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嘉欣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四川成都,610065)
《廣韻》元韻又音字考釋
盧嘉欣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四川成都,610065)
《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在漢語音韻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與價值。又音字在《廣韻》中占了很大比例??稍谝延醒芯砍晒幕A(chǔ)上,以《廣韻》中的元韻為例,通過對其中又音字的統(tǒng)計,從音義關(guān)系角度對又音字進行歸類,探討又音字不同讀音之間的關(guān)系,并結(jié)合實例試分析又音產(chǎn)生的途徑,以期對《廣韻》又音字有具體細致的認識。
《廣韻》;又音字;分類;音義關(guān)系;產(chǎn)生途徑
《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使用價值最高的韻書。值得關(guān)注的是,在《廣韻》中存在著大量的又音現(xiàn)象,一字有兩個及以上反切,反切用字不同,讀音也不同。
清代陳澧作《切韻考》,在反切系聯(lián)的具體過程中,陳澧發(fā)現(xiàn)了依靠基本條例和分析條例無法解決的問題,并在此基礎(chǔ)上增補了補充條例。而補充條例主要依靠的就是《廣韻》中的又音互見:“今考《廣韻》一字兩音者,互注切語; 其同一音之兩切語,上二字聲必同類……今于切語上字不系聯(lián)而實同類者,據(jù)此以定之?!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陳澧《切韻考》。20世紀以來,《廣韻》又音的研究逐步增多。到了80年代以后,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代表性人物有周祖謨、趙振鐸、余乃永、葛益信等幾家,他們分別從考證補缺、探究成因、編排檢索等方面對《廣韻》又音進行了探討。前人的研究,無論是探究成因還是總結(jié)體例,大多是從整體上對《廣韻》中的又音現(xiàn)象進行宏觀研究,而缺乏對具體的某個韻的又音字進行具體的解釋說明。
而在《廣韻》諸韻中,元韻是具有代表性的。元韻是陽聲韻,陽聲韻與入聲韻相配的規(guī)律往往反映在又音字的各個讀音中。且《廣韻》卷一韻目“元”第二十二下注:“魂痕同用”,元韻中又音字的各個讀音之間,往往在韻母上存在著“元”“魂”“痕”的差異,這與韻部從上古到中古的歷時演變緊密相關(guān)。這些都是我們探究又音字需要關(guān)注的問題。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以元韻中的又音字為例,梳理又音的類別、探討又音字不同讀音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探索又音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途徑,以期對《廣韻》又音字有具體細致的認識。
據(jù)統(tǒng)計,《廣韻》元韻字中(舉平以賅上去),又音字約有95個,分別是黿、羱、蚖、邧、謜、 、獂、阮、援、媛、洹、番、繁、翻、蟠、蕃、鐇、笲、 、旛、藩、反、暖、喛、 、諼、吅、貆、讙、 、鴛、惌、宛、蜿、怨、 、 、裷、眢、甗、 、靬、犍、腱、騝、蔫、焉、轓、趕、樠、遠、堰、鄢、蝘、揵、蹇、鍵、巘、娩、 、 、脕、阪、圈、菌、卷、琬、、睕、 、綣、虇、暅、烜、愃、飯、 、絭、韏、萬、挽、蔓、曼、鰻、獌、鬗、閞、 、郾、 、褗、漹、嫣、獻、韗。
這些又音字有的一個字有兩個讀音,有的一個字有三個及以上讀音。又音字的不同讀音間意義關(guān)系十分復雜:有的不同讀音之間意義完全相同;有的不同讀音之間意義完全不同;有的不同讀音之間意義部分重合,但并不完全相同;有的不同讀音之間意義相關(guān)聯(lián),但語法功能不同;等等。
