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政
摘 要:“探究性學習方式”強調教學過程要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本文從確立教材的發(fā)掘點、提高思考探究力、豐富學生想像力、提高學生思辯力四個方面對如何發(fā)掘歷史教材,提高學習能力作了論述,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一些心得體會。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 教材 能力
近幾年高考歷史卷延續(xù)一貫的命題風格,就是采用大量的“新材料,新情景”考查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正因為如此導致部分高中生往往忽視教材,部分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也有這種傾向,淡化教材在歷史教學中的統(tǒng)領地位,而把大量精力放在了教輔材料上,本文認為歷史教材的知識內容非常豐富,教師應根據(jù)教材內容特點,設置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帶著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學習興趣,參與課堂活動,品味歷史,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大膽質疑,最終發(fā)展學生的歷史能力。[1]
一、熟悉教材和學生,確立教材的發(fā)掘點
首先,教師要確立教材發(fā)掘點,對教材應作全方位的掌握,從整體上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結構特點、知識分布情況;同時要吃透教材,利用教材目錄,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發(fā)展的階段性和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結合教材內容把握歷史發(fā)展的階段特征;對每章節(jié)課文的重難點、知識點有一個很好的把握,認識研究課文中的“思考·探究”題。另外,教師在備課前也要熟悉所教學生的情況,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興趣需要、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還應對學生學習新知識存在哪些困難,補充哪些資料,可能產生哪些問題,應該采取相應措施,有一個正確的評判。教師只有吃透教材,了解學生情況,才能確立教材發(fā)掘點,結合實際,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果。[2]
二、發(fā)掘教材,提高思考探究力
教材是作者、編者、教師、學生共創(chuàng)的過程,歷史教材總是存在一些啟發(fā)點燃學生智慧火花的因素,教師要抓住課文的主要特點發(fā)掘教材,創(chuàng)設積極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究、質疑探究,改變學習方式,提高探究能力。
例如:學習06年岳麓版必修1第6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時,其中“雅典民主的得失”是一個理論性、思辨性很強的問題,因此我們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討論問題主要有:①雅典民主政治好不好?好在哪里?結合已經(jīng)學過的中國古代的政治體制加以說明。②雅典民主政治有沒有局限性?表現(xiàn)在哪里?③我們應怎樣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它給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在此過程中,教師仔細聽每個組的討論,解答同學們的疑問。然后,鼓勵學生討論P22頁“解析與探究”古代希臘和中國創(chuàng)立的政體為什么存在差異?最后教師進行點評。
通過這樣根據(jù)教材特點設疑,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從學生興趣出發(fā),緊扣教材由淺入深、層層設置一些有內在邏輯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并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進行探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這既加深他們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又使他們的分析、思維、表達、等多種能力得到了鍛煉,更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高思維品質。
三、發(fā)掘教材,豐富學生想像力
教材中的每篇課文都為學生留出了選擇和拓展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聯(lián)想和想象都是形象思維的表現(xiàn)形式,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這樣不僅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進行感悟,同時還可以有效地進行形象思維的訓練,縮短歷史的時空感,拉近學生和歷史的距離。
“陳啟沅的企業(yè)結果會是怎樣?”,“怎樣”本身就是一個能引起學生豐富想象的話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求知興趣。心理學認為,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頭腦中已經(jīng)有了某種認知結構,他總是試圖以原有的認知結構來同化新知識,一旦新舊知識出現(xiàn)差異,就會在認知心理上爆發(fā)認知沖突。[1]學生的思維定勢會認為陳啟沅的企業(yè)一定會“遂獲厚利”企業(yè)越辦越好,但事實上由于受到當?shù)卮迕?、封建勢力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反對和壓迫,最后被逼倒閉。這樣的問題設置,以使學生認知上產生一種“沖突”。這一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把閱讀課文轉化為學生自己的活動體驗。[3]
四、發(fā)掘教材,提高學生思辯力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指出,“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yǎng)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睔v史教材中有許多知識點容易混淆,在歷史教學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這些知識,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4]
1.通過研讀史料設問,拓寬思路培養(yǎng)能力。
例如:梁啟超《變法通議》記述:同治初年,普魯士首相俾斯麥說:“三十年后,日本其興,中國其弱乎?日人之游歐洲者,討論學業(yè),講究官制,歸而行之;中國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船炮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源,其在此乎?”請思考:①俾斯麥所言“歸而行之”與“購而用之”,分別指中日兩國的什么重大事件?②從俾斯麥的介紹來看,當時中日兩國學習西方的重點有何不同?③俾斯麥預言“三十年后”的強弱之分在哪一個歷史事件中得到體現(xiàn)?俾斯麥為何能做這一預見?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學生明白了洋務運動沒能實現(xiàn)自強求富的目的是因為中國只引進西方先進軍事技術,沒有也不想觸動和改變封建制度,所以無法推動生產力的進一步發(fā)展,最后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失敗。教師引導學生:“從洋務運動的失敗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什么經(jīng)驗教訓或者是對我們青年學生有什么啟示?”
2.通過辨論深化發(fā)展,應用知識服務現(xiàn)實。
例如: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學生普遍認為在學習完基本知識之后,對現(xiàn)實沒有什么作用,這時教師可以設計辨論題“如何遏制晚修講話的行為”,儒家觀點:晚修講話是品德問題;主張思想教育。法家觀點:晚修講話是違紀問題,主張嚴格懲罰。道家觀點:晚修講話是無意識的,主張順應自然。這個話題既是學生感興趣的,所以學生有話可說,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體現(xiàn)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為現(xiàn)代人類和現(xiàn)代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新課程與教師成長叢書》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周小山《新課程的教學策略與方法》 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3]聶幼犁《歷史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姬秉新《理解與實踐高中歷史新課程——與高中歷史教師的對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