E9),使用高頻探頭5~10 MHz,分別測量雙側頸總動脈、頸總動脈分叉處、頸內動脈顱外段的內-中膜厚度(IMT),取其均值為頸動脈IMT值;同時觀察內膜光滑度、連續(xù)性,有無斑塊形成,斑塊大小、分布、形態(tài)及超聲特性。IMT>1.0~<1.5 mm表示IMT增厚;頸內動脈官腔內局部隆起、增厚,厚度>1.5 mm表示頸動脈斑塊形成。
6.1 兩組血清hs-CRP水平對比
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hs-CRP水平對比
組 別例數(shù)hs?CRP血瘀證組389.81±1.03??非血瘀證組379.57±1.29??對照組404.49±1.52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1。
6.2 兩組頸動脈IMT及粥樣斑塊分型、發(fā)生率對比
見表2。
表2 兩組頸動脈IMT及粥樣斑塊分型、發(fā)生率對比 ±s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5,**P<0.01;與非血瘀證組對比,#P<0.05,##P<0.01。
6.3 兩組頸動脈斑塊分型的血清hs-CRP水平對比
見表3。
表3 兩組頸動脈斑塊分型的血清hs-CRP水平對比
組 別例數(shù)無斑塊穩(wěn)定斑塊不穩(wěn)定斑塊血瘀證組384.67±1.25??9.55±2.08??##11.07±2.06??##△△非血瘀證組374.57±1.29??9.67±2.16??##10.93±2.07??##△對照組403.49±1.526.71±2.34##8.56±2.49##△△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1;與同組無斑塊對比,##P<0.01;與同組穩(wěn)定斑塊對比,△P<0.05,△△P<0.01。
據(jù)報道:中國每年新發(fā)中風病患者約200萬人,約85%的中風是缺血性中風,其中70%~80%的中風病患者因為殘疾而不能獨立生活[10-11];雖然致死率緩慢地連續(xù)下降,但存在軀體和精神障礙的患者數(shù)目逐漸增加[12]。早期發(fā)現(xiàn)與治療是降低該病死亡率與致殘率的關鍵。動脈粥樣硬化與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13], 其機制可能為:①粥樣硬化斑塊不斷增大,直接阻塞血管;②斑塊不穩(wěn)定破裂,破裂的斑塊栓死遠端的血管;③破裂或未破裂的斑塊表面粗糙,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激活,形成血栓;④頸動脈內膜增厚,導致頸動脈部分或完全堵塞,減慢遠端血流的速度,降低灌注壓,導致分水嶺區(qū)供血不足,形成邊緣帶梗死或低灌注性梗死。在這一系列復雜的病理過程中,炎癥反應貫穿始終[14-15],頸動脈IMT增厚和斑塊形成尤其是不穩(wěn)定斑塊形成破裂是其重要危險因素[16]。
hs-CRP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近年來在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中越來越受到關注[17]。越來越多的研究[18-20]發(fā)現(xiàn):hs-CRP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生理病理全過程;其不僅僅是炎癥反應的產物,同時也具有炎癥因子的作用,能夠通過促進活性因子釋放、激活補體和促凝等多種途徑共同參與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臨床已將hs-CRP作為高敏炎性反應標志物[21]。
中風的病因病機涉及風、火、痰、瘀、虛等多個方面。歷代醫(yī)家和許多現(xiàn)代醫(yī)家均認為:在缺血性中風的發(fā)病和恢復過程中,血瘀是一個重要的病因、病理因素。血瘀證是缺血性中風常見證候之一,對于其形成機制的生物學基礎研究尚不明確。目前普遍認為:各種致病因子造成全身或局部組織器官缺血、缺氧、血循環(huán)障礙等導致的各組織器官水腫、炎癥滲出、血栓形成、組織變性、結締組織增生等一系列病理變化,都可以概括在血瘀證的病理實質中[22]。
辨證論治是中醫(yī)學的診療基礎,而證候是辨證論治的前提和基礎,是確定疾病治療原則和遣方用藥的根本依據(jù)。臨床中若能準確地把握證的實質,就能更加有效地立法、擬方。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兩組的頸動脈IMT、斑塊發(fā)生率均高于對照組(P<0.01),其中血瘀證組的頸動脈IMT、斑塊發(fā)生率均高于非血瘀證組(P<0.05),反映急性缺血性中風的發(fā)生與頸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而血瘀證組以不穩(wěn)定斑塊的發(fā)生率更為突出,提示血瘀證的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更加嚴重。此外,血瘀證組、非血瘀證組的血清hs-CRP水平,以及兩組無斑塊、穩(wěn)定斑塊、不穩(wěn)定斑塊不同分型的hs-CRP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血瘀證的血清hs-CRP較非血瘀證組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穩(wěn)定斑塊、不穩(wěn)定斑塊分型的hs-CRP水平均高于同組無斑塊分型(P<0.01),說明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的hs-CRP水平較健康人明顯升高,但血瘀證患者并沒有表現(xiàn)出更高的hs-CRP水平;血瘀證組和非血瘀證組不同斑塊間的hs-CRP水平對比,差別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hs-CRP可以作為反映急性缺血性中風的客觀指標,但與血瘀證不相關。
筆者認為:急性缺血性中風血瘀證與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尤以不穩(wěn)定斑塊的發(fā)生更為明顯,提示血瘀證可能是缺血性中風中較高危者。但本次研究未發(fā)現(xiàn)急性缺血性中風血瘀證與hs-CRP相關,考慮其主要因素為:血瘀證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慢性過程,其生理病理過程比較復雜,是多種細胞因子共同作用、互相影響的結果;hs-CRP水平的變化是作為組織細胞受損時的一項非特異性反應,盡管hs-CRP作為高敏炎性反應標志物在缺血性中風發(fā)生、發(fā)展、預后判斷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得到專家的共識,但是血清hs-CRP濃度的變化并不能反映血瘀證的病理狀態(tài),不能作為血瘀證證候判斷的客觀指標進行監(jiān)測。
