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子 于艷萍
摘要:攝影藝術的形式美主要包含色彩、線條、光影等要素,它與攝影內容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作品本身。在攝影藝術的審美層面,把構成形式美的要素的功能、意義深度解讀,深度研究和解析要素間的相互作用和規(guī)律。
關鍵詞:攝影藝術;形式美;構成要素;法則
中圖分類號:TP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511(2017)03-0013-01
形式美即社會、自然與藝術中的聲音、形體、線條、色彩等感性形式因素以特定的規(guī)律組合起來而創(chuàng)造出的審美特性。它最初源于人類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是人類進行審美欣賞、審美創(chuàng)造活動的產物。攝影藝術之美與現實生活之美不同,它并非客觀存在的,而是攝影師憑借自身的審美素養(yǎng)與攝影技術對客觀存在事物的主觀反映;攝影的過程同時也是攝影師基于形式美的理解與創(chuàng)造活動。離開形式,美的內容就無從依托。攝影作品的意境美、內容美必須通過形式美才得以存在和展現。形式美具有相對獨立但有限的審美價值,因為,形式美能夠脫離具體表現內容,但其形式結構卻不可以。
1攝影藝術中形式美的構成要素
1.1色彩
色彩即人的視神經在光線照射物體時所產生的感受。每種色彩均有明度、色相、純度三種基本屬性,或者說三種最基本的構成元素。對攝影藝術作品而言,色彩對比能夠增強作品內容的表現力,帶給觀賞者鮮明的視覺感受;而色彩的和諧統(tǒng)一可以營造均衡的視覺畫面,進一步凸顯作品主題。在某些情況下,不同的人對色彩會產生不同反應,色彩還能映射人的心理,影響人的情緒。因此,色彩在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2線條與形體
線條分為很多種,如曲線、直線、折線、射線等。不同線條所形成的視覺感受也不一樣。曲線用于表現優(yōu)雅,能夠營造流暢、輕柔的視覺感受;直線通常用于表現挺拔、剛毅,細直線對應敏銳、明快的視覺感受,粗直線對應健壯、厚重的視覺感受。折線能夠表現方向的變化,富有動感與靈活性;對角線能使人感受到活力,多用于表現運動;水平線則使人感到安穩(wěn)、平靜。線條是構成形體的基礎。形體通常由點、線、面等要素構成,具有很強的變化性,可分為立體與平面兩大類,每種形體都能給人以獨特的審美感受。
2攝影藝術中形式美的法則
形式美的法則即探索與研究形式美的方法與規(guī)則。攝影藝術中的形式美法則源于人們對攝影實踐經驗與規(guī)律的總結和思考。攝影藝術中形式美的法則主要有如下三個。
2.1對立統(tǒng)一
作為辯證法的根本規(guī)律,“對立統(tǒng)一”的思想不僅適用于攝影藝術,甚至被作為攝影藝術表現形式的基本原則。根據對立統(tǒng)一的法則,攝影藝術作品的各要素應相互協(xié)調配合,以增強畫面的和諧性與整體感。在攝影過程中,攝影畫面的各種要素都要通過鏡頭來捕捉和表現,在處理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時就應遵循“對立統(tǒng)一”的法則。如色彩與形體的組合能否恰如其分地突出主題,色彩的對比是否會破壞畫面的整體感等。如果作品的各構成要素之間發(fā)生沖突,無法實現“對立統(tǒng)一”,那這一作品肯定是不成功的。因此,攝影藝術作品的形式美離不開各構成要素間的“對立統(tǒng)一”。
2.2對稱和對比
在優(yōu)秀的攝影藝術作品中,經常會利用對稱或對比的手法來增強畫面表現力或突出主題。所謂對稱,即圖像或圖形以某個點、線或平面為“對稱點”或“對稱軸”。在排列、形狀或大小方面呈現出一一對應的關系。對攝影藝術作品而言,對比就是將兩個相互矛盾或屬性相對立的要素放到同一畫面中,通過鮮明的對照比較吸引觀賞者的注意,并給他們留下異常深刻的印象。對比能更好地突出主題,提升畫面的表現力與活力。對比的具體表現手法有很多,色彩的冷暖,光線的明暗,距離的遠近,背景的虛實、形體的大小、多少、方圓、長短、寬窄、疏密等都能形成鮮明的對比。一些優(yōu)秀的攝影藝術作品,甚至以畫面所隱含文化屬性作為對比要素,進一步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與思想性。這類作品多以富裕和貧窮、專制和民主、和平和戰(zhàn)爭等為主體。在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很多攝影家都善于運用對比,如用冷暖色調的對比提升視覺沖擊力,用大片白色來凸顯小片黑色、用虛實對比來強化主體,用大來襯托小,用靜態(tài)的事物襯托動態(tài)的事物等。但無論選擇什么對比因素,均應合理控制對比的效果,以不破壞畫面的和諧統(tǒng)一為原則。
2.3比例和平衡
比例即事物的整體和局部、局部和局部之間以特定的數量關系為基礎所呈現的排列組合。事物的比例關系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審美特性,如有的顯得厚重、粗壯,有的顯得輕巧、修長;有的顯得距離遙遠,有的顯得近在眼前;有的讓人覺得平穩(wěn),有的讓人感覺動蕩。適當的比例會讓人感到舒適、自然,而失調的比例會破壞畫面的平衡與美感。歷史表明,在人類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關于比例關系的研究和應用從未停止過,在構成設計中,比例是所有單位大小與單位間編排組合的重要因素。
3攝影藝術作品審美法度
攝影藝術作品是攝影者從自身的審美標準、觀念態(tài)度等出發(fā),用鏡頭將具體的客觀內容概括地反映出來。以畫面中的一點為中心,其四周分布的視覺因素在重量與數量上都很平均。畫面中心點,使人感到平穩(wěn)。二維平面中的畫面通常表現為以中心點、中心線、中軸線等維持形狀或數量關系的均衡。此外,它還與形體的重心與動勢有關。通常利用線條或形體的疏密、色彩的輕重等實現視覺感受上的均衡:黑和白、淺和深、疏和密、粗和細、大和小等相互矛盾對立的要素,均可通過畫面的有度布局,實現畫面的節(jié)奏、韻律之美。因此,它帶有鮮明的主觀感情與個性特征。凡是富有表現力與生命力的優(yōu)秀攝影作品,都不會是客觀事物的簡單堆疊和攝影技巧的單純演示,而必然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必然有著獨特的意境與深刻的內涵。在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攝影者首先要十分明確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和主題、所要采用的技巧與手法,其次要在鏡頭面前統(tǒng)一協(xié)調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提升畫面的張力與感染力,并對作品主題加以提煉和強化。只有如此,才能創(chuàng)造出有思想、有深度的藝術作品。形式美能夠使作品內容與主題的表達更完美。
4結語
在攝影藝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形式美的功能,恰如其分地捕捉和表現客觀事物,在突出主題的前提條件下,增強畫面的層次感表現力。攝影藝術作品的形式美能夠使作品內容更完美地呈現出來,提升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及其藝術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