通過考察其每個又音字的意義與讀音的關(guān)系,可以把以上95個又音字分成以下兩大類:
黿、羱、邧、 、洹、鐇、笲、 、旛、暖、 、諼、貆、讙、 、鴛、宛、蜿、 、 、裷、甗、 、犍、腱、騝、轓、趕、樠、鄢、蝘、蹇、巘、 、 、阪、琬、 、虇、暅、鰻、獌、鬗、閞、郾、 、褗、漹、嫣、韗。
這類字盡管一字有多個讀音,但不同讀音所表示的意義是相同的。如:
裷:在《廣韻》中有兩個反切:一為于袁切,影母元韻,平聲。《廣韻》釋義:“襎裷?!币粸槿ト钋?,溪母元韻,上聲?!稄V韻》釋義:“幭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衛(wèi)人有佐弋者,鳥至,因先以其裷麾之,鳥驚而不射也?!蓖跸壬骷猓骸啊斗窖浴罚骸T裷謂之幭?!ⅲ骸磶嶀ヒ??!眱蓚€讀音雖注釋不同,但“襎裷”與“幭”意義相同,都表示巾帕。
蚖、謜、獂、阮、援、媛、番、繁、翻、蟠、蕃、藩、反、喛、吅、惌、怨、眢、靬、蔫、焉、遠、堰、揵、鍵、娩、脕、圈、菌、卷、睕、 、綣、烜、愃、飯、 、絭、韏、萬、挽、蔓、曼、 、獻。
有的又音字不同讀音各自表示不同意義。如:
番:在《廣韻》中有五個反切:一為附袁切,并母元韻,平聲?!稄V韻》釋義:“《說文》曰:‘獸足謂之番?!薄队衿げ刹俊罚骸胺?,獸足也?;蜃黪?。”又為孚袁切,滂母元韻,平聲?!稄V韻》釋義:“數(shù)也。遞也?!薄痘哿找袅x》卷八十九注引《韻英》云:“番,遞代之次也?!庇譃椴┖糖?,幫母戈韻,平聲?!稄V韻》釋義:“《書》曰:‘番番良士?!稜栄拧吩唬骸?、矯矯,勇也?!薄对姟ご笱拧め赂摺罚骸吧瓴??!薄睹珎鳌吩唬骸胺挛涿??!庇譃檠a過切,幫母戈韻,去聲。《廣韻》釋義:“獸走”又為普官切,滂母桓韻,平聲?!稄V韻》釋義:“番禺縣,在廣州?!蔽鍌€讀音的意義各不相同。
有的又音字不同讀音之間意義部分重合或相關(guān)聯(lián),但并不完全相同。如:
謜:在《廣韻》中有兩個反切:一為愚袁切,疑母元韻,平聲?!稄V韻》釋義:“徐語。《孟子》云:‘故謜謜而來?!庇执司壡校迥赶身?,平聲?!稄V韻》釋義:“言語和悅。”兩個讀音都形容言語,但意義有細微區(qū)別,讀作“愚袁切”時側(cè)重表示“和緩地說話”,讀作“此緣切”時側(cè)重表示“言語和悅”。
飯:在《廣韻》中有兩個反切:一為扶晚切,并母元韻,上聲?!稄V韻》釋義:“餐飯。《禮》云“三飯”是?!币鉃椤安惋垺保挥址f切,并母元韻,去聲。按《廣韻·元韻》:“《周書》云:“黃帝始炊谷為飯。”意為“谷之炊熟者”。例如,《論衡·量知》:“谷之始熟曰粟。舂之于臼,簸其粃糠;蒸之于甑,爨之以火,成熟為飯,乃甘可食?!憋堊x作“扶晚切”時,泛指一日三餐的餐飯,而讀作“符萬切”時,特指煮熟的谷粒食物,多指米飯。
有的又音字讀音不同,詞性發(fā)生了變化,語法功能也不同。如:
遠:在《廣韻》中有兩個反切:云阮切,云母元韻,上聲。《廣韻》釋義:“遙遠也?!薄兑住は缔o下》:“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為遠近之遠,作形容詞;又于愿切,云母元韻,去聲?!稄V韻·元韻》釋義:“離也?!薄睹献印ち夯萃跽戮渖稀?“是以君子遠庖廚也。”《論語·雍也》:“敬鬼神而遠之。”意為遠離,作動詞。
堰:在《廣韻》中有三個反切:于幰切,影母元韻,上聲?!稄V韻》釋義:“壅水也。”又于建切,影母元韻,去聲?!稄V韻》釋義:“堰水也?!庇钟谏惹校澳赶身?,去聲?!稄V韻》釋義:“堰埭。”其中,當“堰”讀作“于幰切”和“于建切”時,都表示筑堰堵塞,作動詞?!度龂尽の褐尽ざ總鳌罚骸白總斡遏~,堰其還道當所渡水為池,使水停滿數(shù)十里?!倍敗把摺弊x作“于扇切”時,意為擋水的低壩,作名詞。《舊唐書·憲宗紀上》:“乙丑,罷江淮私堰埭二十二,從轉(zhuǎn)運使奏也?!?/p>
一個又音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這些讀音之間并不是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有的不同讀音之間聲紐、韻或聲調(diào)單獨某一項發(fā)生變化,也有聲紐、韻、聲調(diào)協(xié)同發(fā)生變化的。而元韻中又音字的讀音之間的情況也是如此。具體大致如下:
