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亞男
【摘 要】本文介紹了基于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概念,分析當前教學現(xiàn)狀,從而提出相應的設計建議,供相關學者進行參考。
【關鍵詞】問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
一、問題中心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概念
在以問題為中心高中物理教學模式中,“問題”的概念并不是指書本教材后面的練習題,更不是指要教師用題海戰(zhàn)術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施壓。這里“問題”主要是指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任務和疑問,學生通過問題可以構建起相關要點的知識體系,產(chǎn)生發(fā)散性思維,完成物理知識學習。
而在傳統(tǒng)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一般是將知識直接告訴學生,將已經(jīng)建立好的知識體系交給學生消化吸收,同時教師更加側重學生對知識點應用的能力,這主要體現(xiàn)在對課后習題和考試的重視,教師主要將解題方法告訴學生,幫助其取得成績。這一教學模式好處是簡單直接,可以快速幫助學生提高分數(shù)。但是其缺點也十分明顯:缺少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從而使得學生缺乏長期學習的動力,因此對于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上并不直接講授知識,而是首先開始設置問題。
二、當前以問題為中心物理教學的現(xiàn)狀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雖然在我國高中物理教學中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但是在國外的教育領域,這種教學模式已經(jīng)擁有了多年實際應用經(jīng)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國內一些學校很早就發(fā)現(xiàn)這一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開始將其引入本土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使得以問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操作中存在著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問題難度設置不當、問題設置流于形式,學生參與不積極,以題目代替問題。
(一)問題難度設置不當
問題是教學模式的核心,問題設置難度是否得當直接關系著實際教學效果的好壞。有些教師在設置問題時,問題過于深入甚至超出了課本范圍,這就使得學生在拿到問題后無從下手,查找課本也難以解答,從而迫使學生放棄了對問題的研究,再次交由老師進行講解,使得教學又返回了傳統(tǒng)模式。
(二)問題設置流于形式
由于問題為中心物理課堂教學模式是新型的教學模式,對于一些已經(jīng)習慣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教師,其設置的問題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和難度。一些教師直接選用書后的練習題作為問題或者問一些雞毛蒜皮的問題,如一些教師在進行光學折射實驗室,手拿三棱鏡直接問學生“這是什么呀”。這種流于形式的問題使得學生缺乏鉆研的興趣,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三)學生參與不積極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往往會出現(xiàn):當教師提出問題后,有反應的學生寥寥無幾,只有個別學生舉手應答。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教師會只請少數(shù)舉手同學回答問題,這使得更多同學無法參與到課堂之中。還有一部分教師會放棄讓學生解答,進行“自問自答”,直接將結果講出,而這卻又違背了問題中心教學的開展目的。
(四)以題目代替問題
由于升學壓力和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限制,一些教師對于問題的理解還停留在“題目”的層面,其往往在課堂教學中花費大量時間在習題講解上,同時對學生使用題海戰(zhàn)術。從而加重了學生的課業(yè)壓力,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基于問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設計建議
通過加強對問題中心物理課堂教學的設計,可以有效解決目前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使課堂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設計建議主要有:注重對思維能力的考察,加強對認知過程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搭建知識體系結構。
(一)注重對思維能力的考察
高中階段是學生思維能力逐漸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教師需要通過合理的引導,幫助學生形成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思維習慣。在問題中心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合理設置問題,吸引學生進行研究和探索。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思維角度,思維方式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其中的閃光點和所存在問題,及時對自身教學進行調整,從而幫助學生提高思維水平,使學生可以擁有良好的聯(lián)系能力和排除干擾能力。
(二)加強對認知過程的培養(yǎng)
在問題中心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其問題的設置、追問、解答都要根據(jù)學生具體認知情況來進行調整。對于課堂教學、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最后所得出的問題結論是否符合標準答案,更需要關注在得出答案的過程中學生的認知過程。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采用理性科學的思維對問題進行探索,注意學生在課后的教學反饋情況,及時調整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建立獨立思考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三)幫助學生搭建知識體系結構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不負責對自身知識體系結構的搭建,而是要對已搭建好的知識體系進行消化吸收。這種做法往往難以取得預期效果,主要是因為已有的知識體系結構在構造時并沒有考慮學生實際的自身狀況,其結構不一定符合學生的需要。在基于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知識體系搭建工作需要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教師只是幫助學生解決對于知識難點的理解和相關建議。通過對知識體系構建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從而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