[1]張佛明,黃婉怡.缺血中風中醫(yī)證候要素與炎性細胞因子的相關性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5,26(1):254.
[2]溫春勝.中風病中西醫(yī)病名診斷的對比研究——以腦梗死為例[D].南寧: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7.
[3]于大印.超敏C反應蛋白對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遠期預后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1):24.
[4]TUTTOLOMONDO A,DI SCIACCA R,DI RAIMONDO D, et al.Inflammation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eatment[J].Curr Top Med Chem,2009,9(14):1240-1260.
[5]ARENILLAS JF,ALVAREZ-SABIN J,MOLINA CA,et al.C-reactive protein predicts further ischemic events in first-ev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r stroke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large-artery occlusive disease[J].Stroke, 2003,34(10):2463-2468.
[6]李艷志,胡定波,任利群,等.急性腦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 反應蛋白監(jiān)測的臨床意義[J].江蘇醫(yī)藥,2010,36(3):278-280.
[7]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xié)作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6,19(1):55-56.
[8]馬斌,劉強,鐘海珍,等.《缺血性中風證候要素診斷量表》臨床驗證[J].中醫(yī)雜志,2012,53(1):23-25.
[9]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5,48(4):246.
[10]王青,王曉巖.溶栓藥物對缺血性中風患者血漿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5,12(8):1137.
[11]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康復學組,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衛(wèi)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委員會辦公室.2011中國腦卒中康復治療指南[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2,6(4):55.
[12]蘇彥龍.缺血性中風后抑郁焦慮的中醫(yī)辨證分型及量化研究[D].昆明:云南中醫(yī)學院,2014:7.
[13]張愛榮.聯(lián)合檢測血清降鈣素原、超敏 C- 反應蛋白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5,42(12):124-125.
[14]姜丙全.急性腦梗死與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及頸動脈斑塊性質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22):45-46.
[15]張玉玲,王維浦.頸動脈內中膜厚度與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7(9):1118-1119.
[16]劉宏文,賴春梅,鐘俜,等.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腦梗死相關性的研究[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7,27(3):388-389.
[17]張曉慧,李光韜,張卓莉.C反應蛋白與超敏C反應蛋白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tài)反應雜志,2011,5(1):74-79.
[18]王泉蘭,李小兵,徐祖斌,等.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及超敏-C反應蛋白與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關系[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52(6):59.
[19]楊青松,王遂山,張穎,等.急性腦梗死與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及頸動脈斑塊性質關系的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9):34-35.
[20]華潔,牛國忠,李保華.急性腦血管病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3,7(12):484.
[21]張莉.C反應蛋白和血常規(guī)測定的臨床意義[J].當代醫(yī)學,2013,18(36):93-94.
[22]李林森,田金洲,蔡藝靈,等.基于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瘀證研究思路[J].中醫(yī)雜志,2009,50(2):104.
(編輯 顏 冬)
1001-6910(2017)06-0018-04
R255.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06.08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苗圃課題資助項目(MP2012-15)
2017-02-26;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