1. 聲紐發(fā)生變化
并母——滂母:翻、旛
并母——幫母:蕃、鐇
并母——幫母——滂母:藩
滂母——幫母:轓
滂母——見母:
溪母——曉母:
這類又音字不同讀音之間的區(qū)別僅在于聲紐不同。主要表現(xiàn)為聲紐的發(fā)音部位相同,而發(fā)音方法不同。發(fā)音方法的不同主要表現(xiàn)為聲紐清濁的對立。如“藩”在《廣韻》中有三個反切:附袁切(并元三合平)、孚袁切(滂元三合平)、甫煩切(幫元三合平),這三個反切的聲紐都是重唇音,區(qū)別在于幫母是全清、滂母是次清而并母是全濁?!稄V韻》中存在著許多不同讀音之間聲母清濁對立的又音字,這些字由于濁聲母清化(聲調(diào)也作相應的變化),新音產(chǎn)生而舊音仍未消亡,造成了又音。
2. 韻發(fā)生變化
元韻——桓韻:黿、羱、蚖、蟠、讙、眢
元韻——仙韻:蔫、蹇、巘、 、閞
元韻——先韻:蝘
元韻——桓韻——魂韻:樠
元韻——桓韻——戈韻:繁
元韻——支韻: 、烜
元韻——魂韻:鴛
元韻——真韻:菌
這類又音字不同讀音之間的區(qū)別僅在于韻的不同,而韻的不同主要表現(xiàn)為同攝各韻之間的交錯。如,蔫:謁言切(影元三開平),又于干切(影仙三開平),兩個讀音之間的區(qū)別僅在于韻不同,一為元韻一為仙韻。通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元韻又音字不同讀音之間韻的不同主要是元韻與桓韻、仙韻的不同,這反映了《廣韻》中元韻與桓韻、仙韻關(guān)系密切。元韻與桓韻、仙韻之所以關(guān)系密切,是因為它們上古時同屬于元部,由于語音的發(fā)展演變,上古的韻部離散演變造成了韻系間的異讀。此外,元韻與魂韻、真韻的交錯,是因為魂韻上古屬文部,真韻上古屬真部,與元部主要元音相近而韻尾相同,發(fā)生旁轉(zhuǎn);元韻與戈韻的交錯,是因為戈韻上古屬歌部,與元部主要元音相同而韻尾的發(fā)音部位也相同,發(fā)生陰陽對轉(zhuǎn)。
3. 聲調(diào)發(fā)生變化
平聲——上聲:邧、阮、諼、惌、宛、
上聲——去聲:遠、 、 、綣、虇、飯、挽、郾、褗
平聲——去聲:怨
這類又音字不同讀音之間的區(qū)別僅在于聲調(diào)不同。如,邧:愚袁切(疑元三合平),又虞遠切(疑元三合上),一為平聲一為去聲;遠:云阮切(云元三合上),又于愿切(云元三合去),一為上聲一為去聲。元韻又音字的不同讀音之間,平聲和上聲、上聲和去聲不同的較多,而平聲和去聲不同的較少,只有“怨”一字。
1. 聲、韻皆變
謜、獂、洹、貆、犍、騝、阪、韗
這類又音字不同讀音之間的區(qū)別在于聲紐與韻皆不同。如,犍:居言切(見元三開平),又渠焉切(群仙三開平);阪:府遠切(幫元三合上),又扶板切(并刪二開上)。見母與群母、幫母與并母,聲紐的發(fā)音部位相同,而發(fā)音方法不同,一為全清一為全濁;元韻、仙韻、刪韻在上古同屬元部,語音經(jīng)過發(fā)展演變,同一韻部分化造成了異讀。反映在同一字的不同讀音上,表明它們之間仍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
2. 韻、調(diào)皆變
援、媛、笲、 、喛、蜿、 、甗、趕、堰、鄢、鍵、娩、脕、圈、琬、 、睕、 、萬、蔓、曼、鰻、獌、鬗、
這類又音字不同讀音之間的區(qū)別在于韻與聲調(diào)皆不同,這類情況在元韻又音字中占多數(shù)。其中特殊的是,又音字的不同讀音之間存在著入聲韻與陽聲韻相配的情況。如:趕:巨言切(群元三開平),又其月切(群月三合入);睕:于阮切(影元三合上),又烏貫切(影桓一合去),又烏括切(影末一合入);萬:無販切(明元三合去),又莫北切(明德一開入)。其中,“趕”月韻(入聲韻)與元韻(陽聲韻)相配,“睕”末韻(入聲韻)與桓韻(陽聲韻)相配,這反映了又音字不同讀音之間存在著相應的配合關(guān)系。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中提出:“語言的發(fā)展,是新系統(tǒng)代替舊系統(tǒng),這在韻部的發(fā)展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在《切韻》里入聲是和陽聲相配的,因此,在發(fā)展過程中,入聲字的主要元音也一定和其相應的陽聲字的主要元音相同,只是韻母不同?!盵1]570且入聲韻與陽聲韻的配合是有規(guī)律的,月韻與元韻、末韻與桓韻均為入聲韻尾[t]與陽聲韻尾[n]相應。而“萬”德韻與元韻并不相配,這是由于“萬”讀作“莫北切”這一讀音產(chǎn)生的途徑較為特殊,是專表復姓“萬俟”時的特殊音讀。
3. 聲、調(diào)皆變
反、裷、腱
這類又音字不同讀音之間的區(qū)別在于聲紐與聲調(diào)皆不同,元韻中這類又音字僅有三個:反:孚袁切(滂元三合平),又府遠切(幫元三合上);裷:于袁切(影元三合平),又去阮切(溪元三合上);腱:居言切(見元三開平),又渠建切(群元三開去)。
4. 聲、韻、調(diào)皆變
番、暖、 、吅、靬、揵、卷、暅、愃、絭、韏、漹、嫣、獻
這類又音字不同讀音之間的區(qū)別在于聲紐、韻與聲調(diào)皆不同。這類又音字情況比較復雜,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有三個及以上讀音,其中至少有兩個讀音的聲、韻、調(diào)皆不同。如, :況袁切(曉元三合平),又況晚切(曉元三合上),又胡管切(匣桓一合上),“況袁切”與“胡管切”兩個讀音聲、韻、調(diào)各不相同;一類是只有兩個讀音,兩個讀音的聲、韻、調(diào)各不相同。如,揵:渠焉切(群仙三開平),又居偃切(見元三開上)。
《廣韻》又音的產(chǎn)生,原因比較復雜。同義換讀、假借、詞義引申、方言、歷史音變、記錄專名、訛誤等都可以產(chǎn)生新的讀音,有的新音與舊音在共時平面共存,有的在歷時上的先后使用順序,它們同時收入《廣韻》,就產(chǎn)生了又音現(xiàn)象。下面列舉了元韻中又音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主要途徑:
有些又音字是因為同義換讀而產(chǎn)生的。裘錫圭先生提出“同義換讀”這一概念 (又稱為“義借”):“有時候,人們不管某個字原來的讀音,把這個字用來表示意義跟它原來所代表的詞相同或相近的另一個詞 (一般是早有文字表示的詞)。這兩個詞的音可以截然不同?!盵2]221同義換讀使一個字獲得與其同義的另一個字的讀音。
如“獻”,在《廣韻》中有兩個反切:一為許建切,曉母元韻,去聲,《廣韻》釋義:“進也,禮云大曰羮獻?!庇炙睾吻?,心母歌韻,平聲。按《廣韻》:“獻,獻鐏,見《禮記》。亦作犠。”當“獻”用來表示“獻鐏”時讀作“素何切”,這是與“犠”同義換讀而致?!吨芏Y·春官·司尊彝》:“其朝踐用兩獻尊?!编嵭⒁嵥巨r(nóng)云:“獻,讀為犠。犠尊,飾以翡翠?!薄矮I尊”與“犠尊”皆表示“酒尊”,即古代的酒器名,在這個義項上“獻”與“犠”同義,故換讀為“素何切”。
文字假借可以產(chǎn)生新的讀音,新音與舊音同時收入《廣韻》,就產(chǎn)生了又音。焉:本義為一種黃色的鳥,《說文》:“鳥黃色,出江淮閑?!卑础稄V韻》讀作“于干切”?!断祩鳌罚骸敖铻檎Z助也?!比藗兘琛把伞北硎境橄蟮恼Z氣助詞,這是本無其字的假借,如,《列子·湯問》:“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碑敗把伞奔俳铻檎Z氣助詞時,讀音發(fā)生了變化,讀作“有干切”。又假借為“安”,為疑問代詞,相當于“怎么”“哪里”?!吨直媛浴肪矶骸把?,又與安、然通?!薄对姟ばl(wèi)風·伯兮》:“焉得諼草。”李富孫異文釋:“安、焉聲相近義同?!边@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把伞奔俳铻橐蓡柎~“安”時,讀音也發(fā)生了變化,讀作“謁言切”。
蕃:本義為草木繁茂,《說文》:“草茂也?!卑础稄V韻》讀作“附袁切”。《廣韻》釋義:“茂也。息也。滋也。又音藩。”朱駿聲《通訓定聲》:“蕃,假借為藩?!比藗兘琛稗北硎尽胺?,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秶Z·晉語八》:“是行也,以蕃為軍?!鞭?,一本作“藩”。韋昭注:“蕃,籬落也。”當“蕃”假借為“藩”時,讀音隨之發(fā)生變化,讀作“甫煩切”。
字最初產(chǎn)生時都是單義的,隨著文字的頻繁使用,許多字都在其本義基礎(chǔ)上逐漸引申發(fā)展出一些引申義。為了與本義區(qū)分開,人們往往增加新的讀音以區(qū)別。所以,字義引申之后,往往會造成讀音的變化,這是又音字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援”,“援”是一個形聲字,本義為“引”?!墩f文》:“引也。從手爰聲。”按《廣韻》讀作“雨元切”?!稄V韻》釋義:“援引也?!薄蹲髠鳌は骞辍罚骸坝覔釀?,左援帶,命驅(qū)之出?!薄逗鬂h書·王符傳》:“規(guī)(皇甫規(guī))素聞符名,乃驚遽而起,衣不及帶,屣履出迎,援符手而還?!逼渲小霸本尀椤盃恳?、“攀援”。后來,從本義“引”引申出“幫助”的意思?!稇?zhàn)國策·西周策》:“此皆恃援?!滨U彪注:“援,引也,故有助意。”《國語·魯語上》:“夫為四鄰之援?!表f昭注:“援,所攀援以為助也?!薄稄V韻》釋義:“接援救助也?!痹凇霸币瓿觥皫椭绷x后,產(chǎn)生了新的讀音,讀作“王眷切”。
《廣韻》中有部分又音字是吸收方言音而來,主要表現(xiàn)在同義又音字中。
如“趕”,當其表示“獸類翹尾奔跑”義時本應讀作巨言切,群母元韻,平聲?!稄V韻》釋義:“獸舉尾走?!钡稄V韻》記載“趕”又音“其月切”,群母月韻,入聲?!稄V韻》釋義:“舉尾走也?!眱蓚€讀音意義相同,都表示獸類翹尾奔跑。按《方言》:“趕,通常寫作‘撅’。”在方言中“趕”與“撅”讀音相同,“撅”在《廣韻》中有兩讀:其月切,群母月韻,入聲;又居月切,見母月韻,入聲。可知“趕”又音“其月切”是吸收方言音而來的。
語音因歷時發(fā)展而產(chǎn)生新音,是又音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主要途徑之一,其中,較為典型的是聲母歷時演變過程中出現(xiàn)的濁音清化現(xiàn)象。《廣韻》中存在著許多不同讀音之間聲母清濁對立的又音字,由于濁聲母清化(聲調(diào)也作相應的變化),新音產(chǎn)生而舊音仍未消亡,產(chǎn)生了又音。
如“腱”,當其表示“筋”義本應讀群母去聲。《廣韻》:“腱,筋本也。渠建切?!钡稄V韻》記載“腱”又音“居言切”,讀作見母平聲,《廣韻》釋義:“筋也。一曰筋頭。”兩個讀音意義相同。由于歷史音變,濁聲母“群”清化為清聲母“見”,聲調(diào)也隨之改變?!稄V韻》時期兩種讀音仍并存,造成了又音現(xiàn)象。
用作姓氏如:“萬”在《廣韻》中有兩個反切:一為無販切,明母愿韻,去聲?!稄V韻》釋義:“十千。又虜三字姓,二氏,西魏有柱國萬紐于謹,《周書》唐瑾、樊深并賜姓萬紐于氏。”又為莫北切,明母德韻,入聲。按《廣韻》:“虜復姓,北齊特進互俟普。俟音其?!笨芍?,當“萬”讀作“莫北切”時,專表復姓“萬俟”之“萬”。
用作地名如:“番”在《廣韻》中有五個反切:附袁切、孚袁切、博禾切、補過切、普官切。當“番”專表地名番禺縣時,讀作“普官切”,《廣韻》釋義:“番禺縣,在廣州。”又如“圈”在《廣韻》中有三個反切:求晚切,渠篆切,臼萬切。當“圈”表示邑名時,讀作“臼萬切”。
以上僅舉例分析了又音產(chǎn)生的幾種主要途徑.不難發(fā)現(xiàn),又音字產(chǎn)生的途徑是十分復雜的。一方面,很多情況都可能導致漢字又音的產(chǎn)生,實際上又音產(chǎn)生又往往是幾種途徑交織在一起,難以說明其中哪種原因是主要的;另一方面,有些字的又音由于漢字讀音的歷史演變?nèi)狈γ}絡(luò),已經(jīng)很難說明是如何產(chǎn)生的。
《廣韻》又音字研究在漢語語音研究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儲定耕指出,《漢語大字典》注音原則是“力求有粗線條有重點地適當?shù)胤从碀h字字音的歷史演變和發(fā)展軌跡”。[3]而現(xiàn)階段《廣韻》作為中古音的代表,我們通過對其中又音字的分析,可以從聲紐、韻部、聲調(diào)的變化窺探上古到中古語音發(fā)展演變的軌跡。范新干提出:“聯(lián)系古代的注音來看,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口語字詞的既成讀音,大都合乎歷史音變規(guī)律,但也存在一些不合律的情況?!盵4]而通過對《廣韻》又音字各個讀音發(fā)展的歷時考察,我們可以推知哪些讀音是歷史語音正常演變的結(jié)果,哪些則是不合律的變異現(xiàn)象。這為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審音提供了重要依據(jù)。但值得注意的是,《廣韻》又音中存在的一些訛誤現(xiàn)象,如“以訛傳訛”“又音不重出本字導致切語的遺漏”“一音多切干擾了切語的選擇”[5]等問題,需要在審音時更加注重音變規(guī)律的合理詮釋。此外,從音義聯(lián)系的角度,可以觀察到語音變化與詞義發(fā)展的關(guān)系,為探尋漢語詞匯發(fā)展提供了新的視角。
[1] 王力.漢語語音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2]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2.
[3] 儲定耕.簡論《漢語大字典》與《康熙字典》[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1):77-79.
[4] 范新干,張海峰.語音異變引發(fā)的今音歧異[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55(2):93-98.
[5] 王進安.從《廣韻》《集韻》的影響看漢語多音字的審音[J].古漢語研究,2008,(4):61-70.
The Research of the Polyphonic Words in Yuanyun ofGuangyun
LU Jia-xin
(Literature and News of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65,China)
The full name ofGuangyunis the Great Song ZhongxiuGuangyun,which has important status and valu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onology.There are a lot of polyphonic words exist inGuangyun.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chose the Yuanyun as an example,counted the polyphonic words of it and classified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Then,research the 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ronunciations of the polyphonic words.Try to analyse the developing of the polyphonic words with examples.Hoping to have a specific cognition of the polyphonic words inGuangyun.
Guangyun;polyphonic words;classification;relationship between sound and meaning;producing approaches
H113.2
A
2095-2082(2017)05-0098-07
2017-10-13
盧嘉欣(1994—),女,遼寧大連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 吳璐晗)